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董卓吓尿!那头猛虎拿下了轘辕关?(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若是城关只是起到示警、传递情报作用,那么发现敌情时,便会烽火狼烟,以求能以最快速度,上报敌情,请求支援。

    而城关若是有一定的实战能力,则会根据具体的敌情,酌情点燃狼烟,这需要负责值守的城关主将,自行判定。

    毕竟,狼烟一起,必牵一发而动全身。

    事关整个战局,绝不是想点燃,就能点燃的。

    一旦因为使用不当,而引起全局性的变故,主将必会被军法从事,难保项上首级。

    而在此时,轘辕关于全局,基本上只起呼应作用,没有太大的实战能力,他们一旦发现进攻者,势必会提前点燃狼烟。

    因此,此刻狼烟虽然升起,但双方是否开战,对于坐镇中军的董卓而言,实际上还是个未知数。

    但董卓行事非常谨慎,先派亲卫军赶往驰援,再依据战况而做最终的定夺。

    如果贼子败退,则不必影响目前的布局;

    而如果贼子依旧强攻,另行调兵前往,犹未晚矣。

    可是......

    驰援轘辕关的兵马方才离开不久。

    便有士兵回报,轘辕关方向,狼烟已经熄灭。

    “狼烟没了?”

    董卓一脸的不敢置信。

    “没错。”

    士兵拱手抱拳:“狼烟熄灭,轘辕关战事必定结束,想来是张、王二位司马,已经战败了来犯之敌,这才熄灭了狼烟。”

    呼~~~

    果真如此?

    摆手示意士兵离开后,董卓皱着眉,问计李儒:“文优,你怎么看?”

    李儒同样忧心忡忡:“在没有得到准确战报之前,儒不敢妄测,不过,在下对于轘辕关战局,不甚看好。”

    “哦?”

    实际上,董卓依旧忧心:“何以见得?”

    李儒拱手:“此前,在下以为此狼烟不过示警而已,但足足持续了两个时辰,足以证明敌我双方已经开战。”

    “丞相试想,贼子千里迢迢赶来,作为奇兵,强攻轘辕关,呼应广成关战场,岂能轻易作罢,对方即便不敌,也绝不会轻易撤走才是。”

    “可是......”

    李儒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狼烟仅仅示警两个时辰,若是减去敌军行军时间、列队休整时间,满打满算,攻城不过一个半时辰而已。”

    “一个半时辰?”

    李儒尴尬地摇了摇头:“既不长,却又不短,不足以拿下轘辕关,但却又不到撤兵时间,这其中必然有咱们没能了解到的细节。”

    董卓饶有兴致地点点头:“没错,的确如此!但现在狼烟却熄灭了,如果不是战败了来犯之敌,极有可能轘辕关已经沦陷。”

    “这......”

    董卓难以接受这样的结果。

    一个半时辰而已,便能拿下轘辕关?

    张猊、王方的实力,董卓非常清楚,二人配合,可挡万马千军。

    敌军主将到底是何人,居然有如此实力?

    沉吟良久。

    董卓依旧没有半点头绪。

    他开始有些担忧,讨董全局最终会是什么结果。

    这帮关东鼠辈虽然是乌合之众,但联合起来,却可撼动山河。

    滴答!

    滴答!

    ......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

    忽然。

    帐外响起一声疾促的传报:

    “报~~~”

    董卓急忙扭头望去。

    但见,帘帐起,一个蓬头垢面的壮汉闯入军帐,见着董卓,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顷刻间声泪俱下,嚎啕大哭:

    “丞相~~”

    “末将无能,轘辕关失守了。”

    董卓早有预料,因此也没有太过震惊。

    他只是眉峰骤拧,开口叱问:“说!对方主将是何人,居然不到一个时辰,便拿下了轘辕关?”

    王方涕泪横流:“是江东猛虎孙坚。”

    刹那间,董卓眼瞪如铃,心头巨震:“谁?”

    王方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地道:“丞相,是江东猛虎孙坚,当年在凉州战场上的那头猛虎,此人溯颖水而上,引兵两千,强攻城关。”

    “还不到半个时辰,此贼便已先登,张司马不敌,被一刀斩杀,末将组织兵马拼死抵抗,却最终难以挽回大势。”

    “丞相~~”

    王方恸哭不已,哀求道:“末将失职,还望丞相降罪!”

    然而此刻......

    董卓脑海中早已被一个熟悉的身影全然笼罩。

    当初在凉州时,孙坚便要劝张温诛杀自己,没曾想,当初在凉州没完成的事情,居然又在雒阳时撞到了。

    靠!

    这小子是来报仇的吗?

    如果真是那头猛虎带队,短时间内先登破城,的确极有可能。

    毕竟,当初在凉州作战时,董卓亲眼见识过孙坚的悍勇。

    这小子闯入军中,当真如同猛虎入羊群一般,想怎么杀,便怎么杀,那凶戾至极的眼神,即便现在想起,都令人深感忌惮。

    当然!

    更要命的是。

    轘辕关一破,雒阳南部便被撕开了个口子。

    这必然会打乱董卓在全局的部署。

    呼~~~

    长出口气。

    董卓尽可能保持冷静:“唯今之计,怕是只有派李傕出兵征讨了,对方兵马不多,趁其立足不稳,先行歼灭。”

    “只是......”

    董卓仍旧心有顾虑:“李傕身在孟津,严防袁绍、王匡,如何出战?”

    李儒拱手:“袁绍、王匡不足为惧,贼若趁势而动,丞相可亲征之,但孙坚此人却不得不防,一旦让他在轘辕关站稳脚跟,于全局而言,隐患甚大。”

    这一点。

    董卓岂能不知:“调兵遣将需要时间,若是孙坚不顾轘辕关,引兵突袭大谷关,届时徐荣必腹背受敌,局势必会扭转。”

    李儒自然料到了这一点:“丞相,在下可以为使,夤夜赶往轘辕关,劝降孙坚的同时,为丞相争取时间。”

    “劝降?”

    董卓微怔:“文优,可有把握?”

    李儒长出口气:“有五成把握!”

    “哦?怎么讲?”

    “丞相,孙坚此人崛起于微末,此次从长沙一路赶来参与此战,其根本目的,不过是想分一杯羹,既如此,丞相便表奏其为豫州刺史,令其为丞相所用。”

    “这......”

    董卓饶有兴致地点点头:“倒是可以一试,即便不成,也能拖延时间!不过,你不能去,换李傕去劝降,至于调兵之事,你来负责。”

    李儒知道董卓是担心他的安危,颔首点头:“多谢丞相。”2

    “还有!”

    董卓补充道:“一个小小的豫州刺史,怕是难以让孙坚心动,告诉李傕,条件随便开,联姻、官职,尽皆可以,本相必照单全收。”

    李儒震惊,但还是一揖:“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