第六百五十二章 老狐狸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宋宇搞到三辆七十年代生产的红旗,经过一个多月的整备弄的跟新的一样。

    乌亮的车身,前面三十六天罡的银色格栅还有天圆地方的前大灯,特别是车盖上那面红色的旗帜,看着特别气派。

    “二十多年前的车现在还能开吗?”王卫东问道。

    “当然能开,证照齐全!不过三名司机要多练练手,否则冷不丁开这种车不行。”宋宇说道。

    今天一起去大学工地的还有欧小阳和常玉书常副部长,当然还有三名司机。

    宋宇拉着常副部长走在最前面,欧小阳带着王卫东跟在后面,最后是三个司机的车。

    三个红旗停在路口等红绿灯,正在执勤的交警头一次看见这种情况,他也没有接到通知啊,现在是不是应该隔断其他方向的人车通行?

    不过怎么没有摩托车开路啊?

    坐在后排座椅上的常副部长看到这种情景说道:“胡闹!”

    觉得坐在后排真是舒服,双腿可以尽可能的伸直,他还从来没有做过这种车,没想到离休以后居然坐上了。

    “要不要我把透明的隔断放下来?你老同志刚才的说话我已经听见了!”宋宇说道。

    变成绿灯后,三辆车缓缓向前开去。

    王卫东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与开车的欧小阳并排。

    他感觉前排座位很狭窄,并不舒服,车身有些摇晃像是船行水面一样。

    这也难怪,车身有六米长。

    “小宇开这种车,肚子都要顶在方向盘上!方向盘有些虚,我还真不太适应。”欧小阳说道。

    这就是中国七十年代自主造车的最高水平,实话实说与国外的汽车水平相比的确有差距。

    这也是现在除了重大场合,平时根本看不见这种车的原因。从七十年代以后也不再继续改进发展了。

    “卫东,老常同志去年十二月份来过大学工地一次,一月来过两次,二月算上这一次已经是四次了!这么算起来,下个月就应该来八次!”欧小阳对王卫东说道。

    “看来他对这所大学越来越重视了。”王卫东说道。

    “北方大国专家具体什么时候到?”欧小阳问道。

    “下个月就到!除了从小本子进口的电炉还没有到,其他设备基本到齐了。”王卫东说道。

    那个电炉是用于生产实验用碳化硅的,下个月才能到货。

    “老常同志是不是看上那几个北方大国专家了?”欧小阳说道。

    “指望七十多岁的专家搞出什么科技成果很难,能够把他们以前做过的东西复制出来就可以了。北方大国原来把所有的科技力量都压在军工和航天上了,那些专家原来干的也是这些。”王卫东说道。

    “这么说这些人对我们也没有用处啊。”欧小阳说道。

    “怎么没有?我们就对外面说将来我们要用这些科技成果生产珠宝和耐热材料!”王卫东说道。

    潘采洛夫娜是研究金属在高温条件下变化的,和她一起来的原来是钢铁合金学院的格拉廖夫是研究碳化硅纤维的,都是应用于航空方面。

    航空器出入大气层要经受高温,安全性是第一位的,材料一定要过关。

    不过碳化硅又叫莫桑石,硬度比钻石差一点点,但是折射率比钻石还高,用肉眼根本不能分辨只能用仪器检测。

    现在女孩子结婚从收音机缝纫机到电视机冰箱延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