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需要求助北平郡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全忠匆匆赶来教坊司的时候,燃香刚刚燃烧了一半。进士、举人们正神态各异的,还在为诗作发愁。

    而吴发,则是在他们身边走动。

    朱全忠匆匆去与杨清臣小声说话,吴发则是看了一眼,并没有理他。

    作诗很难吗?

    读书这么多年,作诗都不会?

    不应该啊。

    诗词歌赋文章,本应该是读书人的专长才是。

    就好比前世他那个世界的大学生,大学毕业,理应有一技之长。总不能,专业都不会吧。

    有人唉声叹气,面前的纸张空白,有的则是满脸喜色,信心十足。

    “嗳?”

    就在这个面前纸张空白的举人,唉声叹气的时候,吴发出现在他身边:“不好,很不好,这样非常不好。”

    “王爷...”

    这個举人年约四十余岁,惶恐不安的跪在地上:“学生才疏学浅,本就不擅长诗词一道,是以绞尽脑汁,都没有一首诗作。”

    不是没有诗作,而是没有好的诗作。

    文人有文人傲骨,有自身的骄傲。

    绝对不能滥竽充数。

    关键是,随便写一首,被人笑话咋办?

    那样,就要名气受损。

    “啧啧...”

    吴发咂巴着嘴:“写几个字就行,或者誊录一首前人诗作也行,总之不要空白。”

    北平郡王如此关心他们?

    原本还是面前纸张空白,或者因为诗作自信不足,怕被人耻笑的举人、进士挥毫泼墨,洋洋洒洒把自己的诗作,或者誊录名作。

    面前纸张不是空白的了。

    朱全忠哆嗦着嘴,与北静郡王、杨清臣嘀嘀咕咕一阵,颇有捶胸顿足之感:“我真没有银子,我不在这里,这件事情也是与我无关呐。”

    水溶与杨清臣一个个双眼无神,脸皮抖动。

    这是谁,将这里的一切透露出去的?

    这才多久?

    大街小巷、酒楼茶馆,就开始传播这件事情?

    以前才子宴前三名,要传名于外,没有十天半月,都做不到这速度。

    而且,还是他们暗中帮着传播结果。

    现在...这速度有些骇人。

    关键是,还是被润色之后传播的。

    其他的可以直接忽略,关系到自身利益的根本...是银子啊。

    一张诗稿一千两,这特娘两三百进士、举人一人一张,仅仅作诗这一个流程,他们就要掏二三十万两!

    特酿的,小王王府每年进项才不过两三万两。

    十年不吃不喝,也就凑足这个数吧。

    那莽夫为何劝别人不要留着白纸,誊录前人名作,也要誊录一首?

    很明显,纸张上面写字,甭管好坏,反正已经成诗稿,如此就可以要他们掏一千两银...不,这莽夫给了他优惠,一张诗稿七百八十两...

    “小王,也没银子。”

    水溶不傻,只需要用脑子想一想,谁能有如此能量,这里的事情,这么快就传遍大街小巷,酒楼茶肆。

    锦衣卫!

    谁能够如此指挥锦衣卫?

    皇帝啊!

    以前才子宴,锦衣卫都不关注才子宴的。

    这是皇帝推波助澜,不,是要给某些人警告,而这些人就是杨清臣等人。小王,这是被殃及池鱼。

    如今,大街小巷,酒楼茶肆都在谈论他们,一张诗稿千两银,特别是士子、读书人必然对他们感恩戴德。

    如果他们不这么做,在天下士子心中,文人读书人心中,就会立即变成出尔反尔的小人。

    到时候,就会失去天下读书人的心。

    杨清臣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朱全忠也明白这一点,杨清臣双眼呆滞,这次参加才子宴,他不是主裁判无所谓。

    他主要的目标就是,要朱敨拿到头名,随后收拢这些举人、进士之心,从而要他坐上士林领袖的位置,为自己增加仕途筹码。

    现在...

    先是朱敨被骂跑,似乎脱离他而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