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震惊圣京,公子还是家丁(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发了不小的反响。”

    皇帝将奏折不轻不重的丢在桌案上,沉声道:“那你觉得,有诗才的,究竟是余闲,还是那个家丁,抑或是两人都有经世之才?”

    “若是一人有经世之才还说得过去,但两人同时都有……儿臣觉得不太可能。”十七皇子沉吟道,其实他更想说绝无可能。

    皇帝也是这样认为的,他忽然冷笑一声:“那你觉得,这里面,到底谁在撒谎?”

    十七皇子迟疑道:“儿臣不好说……”

    “你前日不是说过怀疑余闲背后有高人指点,怎又不好说了。”皇帝冷哼道。

    十七皇子连忙俯身下跪:“儿臣不敢欺瞒父皇,只是如今威远侯出征在即,儿臣担心此事闹大了,会多生枝节。”

    “现在想不出枝节都难了。”皇帝的眉头紧锁。

    本来余闲在报国寺作的诗词,他出于情感和理智考虑,没有计较。

    但现在突然有传闻,余闲的那首诗词是手下的家丁作的,这就由不得皇帝不“胡思乱想”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说明余闲并不是急中生智,这首诗,一早就是家丁作的,然后他给记住了。

    而且,报国寺的那篇诗词,本就不太工整,没准就是那小子记得不全……

    那么问题来了:威远侯府为何让家丁提前作出这样的诗,他们是有什么特殊目的吗?

    难道真是替镇安侯他们抱不平?

    再联想到威远侯和太子的关系一向不错,这更加深了皇帝的猜忌。

    正当皇帝思绪万千,十七皇子突然道:“若是父皇想解开这疑案,那不妨找两位当事人对质即可。”

    “人家只是赋诗,即便有造假之嫌,还能专门派衙门审他们不成?”皇帝没好气道。

    “其实也不需要用审的。”十七皇子道:“那夜,西唐公主对那位怀有奇才的家丁十分好奇,又听闻了坊间传言,说那家丁是被威远侯府胁迫为奴,这两日就一直恳请儿臣查明真相。”

    说到这的时候,十七皇子的眼中闪现一层阴霾,但他还是条理分明的说道:“那不妨以此为借口,儿臣邀余闲带着那家丁来鸿胪寺做客,就说西唐公主很仰慕那家丁的诗才,届时,儿臣再散布消息,请几位大儒文士莅临,是非真假,一探便知!”

    皇帝的眼神一亮,颔首道:“此计甚妙。”

    ……

    这一日,威远侯感受到了这世界莫名的敌意。

    从上朝时,一些文官就用谴责愤慨的眼神看着他。

    虽然大家以往的关系就一般,但也不至于这么明显吧。

    下朝时,杨吉还叫住了他,询问他府中是不是有一个才华横溢的家丁。

    这把威远侯闹得一头雾水,思来想去,又想不起有这么一号家丁。

    文化水平最高的就是林三了,但也只能认一些字。

    他反问杨吉为何这么问,杨吉神秘兮兮的说等他回府后就知晓了。

    威远侯揣着满脑子的问号回了府。

    一进门,他就看见妻子正对着一群家丁仆从训话。

    “你们当中,到底是谁前夜在倒悬楼赋诗招摇的,自觉的站出来!”

    “夫人,我们大字不识几个,又怎会作诗,而且前夜我们无人去过倒悬楼啊。”

    “那现在怎么外面都说威远侯府的家丁,在倒悬楼连作几篇惊世佳作!难道是鬼作的嘛!”

    秦氏满面寒霜。

    威远侯上前问道:“怎么回事?”

    “侯爷,出事了。”秦氏赶忙拉过丈夫,将外面的传言快速讲了一遍。

    威远侯顿时一个激灵。

    他总算明白那些莫名的敌意是怎么来的了。

    “这还没完,无缺在报国寺作的那首诗,也被人当场抖出来了。现在外面都把我们侯府视作众矢之的。”秦氏急切道。

    秦氏何等精明,得知消息后,非但没任何欣喜,反而心生强烈的不安。

    她知道,这个传言,对侯府十分不太有利,还在丈夫即将出征的时候。

    威远侯也很快想通了所有的关节,扭头在家丁里看了一圈,目光锁定林三:“林三,无缺人呢?”

    他直觉这件事,和儿子脱不了干系。

    “回禀侯爷,公子去给傲梅公送行了。”

    林三走上前,又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过去:“公子临走前,交代等侯爷回来给侯爷看的。”

    威远侯抓来信封,取出里面的信纸,打开匆匆看了几眼,顿时气急道:“这小子又在外面闯祸了。”

    “侯爷,到底怎么回事?”秦氏忐忑道。

    “你自己看。”

    威远侯刚把信纸递给妻子,突然一个门卫就跑进来通传:“侯爷,鸿王殿下派人来请公子,并指明公子带家丁林三一同前往鸿胪寺的典客署,说西唐公主有事想接见一番。”

    闻言,威远侯的神色变幻了几下,嘟囔道:“给这小子猜到了,果然有人在背后刮妖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