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所以,此时的倭国实在弱小的很,根本不可能是数万慕容鲜卑的对手。

    “倭国有女子、硫磺、银矿、石炭,这些虽然算不得什么珍奇的东西,但是都是极为容易获取,只需要在没有风浪的时候渡海,保管就是万无一失的买卖!”

    刘预说道。

    倭国岛上的银矿,曾经在十六世纪的时候供应了整个世界三分之一的银币,凭借一己之力让大明朝彻底巩固了银本位。

    从历史上来看,古代中国采用铜本位也是迫不得已,实在各种金银矿产出有限,不得不占用大量宝贵的铜矿。

    “什么?倭国有银矿?”公孙盛一听,立刻就是瞪大了眼睛。

    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自从帮着厘定度支以后,公孙盛的耳朵里也是听不得钱帛两个字了。

    “不错,就是银矿。”

    “陛下,这倭国的银矿,大概有多少?”公孙盛有些激动的问道。

    不过,在他的心中对于这个数值也没有太大的期望。

    他知道,整个倭国也就是相当于差不多两个刺史州大小,再多的银矿,能有多少?

    “非常多!如果用十万人去开采的话,足足可以挖上两百年!”刘预故意夸大道。

    公孙盛虽然没有掌握军权,但是他对于朝廷里大部分的河北士人有不小的威望。

    刘预正是想要通过他,把这些消息散布出去。

    “十万人,两百年?!”

    公孙盛一听,立刻就是瞪大了眼睛,整个嘴巴都惊讶的掉了下来。

    “或许可能还要再多一些。”

    刘预看似平静的说道。

    他的话虽然有夸张,但是却不是空口无凭。

    历史上倭国最大的银矿--石见银矿,就是在当地强藩的死命开采下,一直开采了足足四百年才关闭。

    可能其中采矿的工匠没有十万之多,也因为战乱没有全力开采不停歇。

    但是,按照此时的开采工艺来说,开采上两百年,还真的不是没有可能。

    “不可能,不可能啊。”公孙盛忽然大摇其头。

    “什么不可能?”刘预问道。

    “陛下,倭国若是真有如此丰厚的银矿,怎么可能穷困至此?而且,也没有太多的银子流转出来啊。”公孙盛连连摇头。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刘预耐心的解释道。

    “倭国兵力疲弱,对付那些当地的土著夷人都来不及,哪还有余力去勘探挖掘银矿?”

    “更何况,倭国孤悬海外,也就是能保证衣食,哪还有用的着银子的地方?”

    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一直到了大明才确定了银本位的货币制度,但是在之前的社会中,却却不意味着银子的价值得不到认可。

    金银的贵金属性质,早已经为世人所接受。

    “若是真的有这么多的银矿,那可就绝对不能让慕容鲜卑去啊。”公孙盛立刻说道。

    “哈哈,你是怕他们独吞吗?”刘预不禁哑然失笑。

    此时的公孙盛,就仿佛是一个看到宝贝糖果的孩子,十分害怕被别人抢去。

    “难道陛下不怕?”

    “不怕。”

    “为何不怕?”公孙盛大为不解。

    他可是知道,刘预最近一直都是在感叹铜币的不足,以至于让各州郡物价腾贵。

    若是能有倭国的大量银矿补充,那刘预就可以同银钱取代铜钱了。

    不仅可以稳定物价,而且还是基本无本的买卖。

    “因为朕不可能让慕容仁独自去倭国啊。”刘预自信的说道。

    现在的倭国,还没有后世恼人小强的特质,其刚刚处于脱离蒙昧的时代,对于曾经雄踞辽东的慕容鲜卑来说,除了人数多一些,跟本就不是一盘菜。

    对于这种货色,刘预自然不可能让慕容鲜卑把好处都独吞了。

    毕竟,倭国是有油水的,不像是百济三韩那样真的穷得叮当响。

    “陛下,打算如何办?”公孙盛立刻追问。

    “现在想来,朝廷的军府兵制度,已经是最早施行七八年了,许多地方的军府兵都已经全部成家立业。”刘预轻轻的说道。

    “他们都幸赖陛下垂青,才有了几日的好光景。”公孙盛也是感慨的说道。

    “他们都已经是成家立业,也都有了儿子,许多人而且是不止一个儿子。”刘预说道。

    <divid=&"c7&"><aonclick=&"getDecode();&"style=&"color:#ff6600;&">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a></div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