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考完收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二月的汴京春寒料峭,尤其是一早一晚,飕飕的北风一起,冰寒彻骨。在这种环境下考试,简直就是对肉体与精神的双重考验。

    卫辰打扫干净号舍,略作布置,就赶紧点起炭盆取暖,又把小铜炉放在炭火上烧起了水。

    水烧开后,卫辰又往里丢了把姜片和红枣进去。

    姜枣茶不仅能驱寒祛湿,还能补益脾胃,十分适合卫辰这种考试期间只能吃干粮多,吃热食少的情况。

    与大多数考生相比,卫辰的应试生活无疑是十分惬意的。

    屋里燃着炭火,脚下搁着风炉,怀里还揣着个小暖炉,护膝护腰一应俱全,可以保证他完全不受春寒之苦,安心舒适地考试。

    待身心都调整到最佳状态,卫辰从墙上取下书吏不久前送来的卷袋,打开试卷,仔细审阅那头三道四书题。

    乡试时,这头三道题就是根本,如今会试更是如此,因为会试这头三道题是天子亲自命题,考官们自然要将全部的精力投注于此。

    三道大题分别出自《论语》、《孟子》、《中庸》。

    之所以没有《大学》,是因为《大学》拢共就不到两千字,篇幅实在太少,所以一般很少从中出题。

    论语题为:“子在齐闻韶。”

    孟子题为:“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中庸题为:“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因为是会试,题目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也不会出现截搭题,就是从四书中直接抽一句,只要是熟悉书本的考生都很容易入手。

    这样的题目,卫辰早已练习过不知多少次,对他而言可以说是一点难度都没有。

    但题目简单,写得文章可不能一样简单。否则的话,又如何在这三千举人中脱颖而出,

    卫辰喝下一口姜枣茶,看向第一道论语题:“子在齐闻韶”。

    完整的上下文是:“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也。”

    “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太有名了,卫辰即便没有这一世的经历,也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与学习有关。

    孔子追慕前圣,倾心韶乐,其目的是深彻理解韶乐中蕴含的大舜思想,而其所为就是“学之”。

    所以“学之”二字就是串起题目的引线,必须贯穿全文。

    如此一来,破题便有了。

    卫辰提笔蘸墨,在纸上刷刷写下九个大字:“学之久而专,称其至美。”

    这是破题六法中的明破之法,堂皇正大,一上来就点明主旨。

    下面就是代圣人立言了,卫辰挥毫起笔,笔尖摩擦纸面,有如春蚕食桑,沙沙有声。

    一个个方正规整的字体自卫辰笔下逸出,很快就铺满了卷面。

    卫辰所用的馆阁体,受到很多专业的书法家的鄙夷,认为其拘谨刻板,缺乏艺术性。….但在科举考试时,馆阁体却是毫无疑问的最佳字体。

    卫辰笔下的字就完美诠释了馆阁体的优势:乌黑、方正、规整、犹如机器般精准,可以让阅卷者一目了然。

    这是卫辰五年如一日临帖习字的成果,称不上艺术,但绝对实用。

    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