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柏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小吏领着卫辰穿仪门,过大堂,一路到了二堂。

    堂上早已坐了三人,坐在正中上座的,便是本县县尊,冯敬,左手边是县丞,右手边则是县学教谕。

    堂下也站着三人。

    一位年纪稍大,还穿着襕衫,应当是县学廪生,另一位则是先前见过的状元高徒,王尧臣。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相貌堂堂、身材瘦削的少年,和王尧臣并列,大概也和王尧臣一样,是受冯知县看好的学子。

    卫辰恭恭敬敬地给三位上官行礼,然后与王尧臣和那少年站到了一起。

    冯知县笑眯眯道:“今日把你们几位青年俊彦叫来,一是请元用为你们作保,二也是让你们相互结识一下。几位都是人中龙凤,来日必为我大周栋梁,日后可要好生亲近一番。”

    县尊发话,几人不敢不从,当下先序了齿。

    廪生二十二岁,王尧臣十五岁,另一位少年也是十五岁,仅比卫辰大了四岁而已。

    廪生拱拱手,自报名号道:“在下吴衍,表字元用,见过二位。”

    王尧臣笑道:“学兄有礼,在下王尧臣,草字伯庸,见过学兄学弟。”

    那相貌堂堂的少年也躬身施礼:“在下盛长柏,草字则诚,见过学兄学弟。”

    少年对着几人爽朗一笑,卫辰却是如遭电击,呆呆地看着他,几乎愣在了当场。

    柏兰?

    他也是今年县试?

    尽管卫辰心中有着诸多惊讶与疑惑,但毕竟不过几位上官在此,却是不好失礼,他很快调整好情绪,像前面几人一样礼数周全地作了自我介绍。

    “在下卫辰,师长尚未赐下表字,见过三位学兄。”

    几人互相见礼后,吴衍便在三名考生的考牌背后签字用印,正式成为了三位学弟的保人。

    忙完这些,冯知县告诉三人:“本月十五乃是黄道吉日,本官奉命于该日举行县试。”

    然后又对三位参加县试的少年勉励一番,嘱咐他们潜心读书,切不可大意云云。

    见县尊说到结语了,众人便起身告退,冯知县捻须点头,只把廪生吴衍留了下来说话。

    至此,卫辰的县试报名之旅也算正式结束了。

    其实按照衙门办事必收钱的原则,县试报名是要交一百文常例钱的,不过三位少年都是县尊眼中的潜力股,当然一切费用全免。

    卫辰和其余几人走出县衙,王尧臣语气淡淡道:“我已定好了客栈,就不与诸位多说了,先走一步。”

    说罢,就急匆匆地转身离开了。

    这么傲气?

    卫辰不由撇撇嘴,倒也没过多在意。

    王尧臣走后,就只剩下了卫辰和盛长柏二人。

    盛长柏端详着卫辰,嘴角含笑,缓缓吟诵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早听父亲与大伯说,卫姨娘同宗中出了位人杰,十岁写出一首《竹石》,引得江南学子争相传抄。今日一见,果然俊逸灵动,非同凡响啊!”

    卫辰笑道:“盛兄这么说真是羞煞我了,你自幼习经,家学渊源,方才县尊都在夸赞你的才学,这才是真正的少年英杰!”

    二人互相吹捧一番,都是相视而笑,颇有些惺惺相惜之感。

    盛长柏在扬州时,就听说过卫辰的名号。

    某日,盛纮给儿子上课时,突然拿出一首《竹石》让盛长柏诵读品味。

    盛长柏读完,当即拍案叫绝:此诗信笔挥洒,铿锵有力,君子之气跃然纸上!

    盛长柏只觉诗中之意与自己志向甚为相合,对这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