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一章一家之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谢薇薇拿起讲台上的矿泉水,边喝边捋思路。

    “大家都知道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就是文房四宝,即所谓的笔、墨、纸、砚。

    因此中国画的第一要点就是笔与墨。”

    谢薇薇指着讲台上的笔墨纸砚说道,“这也是中国书法与中国画的基本工具。”

    谢薇薇手里拿着刚刚画画所用的画笔说道。

    “笔墨是中国画以?载道的表现?段,并不仅仅是绘画技巧。

    这?点很多?或不知,或不会?,会?了?没有?化的关怀。?化的缺失是笔墨?法得以理解、?法得以传承的“硬伤”。

    那么,什么是笔墨呢?清?刘熙载有云:“?韵、深情、坚质、浩?,缺?不可以为书。”

    书者,?画也。若不懂笔墨,何谈以?载道,中国画?有何内涵之说?”

    “这个观点到是很新鲜。”底下开始有人在议论起来。

    “中国画的第二个要点就是气韵。”谢薇薇看了台下一眼,没加理会,继续开讲。

    “?凡中国之艺术,中国之?学、武术、医学,都离不开?韵二字。

    ?韵不只是?个?学概念,它已然是中国?的?种?存理念。

    所以说,中国画是??的。

    五代荆浩提出笔有四势,?:筋、?、?、?。

    ??韵来之于笔墨,笔墨来之于学养、来之于?格、来之于作者感时悯天的浪漫情怀。

    所以有“?格不?,画格难求其?”之说。

    第三点,就是中国画的气势。

    气势是?种画?关系,更是?种修为,没有“气势”就不会有“?韵?动”。

    “势”有两种:?是画?结构之势,?是笔墨运动之势。

    中国画是鲜活的、“形?上”的,“势”是扑??来的第?印象,或险绝、或敦厚、或野逸、或俊秀,?论??、?物、花鸟,皆是?种圆融的开合关系,绵绵不绝,??不息。”

    在谢薇薇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时候,下面的老师和学生以及家长,都在不停的记录当中。

    “谢大师的话令人茅塞顿开,连我这门外汉都听得津津有味。”高级中学的校长对坐在边上的另外一个中年人说。

    “我和你一样,老同学,这次我们受益匪浅。要感谢你们让我们深外的学生来听课,我欠你一个人情。”

    “你不是欠我人情,你是欠谢大师一个大人情。我跟你说,今天我们还和谢大师达成了一项协议。”

    “老同学,别瞒着我们,快说说你们又在搞什么鬼。”

    “我找机会再跟你们详细的说,现在认真听讲,别说话。”校长指了指台上。

    “那好,课讲完了以后,你一定要说说是怎么一回事。好处不能让你们学校包了,大家都要分一杯羹。”

    “放心吧,我要想独吞的话,就不会同意你们今天来听讲座了。”

    “行,我相信你。”

    台上的讲课在继续。

    “同学们,下面我再讲一讲第四点,就是中国画的境。中国画之境,远??然之景或西画之景。

    若画家不明事理,误?景区,越描越像,越像越描,离中国画的本真意义就会越来越远。

    殊不知“境?于象外”、“境由?造”之理。?涛有“名?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必怪”的警句,我们当深悟。

    中国画的第五个要点是写。

    写是中国画最为本真的母体语?。

    写有两种解释:其?是从于?,为真性情的?然流露。其?是游于艺,是“技进乎道”的诠释。

    写讲求点线的形质,努?做到“?韵、深情、坚质、浩?”,将??的才情、学养、修为,通过“写”转移到笔墨中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