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功勋盖世谁人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发这么一嗓子,吓得他们无不是脸色一白。

    太后、皇后这边,勋贵妇人,也一个个吓的夹紧了双腿。

    唯有秦可卿,一直关注着吴发,而没有被吓到。秦可卿嗔怪的白了一眼吴发,自家夫君这一嗓子,吓的这里的人,都一哆嗦。

    秦可卿很明显看到太上皇、庆元帝就在自家夫君身边,身子都晃了晃。

    真被吓到了。

    “抱歉,抱歉...”

    吴发连连致歉,脸上有些不好意思:“臣听不懂其中意思,但是听得出来这首诗很好。”

    肏嫩酿哇!

    你听不懂其中意思,又怎么分辨出这首诗很好的?

    你特酿的,说谎都不带眨眼的?

    这首诗好哪里去了?

    坐在地上的赵皓,睁大双眼,有些难以置信。

    这个莽夫为他说话?

    这个莽夫刚才不是对我很是恶心,很是反感?

    为何偏偏为我说话?

    小人之心,自然是以小人思维揣度他人之心,赵皓思来想去,北平郡王这是捧杀,还是捣乱?

    不然,为何会说,他听不懂其中意思,但是偏偏听得出来这是好诗?

    这个莽夫!

    庆元帝刚才心脏都差点炸裂,这个莽夫嗓门真大,就像是旱地惊雷。

    耳膜现在还嗡嗡作响,脑袋刚才都被这一嗓子吓的一片空白。深吸一口气,庆元帝脸上挤出笑容:“赵皓的诗,暂且过关,待会儿自有评判,你下去吧。”

    “多谢陛下!”

    赵皓满脸惊喜,拿着诗稿到了一遍站着。

    又有一个监生拿着诗稿走了过来:“陛下,臣也已经完成诗稿。”

    得,到现在一炷香还没有燃尽,大约三分之一左右。吴发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昨天的时候,知道皇帝陛下今日在这里有一场诗会,早已经做好了诗词而来,有备而来,还是真的临场发挥。

    现场写诗,并不是很难。

    难的是,现场发挥出来,并且能够写好,才是真正的才学。

    而有些人,现场作诗,并不是很容易。

    其实,昨天皇帝下旨,在这里举办诗会,基本上所有人,都已经有了诗稿。

    并且,寻人探讨,并且找人斧正过的。

    但是,这个并不能说明有人作弊了,因为有些人就是有才学,临场发挥也能写好,有些人看似磨磨蹭蹭,苦思冥想,实则早已经有了诗稿,在这里装模作样,就是为了糊弄人的。

    这个监生,就是之前不屑于吴发的监生。

    庆元帝双眼微眯,吴发则是心中一动,此人是谁,吴发并不是很清楚,回头要问一问娇妻才行,能够舍弃前程,而帮助他消除皇帝忌惮与戒心,这个人是一个值得培养的人。

    “念吧。”

    庆元帝看似冷漠,实则内心很是期待。

    朝堂之上,皇帝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制衡...平衡之术运用的好了,就很容易掌控朝堂。

    这个监生之前不屑于北平郡王,而北平郡王军中威望很高,到时候他可以压制,但是未来呢?

    所以,有可以制衡北平郡王之人很是重要。

    不仅仅要有文臣,还要武将。

    庆元帝心思流转,思索着各种可以平衡之术。

    “是!”

    监生展开诗稿:“庆元十八年冬,北平郡王凯旋归来赋。”

    “万里山河秀,家锁日月明。

    将军踏枯骨,四季踏征程。

    盛会空前日,豪气贯长虹。

    君主比尧舜,文武建奇功。”

    吴发摸了摸鼻子,他听懂了,只能装作不懂:“好?还是不好?”

    庆元帝嘴角一抽,你这莽夫不懂,就不要评价。

    四周一片寂静,庆元帝仔细回味,自然明白这首诗的意境。万里河山锦绣,家中日月更迭。但是将军踏着枯骨,一年之中都在征程。今日的盛会空前,将军归来,开疆拓土豪气如虹。

    君主是尧舜之君,满朝文武统筹,互相协力,有了今日的泼天之功。

    “你下去吧,算你过关。”

    这首诗,比之前那一首还好。

    庆元帝微微点头,算是很满意。

    接下来又有不少文士监生,献上自己的诗词,总共上百首,但是庆元帝看中的也就只有一两首,这让不少监生文士心凉了一截。

    也没有了之前的积极性,拿着手中诗稿踌躇不前。

    “陛下...”

    这时候十来岁的秦钟,红着脸来到庆元帝面前。

    要不是自家姐夫就在这里,给他壮了胆子,秦钟是不敢站出来的:“草民也已经成诗。”

    秦钟在国子监读书,但是他上没有参加一次科举考试,所以虽然人在国子监,还只是一介白身。只能自称草民,而不是臣。

    这首诗,成于昨晚,他的父亲帮着斧正。

    但是他还是磨磨蹭蹭的,这时候才鼓足勇气站出来。

    吴发一咧嘴,自家小舅子,能有现在的勇气,已经实属难得:“鲸卿拿过来,我看看...你不要激动,陛下选才,不看年龄。”

    秦钟本来很是忐忑,战战兢兢的,吴发这么一张口,秦钟反而不怕了。

    拿着手中诗稿,交给吴发。

    吴发微微点头:“站我身边。”

    秦钟乖巧的站在了吴发身边,这让四周文武,都是微微皱眉。

    现在吴发是凯旋归来的功臣,所以才会陪同皇帝还有太上皇,站在最中间的位置。除此之外,其余的文武,不论官品,都在一丈之外。

    秦钟一介白身,竟然站在了皇帝身边。

    果真,这个莽夫,不仅仅尊敬秦业,对待自己的小舅子,也是疼爱有加。

    不远处,秦可卿脸上带着笑意,自己的夫君如此照顾自己的弟弟,她还是很欣喜的。

    太后微微眯了眯眼,这个莽夫...爱屋及乌?

    再看秦可卿满脸笑意,太后微微一叹:可卿这是被这个莽夫迷得神迷三倒,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太上皇则是暗暗点头,注重亲情的人,再坏能坏到哪里去?

    孙女儿有这么重情重义的丈夫,嫁得不亏。

    庆元帝看了一眼吴发,就看到吴发咧着嘴,看着手中诗稿,不屑的说道:“北平郡王,看懂了吗?”

    你认识这些字吗?

    你这莽夫,之前可是不认识字的,朕还派了四皇子监督你读书,也没有什么建树。

    吴发头也不抬:“陛下不要小瞧臣,臣在臣的王妃教导下,已经认识字了。”

    嘶...

    这个莽夫!

    不知道男人才会死家里顶梁柱?

    不知道女子只是男人附庸?

    你这是啥意思?

    不怕丢脸?

    看你还沾沾自喜,被自己的妻教导认字,你很光荣?

    不过,这莽夫如此随意说出这句话,这是...炫耀自己夫妻恩爱?

    这是告诉我们,我的王妃就是我的命根子,你们少算计?

    秦可卿低下头,脸色微红。

    这年代,被自己的妻子教导,传出去可是一个笑话,但是秦可卿听得出来,自己的丈夫丝毫不觉丢人,还沾沾自喜,这是告诉所有人,北平郡王妃,对于北平郡王的重要性。

    欣喜,感动。

    丈夫归来,她已经很是欣喜与激动,现在丈夫处处展露对她的宠,她岂能不感动?

    回去,一定好好奖励夫君。

    “你既然认的字,还不读出来?”

    庆元帝撇了撇嘴,他笃定吴发不认识字,不一定顺畅的读出来的。

    “额...”

    看了一遍,还有几个生僻字,但是吴发能够认得:“迎功。”

    当初九年义务教育,未必没用。

    一些字就算是没有写过学过,但是好歹,还是可以认得的。

    再有,吴发还真没有说谎,当初秦可卿还真帮他认字写字。

    这是事实。

    这是诗的名字,很是普通,没有像别人那样,诗的名字,都要比诗的内容还长,还要用诗的名字,歌颂皇帝还有太上皇。

    很真诚。

    就是纯粹的歌颂军功。

    吴发正了正神,朗声读道:“几许光阴逝如春,征伐几度未归门。功勋盖世谁人懂,倚着栏杆相思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