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与孤一起,为大汉新秩序而努力!(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阉宦、外戚不过大汉的癣疥之疾,昌盛数百年的世家才是的真正毒瘤。

    刘辨终于明白,为什么残暴至极的董卓,会有那么多人效忠,因为他代表的,是被压制已久的寒门心声。

    徐荣也好,李儒也罢,尽皆如此。

    他精准地抓住了边郡士人与中原世家的矛盾,千百年来的鄙视链,在这一刻终于爆发,董卓打破了大汉原有的秩序,让边郡士人获得了向上的希望。

    “但是徐将军......”

    面对徐荣的呐喊,荀彧依旧平静如水:“董卓为人凶残至暴,确有打破这世界秩序之能,但却没有再造乾坤之力。”

    “荀彧!”

    徐荣毫不犹豫地打断:“你别忘了,你们颍川荀家,同样是世家豪族,如今的司空荀爽,不足百日便位列三公。”

    “虽然荀司空是个德才兼备之人。”

    “但是......”

    徐荣话音斗转,厉声反问:“天下德才皆备者不知凡几,凭什么是荀爽?还不是因为他是颍川荀氏出身?”

    “别以为我徐荣不知道关东诸侯因何要反,不正是因为丞相触碰到了他们的利益,他们想要将其夺回来吗?”

    “还说什么清君侧?”

    “哼!”

    徐荣彻底爆发,怒哼一声:“这大汉朝廷若再次回归士人掌控,还不知要沦落成何模样,我徐荣宁肯相信丞相,也绝不相信世家!”

    “那孤呢?”

    刘辨出言喝断,双目灼灼地盯着徐荣:“徐将军,可相信孤否?”

    徐荣漠然,没有言语,但眉目之中,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

    刘辨没有废话,绕至其后,亲自为徐荣解开绑缚:“擒你者,唤作张辽,是孤心腹爱将,雁门郡人,与你一样,同属边郡。”

    “江东猛虎孙坚,虽是乌程侯、长沙郡守,但出身亦不过是边郡小吏,如今他在孤帐下,是仅次于张辽的猛将。”

    “文若虽出身颍川荀氏。”

    “但是......”

    刘辨声音虽然柔和,但却蕴含着淡淡的王者霸气:“他在孤这里,与寻常谋士没有任何差别,孤更重他的才华,而非出身。”

    言罢。

    刘辨转回上首,翩然落座:“文若,把牛勇、邓芝唤来。”

    荀彧揖了一揖:“诺。”

    不多时。

    二人来到大帐,欠身拱手:“末将邓芝(牛勇),拜见殿下。”

    刘辨摆了摆手,轻声道:“伯苗、子烈,劳烦你们告诉徐将军,你们各自是何出身,如今在军中又是何职务?”

    邓芝颔首:“末将邓芝,出身新野邓家,如今是军司马。”

    徐荣略显震惊:“新野邓家,居然只是个军司马?”

    邓芝不爽,微微蹙眉:“怎么,将军觉得我邓芝,应该是何官职?”

    “这......”

    徐荣漠然,没有回答。

    南阳新野邓氏,绝对是世家豪族。

    按照徐荣的惯性思维,刘辨总是会给邓家一些薄面,即便不给个将军,至少也应当是个校尉才对,区区一个军司马而已,对得起人家支援你的粮草?

    如果说邓芝军司马的职务,仅仅让徐荣有些出乎意料,那么接下来的牛勇,便彻底让徐荣颠覆了三观。

    “末将牛勇,伏牛山黄巾旧部,如今是校尉。”

    轰隆~~

    宛如晴空一道霹雳。

    直将徐荣雷了个外焦里嫩,金黄酥脆。2

    “你......你......你居然是......黄巾旧部?”

    徐荣眼瞪如铃,一脸的不敢置信。

    “怎么?”

    对于徐荣如此反应,牛勇颇为不爽:“殿下都没有瞧不起我,你算是个什么东西?我牛勇虽是黄巾旧部,但殿下说过,只论军功,不论出身。”

    “好了。”

    刘辨摆手打断,淡笑着道:“子烈,别生气。”

    牛勇拱手:“末将岂敢。”

    “下去吧,好生安抚弟兄们,听说此役你们损伤比较大,别让弟兄们闹情绪。”

    “殿下放心,有末将在,必不会有问题。”

    “好。”

    刘辨点点头:“既如此,尔等退下吧。”

    牛勇、邓芝拱手:“诺。”

    待其离开以后,刘辨的目光再次落在徐荣身上:“徐将军,孤承认目前的大汉的确有些弊病,非得下猛药不可医。”

    “不过你放心。”

    刘辨深吸口气,朗声言道:“孤乃是光武血脉,真正的大汉皇帝,自然希望大汉可以祛除病痛,彻底康复,但这需要时间,非是一蹴而就。”

    “诚如文若所言,董卓却有打破这世界秩序之能,但却没有再造乾坤之力,但孤不然,孤可以办到董卓办不到的事情。”新笔趣阁

    “你如果愿意相信孤。”

    刘辨这才伸出橄榄枝,郑重言道:“那便留在孤身旁,与孤一起为大汉的新秩序而努力,若是孤有朝一日误入歧途,你大可离开,甚至刀兵相向。”

    “这......”

    徐荣心头巨震,不可思议地凝视着刘辨。

    他怎么也不敢相信。

    此前那个行为举止轻挑,毫无威仪的皇子辨,居然可以说出这样一番振聋发聩之辞。

    不得不承认,徐荣当真心动了。

    此刻,荀彧再次一揖:“将军,董卓的确是打破了这世界的规则,但不过是为求一己之私利,而非真正为天下计。”

    “且不说此次诸侯讨董,他必败无疑,即便侥幸胜了,他也决不会成为,将军口中的英雄豪杰。”

    “这世上......”

    言至于此,荀彧朝刘辨一拱手:“恐怕只有殿下,才真正有能力再造乾坤,令大汉祛痛焕新,傲然于世。”

    徐荣沉吟了片刻,终于还是下定决心。

    他单膝跪地,拱手抱拳:“末将徐荣愿意相信殿下,从今往后,愿追随殿下,为大汉的新秩序而奋斗终生,虽死无憾。”

    刘辨大喜,起身转入殿中,亲手搀扶起徐荣:“徐将军放心,孤必不负厚望。”

    此刻,直播间网友也沸腾起来:

    “历史上的徐荣的确可惜,希望在辩爷的领导下,让他绽放光彩。”

    “辩爷的胸怀就当如此,徐荣是一员将才,一定要好生利用。”

    “徐荣也是个可怜人,在北军二十多年,居然只是个军司马。”

    “是啊!怪不得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比较少,原来是这样。”

    “世族不可能泯灭,只能让它轮动,像是割韭菜一样,一茬接一茬。”

    “没错!给寒门一个向上的可能,不能让世家豪族彻底垄断。”

    “其实寒门真正求的,只是一个公平的机会而已。”5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