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意境领域,人间地狱(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受到书中信息的影响,葛晋对圣人教诲产生了质疑,甚至在与人论辩时,推翻了圣人的名言。

    在被杨吉逐出师门后,葛晋仍不甘心,自行成立了一个新学派,试图对抗以儒院为首的儒家。

    杨吉惜才,几次容忍,但最终忍无可忍,他亲自出手,在那场轰动圣京的儒院门口辩论战中,以儒家真言击溃了葛晋这个儒家异端!

    自此,葛晋消失于圣京,不知去向,一晃已有十余年。

    “杨太傅应该万万没想到,他一度视为衣钵传人的爱徒,最终会化作一个大逆不道的乱臣贼子。”余闲讥讽道,同时在暗暗观察,观察这个葛晋的修为。

    “那师兄我也请教师弟一句,若是朝堂之上的,龙椅之上的,皆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那吾等还要继续顺从吗?”葛晋反问道。

    余闲一度词穷。

    这家伙精通诡辩之术,跟他耍嘴炮,可比杨吉这种正经大儒难对付得多。

    而且,这家伙说的,确实挺合余闲的心思……

    “听闻师弟你最近主修法家,那应当听闻过法夫子的名言,若天道不公那便刑天,道教也有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可见,连天道都未必是仁慈公正的。”

    葛晋利用诡辩特有的蛊惑魔力,侃侃而谈:“师弟这趟出京,应该看到了繁华之外的满目疮痍了吧,连皇帝的故乡都如此,其他地方的百姓,日子当真是惨不忍睹,我这一路而来,就不知见证了多少易子相食的惨剧。”

    “你跟我说这么多,是想策反我?”余闲试探道。

    “师弟果然机敏过人,其实,师兄我真的很欣赏你,甚至想过,若是当初继续跟随杨太傅修习,还能与师弟你畅谈大论。”葛晋轻笑道。

    “葛晋,这十余年,你到底在做些什么?”清和质问道。

    “论超俗出世,讲治民之法,评世事臧否。”葛晋朗声道:“谋长生成圣之策。”

    清和一瞪眼,失声道:“你加入了长生教?!”

    余闲的心里一动。

    这个长生教,他在二叔口中听闻过。

    这是一个将诡道神学、道教丹术和儒家学问融汇为一体的教派。

    据说长生教的开创者道号长生子,他提出要想真正修炼成圣需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获得精神解脱和炼得肉体飞升,既做到立时济世,又得超凡入圣。

    于是,他融汇了几家所长,开创了长生教,以炼丹术闻名于世,致力于长生不老,最终于百岁时在山中炼丹飞升……但余闲怀疑这货是嗑药嗝屁了。

    在诸侯割据的时代,长生教为了发展信徒,选择了依附于一个西南国家,结果当这个国家被天元皇帝灭了后,长生教就作为异端被封杀了。

    “长生子有云,上士得道于三军,中士得道于都市,下士得道于山林。”葛晋缓缓道:“由此可见,治世致太平,方为上士得道的不二选择,我今日举事,一来为自我修行,二来,也是为天下苍生。”

    “谬论!你这都是诡辩!”清和厉声道。

    “随你们怎么想了。”葛晋望着余闲:“当年,老师不理解莪的心志,如今,师弟你可赞成师兄我的所言?”

    余闲默不作声。

    “呵,看来师兄又自作多情了。”葛晋苦笑一声,忽然举起右手,道:“那师兄只好留你在此论道了。”

    “阻止他!”

    清和迅速催动佩剑袭向葛晋。

    乌小蛮也抛出了穿云环!

    “哼!”葛晋冷笑一声,忽然打了个响指。

    下一刻,空间出现了扭曲,甚至是皱褶!

    佩剑和银环也在半空中变得格外迟缓!

    余闲环顾四周,陡然发现周围一圈都陷入了一个诡异的状态,风声雨声都消失了,看不到苍穹黑夜,一切仿佛陷入了混沌之中!

    “余闲师弟……”

    一阵讥诮的笑声从背后传来。

    余闲如芒刺背,一扭头,赫然看到葛晋近在咫尺的笑脸!

    他连忙挥出明断尺,然而葛晋立刻消失无踪。

    “大家靠在一块!”清和喊道。

    几人连忙收拢方位,站在了一起。

    明闰看着藏秀,沉声道:“这是怎么回事?”

    藏秀淡淡道:“道教的化神境,诡道的梦魇境,以及儒家的知行境,三者融合创造出的意境领域。”

    清和悚然大惊,失声道:“这厮竟同时修行了三家功法?!”

    余闲疾思快想。

    道家四品的化神境,就是元神出窍,但和诡道六品的出窍境不同,道家修行者的元神可以操控事物,影响他人的心智。

    但一般只能影响到低修为以及普通人的心智。

    如果说这是葛晋制造的幻象领域,应该不足以影响到明闰和清和。

    “元神境不足以干扰我们的心智,但有了梦魇境的辅助,却可以悄无声息的将念力渗入我们的意识中,他刚刚说那么多话,就是想让我们的意识出现震动紊乱,寻觅到渗入的空隙。”清和面色肃然地道。

    “那眼前的这些都是幻象了。”余闲心里一动,挥动了几下明断尺,却是然并卵。

    “没用的,这并不是纯粹的幻象,因为他还动用了儒家的知行境术法。”清和道。

    余闲回忆着儒家五品知行境的特性,很快就恍然大悟了。

    知行境,顾名思义,知道了一件事的道理而去付诸实际。

    到了这个境界,可以修行一门术法,就是将自己领悟到的心得意境,以念力传达给别人,从而把别人带进自己塑造的意境领域里。

    比如你领悟了渊亭山立的意境,就可以用意念塑造一座高山和一个深渊,带着对手见证这幅风景的雄伟意境,从而“征服”对手。

    换言之,葛晋刚刚的嘴炮,就是在动摇大家的精神,伺机将念力渗入,把大家直接拉进了他塑造的意境中!

    “当年,杨太傅与我论辩,曾将我拉进【天命所归】的意境中,让我见证到,当今天子是天道钦点的化身,叫我必须顺从天道,所以我败了。”

    葛晋的声音从不知名的方位传来:“今日,这个长生意境,是我集合了诡道、道教和儒家三家的精髓所创,我称之为【人间地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