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舍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中旬才来办理入学手续。

    宿舍的三位舍友叫什么名字,就读什么专业,他根本都不关心。

    那时候的郑耀阳眼光高于顶,可以说谁都看不起。

    萧子良的名字还是多年以后,郑耀阳参加同学会听朋友说起过,回忆之后才发现,他们是同学,还是舍友。

    那时物是人非,郑耀阳虽然落魄,但每个月也有百八十万的零花钱,无法做到主动放低姿态,去结交萧子良。

    “免贵姓张,弓长张,张显贵。”

    家长看出郑耀阳的谈吐不凡,应该是富贵人家的子弟。

    有意让自家孩子与对方交好,眼神示意妻子赶紧把孩子叫过来,他继续跟郑耀阳交谈,试图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大学是小型的社会,有些家长省吃俭用,也要供孩子读最好最贵的学校。

    为了接触以往接触不到的圈子。

    毕竟穷人的圈子再厉害也是穷人,富人的圈子再落魄也是富人。

    按照几十年后的说法,做破圈,跨越阶级产生关联。

    郑耀阳在等待萧子良,闲得无聊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过了二十分钟,张显贵没有套出什么有用的讯息,倒是自家的讯息被郑耀阳套得七七八八。

    郑耀阳也了解到两位宿友,一个叫做张旭,一个叫做刘明泽。

    前者家里在新界有间皮革厂房,有几十个工人,应该是属于A货工厂。

    后者父亲在廉政公署工作,只有母亲送他过来,职务应该不算太低。

    又过了几分钟,郑耀阳期待的最后一位舍友终于姗姗来迟。

    萧子良以及他的父亲,一个戴着眼镜身形瘦小,性格腼腆内向,一个穿着干净的西装,却难以掩盖沧桑的面孔。

    九龙城寨是香江著名的贫民区,也是亚洲人口最密集的区域,曾经作为抗战的桥头堡,如今成为三不管地带。

    究其原因是因为带清的无能,本来是割地赔款最后的遮羞布,自留地。

    但带清无能,管辖不到,也不敢派人管,最后逐渐沦为三不管地带。

    面积两万六千多平米的地方,有着超过五万的长期居住人口,其中还不包含偷渡客,以及流窜作案的犯罪分子。

    据非官方数据统计,九龙城寨的居住人数,保守在十万以上。

    十万人口生活在两万六千平米的地方,每人居住面积不足两平方米,大概是一张床的大小。

    面对家境看起来优渥的舍友,以及家长,萧子良父子俩显得很拘谨。

    萧子良父亲有意讨好,热情递上自制的红薯干,用干净的油纸包裹着。

    刘明泽母亲再三拒绝,可是盛情难却,只好礼貌的接受。眼神不加以掩饰的嫌弃,时不时还用手帕捂着口鼻。

    张旭父亲脸上虽然没有表露出来,但也一直拿在手上,久久都没有尝试。

    两人看似不经意的举动,被萧子良察觉,刺痛敏感的神经,躬身整理床位被褥的腰肢弯得更低。

    “伯父,这味道很不错,很像小时候我外婆制作的红薯干。”

    郑耀阳露出笑容,坐在床边,津津有味的吃着。

    郑公子开始收买人心了。

    而且他也没有夸大其词,虽然包装看起来比较简陋,但绝对比市面上大多数食品要卫生干净。

    萧子良父亲露出憨厚的笑容:“郑同学,你喜欢就好。”

    气质不凡的郑耀阳都主动品尝,其余几人也不好意思端着架子。

    哪怕刘明泽母亲都硬着头皮将红薯干放入嘴里咀嚼,说着违心赞美的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