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 “每部两个,还分不完?”

    杨难敌顿时眼睛冒出精光。

    “陛下,这么大好处,那些若羌人为什么没有富起来呢”

    有些人还是很聪明的,立刻指出的问题的关键。

    若真的如此,若羌各部怎么会那么穷呢。

    “哈哈,这些盐池中,可不仅仅有食盐,还有不少的苦卤。”

    刘预耐心的解释道。

    “若是不去除这些苦卤,熬煮出来的食盐,不仅不能食用,而且还会有毒呢。”

    “陛下,若是这样,那该怎么办?”杨难敌带头问道。

    “若羌人,不会取出苦卤,可不代表我们不会。”

    刘预自信的表示,只要他随便派几个工匠,就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到了那个时候,这些氐羌各部首领只管每人一个盐池,坐地收钱就好了。

    一时之间,原本各怀心事的首领们,全都陷入了喜悦中。

    拥有一个盐池啊!

    这是多么大的富贵。

    只需要派出一些兵马,跟着汉军一起往西打打贫弱的若羌各部,就可以得到。

    这简直比唾手而得,还要简单数倍。

    望着眼前一群陷入暴富狂欢的氐羌各部首领,刘预心中也是一阵暗笑。

    他们大多数人恐怕不知道,陇西环境虽然恶劣,但是跟青海高原一比,根本是算不上什么。

    只要他们开始参与征讨若羌各部,那就要消耗大量的丁口和精力。

    但是,即使知道这样,他们也绝对不会停止的。

    因为有着巨大的眼前利益,还有更加巨大的未来利益。

    随着征战的进行,刘预所说的遍地盐池的事情,也会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明晃晃的利益摆在面前,谁也不会半途而废的。

    有汉军在背后替他们的老巢维持秩序,这些氐羌各部就能持续不断的派兵西进。

    别看若羌各部落后贫弱,可也绝对不是好拿捏的软柿子。

    没有个十年二十年,是绝对不要想彻底巩固统治的。

    历史上的吐谷浑部,可是用了好几代人的时间,从彻底在青海地区建立了松散的统治。

    如今氐羌各部,虽然有汉军支持,也绝对不会轻松。

    等到朝会结束,所有的氐羌各部首领都是兴高采烈离开的。

    几乎没有人再关心勘定疆域的那一点损失了。

    能盛产金银一般等价的食盐,这种土地可是比陇西山地强多了。

    等到他们离开后,随行的侍中荀邃心怀疑惑,便向刘预问道。

    “陛下,湟水盐池如此富足,难道就不怕氐羌各部据此壮大,进而割据一方吗?”

    刘预闻言一笑,丝毫不以为然。

    “割据一方,那可不是简单的一件事。”

    “征讨这些若羌人,可都是朕派人统领他们。”新笔趣阁

    “等到攻占了土地,还要修筑城池,派兵据守。”

    “所有的山口关隘,朕也都是会派兵把守。这些氐羌各部,就如同被关在一个大笼子里的一群凶兽,除了彼此厮杀之外,根本不可能有机会掌控关隘要道。”

    “只要交通要道在我们手中,就永远不怕他们割据。”

    刘预对此事深信不疑。

    整个青藏高原历史上,唯一的强大政权就是一个吐蕃国。

    那也是一个获得过周边所有国家支持的原因。

    不论是和亲送女人送技术的大唐,还是跟班小弟的南诏、北天竺,都是给他们许多的支持。

    有了这些技术上的流入,才造就了一个昙花一现的吐蕃。

    刘预相信,只要控制好连接高原和陇西的交通要道,就能让他们服服帖帖。

    甚至于,等到湟水一带足够富足后,许多氐羌各部也会有机会彻底汉化。

    成为大汉在当地的坚实柱石。

    “陛下深谋远虑,臣实在是钦佩万分。”

    荀邃听罢,立刻就是发自内心的赞叹道。

    “深谋远虑谈不上,只不过是借鉴一些人的手段罢了。”

    刘预谦虚的说道。

    这些直掐要害的手段,可都是后世明清两朝对付乌斯藏一带土司的常用手段。

    充分的历史经验证明。

    的确是行之有效。

    在长安的这些事情,很快就有条不紊的布置妥当了。

    无非就是抽调一部分府兵,充当军队骨干的作用,然后以氐羌各部充当爪牙。

    只要在陇西破开一个口子,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向若羌紧逼。

    作为前提,各氐羌各部划分地盘,宣扬汉化秩序的事情,自然也得先行一步。

    作为名闻天下的世家子弟,雍州刺史刘演又一次被委以重任。

    中山刘氏的名气,可不仅仅是因为当年出了一个刘皇叔。

    名教世家也是他们的另一个标签。

    为了传播汉人圣学,刘演被迁为秦州刺史,护若羌校尉,都督秦州陇西诸军事。

    反正不管若羌各部愿意不愿意,护他们的校尉刘演,是很快就带着五千精兵上任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