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铁憨憨孙坚,快到碗里来!(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已思考到了下一层,甚至更长远的规划与发展,最重要的是,对方能够提前准备,巧妙融合。

    这才是上位者该考虑的东西。

    他们把控战略层级,而文臣、武将负责战略实施,具体到战术层级。

    张辽缓缓点头:“末将明白了,此阵确实适合荆襄、江东之地鏖战,末将会依此法训练一支兵马,不过兵器方面,还需要殿下提供。”

    “放心。”

    刘辨早已料到,一口答应道:“此事孤早有预料,等回去以后,便交给文若负责打造,既然是新军,不必太多,有两千人足矣。”

    新事物总是要有一个适应与推广的过程。

    即便,历史已经证明了它的优点,但对于汉末三国时代的人而言,终究是个新鲜事物,以少量兵马先行试验,效果不错,才能大范围展开。

    某些事情张辽不便说,但刘辨总是要考虑到的。

    诚如现在,刘辨话音刚落,张辽神色渐缓,拱手抱拳:“殿下放心,末将必全力以赴,争取短时间内,将鸳鸯阵练成。”

    “嗯。”

    刘辨点点头,轻声道:“既然士族派来的人已经降伏,训练兵马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由张司马代劳,此人勤恳,执行力强,必不会懈怠。”

    “而文远你也能抽出时间,详细研习孤给你的鸳鸯阵,还有这步制骑、步陷骑的策略,只要你能领悟其中精髓,孤相信文远的将来,必不可限量。”

    张辽再次拱手:“末将定全力以赴,不负殿下厚望。”

    刘辨颔首,嗯了一声:“既如此,孤便回去了。”

    张辽亲自送到营外:“恭送殿下。”

    接下来的日子。

    张辽从军中择取两千士卒,开始操演鸳鸯阵法。

    铁制兵器固然简单,只需要按图打造即可。

    南阳可是大汉的冶铸中心,自然不缺能工巧匠,不过数日便配备齐全。

    唯一有些难度的,是狼筅手手中的狼筅。

    狼筅主要材质是大毛竹,盛产于江东、荆襄地区,南阳四周并没有大毛竹。

    不过......

    专家已经根据狼筅的特性,选择南阳附近的类似物暂时替代。

    等将来战败董卓,群雄逐鹿时,刘辨向南发展势力至荆襄,再配以真正的大毛竹,制作成真正的狼筅即可。

    张辽不愧是曹魏响当当的名将。

    虽然组建新军不过数日,但俨然已经熟悉鸳鸯阵核心。

    又继续操练了数日,便与其余军士展开实战对抗,针对实战中出现的问题,继续熟悉与完善鸳鸯阵,使之真正内化成自己的阵法。

    即便是军师联盟观摩后,也不由感慨张辽对阵法的领悟,有过实际古战场作战经验者,对于现代思维模式,同样是一种全新的领悟。

    ......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

    眨眼间。

    一月的严寒悄然流逝,二月的春风接踵而来。

    感受着呼呼的春风拂过面庞。

    刘辨紧了紧大氅,凝望着院中随风轻摆的枯柳,它仿佛在欢迎春风的到来,庆贺自己即将迎来最耀眼的重生。

    哒!哒!哒!

    廊道中传来一阵疾促的脚步声。

    “殿下~~”

    是荀彧。

    刘辨已然判断出来:“这么长时间没来,想必董卓已经放弃南阳了吧?”

    荀彧点点头:“嗯!董卓派大将胡轸扼守大谷关,兵力约有八千,目前正在调兵遣将,想来是准备全力应对袁绍等诸侯了。”

    “如此甚好。”

    刘辨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

    这意味着,自己已经脱离险境,真正有了自主权,不必再被动挨打。

    “不过......”

    话锋一转,荀彧神色忧忧道:“今日,在下接到一个不好的消息。”

    刘辨细眉微蹙:“可是雒阳有变?”

    “非也。”

    荀彧立刻否定,解释道:“是荆州。”

    刘辨猛然转身:“荆州?”

    “嗯。”

    荀彧点点头,一脸诧异地道:“此前殿下命在下多关注四方局势,在下便派人详加打探,豫州、荆州皆散有刺奸。”

    “没想到......”

    言至于此,荀彧神色悠悠:“今晨从荆州传回消息,刺史王叡竟被长沙郡守孙坚逼杀,如今此贼挟裹上万兵马,即将进入南阳境内。”

    “这铁憨憨还真来了。”

    刘辨眼神中闪烁兴奋。

    送到嘴边的肉若是吃不到,那才叫暴殄天物。

    张辽的鸳鸯阵已经初具实力,士族派来的兵马同样训练得有模有样。

    如今的刘辨俨然成为一柄出鞘的利剑,正愁没有人联手,他还真就送上门来了。

    哈哈!

    真乃天助我也。

    “殿下?”

    “殿下这是......”

    可能因为太过兴奋,导致分神。

    荀彧察觉到刘辨面色不对,赶忙询问道:“殿下,您这是怎么了?莫非已经猜到荆州会出此等谬事?”

    “没!”

    刘辨立刻收起兴奋,神色恢复如常:“孤只是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郡守而已,居然敢以下犯上,诛杀朝廷钦命的荆州刺史!”

    “即便此人起兵是为了讨董大义,但也不该对荆州刺史下此毒手,孤怀疑这二人有隙,杀人者实乃公报私仇,杀之泄愤。”

    荀彧皱着眉,神色忧忧道:“在下以为事情没那么简单,此人既是为大义起兵,又岂会计较个人恩怨,何况王叡没有阻止孙坚起兵,孙坚却无故杀人。”

    呼~~~

    荀彧沉吟片刻,悠悠吐了口气:“殿下,彧有个不详的预感,诸侯讨董虽是天下大义,但恐怕会成为某些诸侯牟私利的理由。”

    “距离三公书流传至今,已有旬月,袁绍、韩馥、王匡、张邈、刘岱等关东诸侯早已集结待命,可时至今日,却依旧没有半点动静。”

    荀彧发出灵魂一问:“他们在等什么?亦或者,在密谋什么?”

    刘辨不得不承认荀彧的判断力惊人,但他没做任何评价,只是淡然回了一句:“天下诸侯如何,孤不便评说,但孤为何起兵,却心知肚明。”

    “至于孙坚?”

    刘辨沉吟了片刻,缓缓开口:“他若真来讨董,孤自举双手欢迎,若是敢怀二心,孤便亲手灭了他。”13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