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环赤道(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运输量为1500吨。

    核动力运输船:经济速度为40公里每小时,最大运输量为50万吨。

    运输飞艇:经济速度为300公里每小时,最大运输量为1.5万吨。

    亚真空高铁:经济速度为240~360公里每小时,最大运输量为1.5万吨。

    飞机和地效飞行在运输量上,显然没有占据优势,而且能耗相对比较高。

    性价比最高的运输方式,还是核动力运输船。

    运输飞艇则在陆地运输上优势明显,可以和亚真空高铁不分上下,无论是运输量,还是速度,或者能耗,两者的区别都不大。

    而当初设想环赤道铁路的时候,就是考虑到飞艇运输速度没有办法和飞机抗衡,运输量又没有办法和大型核动力运输船竞争,只能和亚真空高铁抢饭吃。

    智人公司需要一种速度非常快,运输量又比较大,运输成本还比较低的交通方式。

    在内部征集的大量方案中,环赤道高空铁路方案脱颖而出,成为了非常合适的方案。

    一方面是真空飞艇的造价比较低。

    目前马达岛分公司的飞艇出厂价为每立方米0.0022~0.0024金元。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一艘长度3公里左右真空飞艇,大概有40亿立方米的真空腔,总成本大概是880万~960万金元左右。

    环绕赤道的高空铁路平台,大概需要艘3公里长度的真空飞艇,成本就1100~1200亿金元左右。

    更何况,一旦真的大规模生产,生产成本还会进一步下降。

    加上其他配套设施,环赤道高空铁路平台的总成本大概在2400~2600亿金元左右。

    这个成本对于智人公司而言,并没有什么压力。

    李青叶翻看到该计划的后面部分,发现工程事业部还有更进一步的设想。

    那就是以高空铁路为基础,逐步向上增加真空飞艇向规模,直到飞艇直达卡门线,抵达海拔100公里的高空。

    根据真空飞艇的原理,其最高飞行高度大概在85公里的高度,再往上飞艇真空浮力就不够了。

    而工程事业部的工程师们,打算采用拱桥式方案,将结构再向上延伸。

    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要在赤道建设的原因,因为赤道的角速度,是平行于赤道的。

    环赤道铁路同样可以采用拱桥式结构,增强却结构强度,以及本身的支撑力,确保可以将整个结构延伸的卡门线。

    只要将环赤道铁路延伸到卡门线,到时候,宇航员就可以直接搭乘电梯,从地面直达卡门线,然后在卡门线的航天港,搭乘宇宙飞船前往外太空。

    采用这种方式上外太空,安全性可比搭乘运载火箭高,而且舒适度也非常高。

    同样,进出大气层的物资,也可以非常方便,不需要考虑大气阻力和摩擦之类的问题,更不用担心重力的拉扯,导致航天器失控。

    这个设想非常好,但是对于后期的设想,李青叶并没有盲目的认可。

    “材料强度和重量,可以达到这个水平吗?”

    刘志凡摇了摇头:“平流层铁路没有问题,但是卡门线平台目前材料还做不到,强度达标的材料,重量太大;重量超轻的材料,强度又达不到标准。”

    “这样吗?”李青叶沉思了片刻。

    虽然现阶段没有合适的材料,但他对于第一阶段的平流层铁路还是认可的:“既然如此,那就先建设平流层铁路吧!后期的升级改造,等材料达标之后,再考虑是否建设。”

    “是。”刘志凡兴奋地回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