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古代版kpi绩效考核,助力南阳高效发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夜。

    一灯如豆。

    刘辨面前的案几上,铺满了荀彧、枣祗等人的工作计划。

    他正按照军师联盟的建议,对其中内容,进行批正,以及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刘辨一边批改,一边吐槽:“当皇帝如果成天做这种事情,还不得累死吗?怪不得很多皇帝都不长命,简直坑爹啊。”

    “辩爷别急。”

    军师联盟的声音跟着响起:“你现在这么累,主要是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以及荀彧、枣祗等人,还没能习惯你的管理模式。”

    “放心吧,万事开头难而已,只要等到他们全都学会了这套管理体系,以后辩爷的任务会越来越轻松。”

    刘辨自然清楚军师联盟的意思,但仍有自己的疑惑:“老师,这套现代化的企业绩效考核办法,放到古代模式下,能行吗?”

    军师联盟轻声道:“辩爷,你以为古代的朝廷,就没有kpi考核了吗?”

    刘辨为之一愣:“啊?难不成,真有?”

    “当然!”

    军师联盟极其肯定地道:“其实,在我国古代,就有一套系统的官吏考核制度,考课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政绩考核。”

    “所谓考课,包含着两种意义:”

    军师联盟旋即给出解释:“其一是考,就是考查自中枢至地方,各级官吏在其任职期间,执行国家法令的具体表现;”

    “其二是课,简而言之,就是依照朝廷的行政计划,进行督课!”

    “据《尚书·舜典》记载:舜曾提出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

    “秦朝《为吏之道》中记载,对官吏的考核主要是通过上计,上计就是年度考核,地方各级官吏逐级向上汇报本年度政务政绩。”

    “这种制度要求地方官,年终将辖区内户口、垦田、赋税等情况的数字,写在木简上,汇编成册,上报朝廷,接受考核,皇帝则根据其政绩优劣,论功行赏,或是给予惩罚。”

    “此外,朝廷还会通过监御史,进行巡察监督,根据考核与巡察的结果,对官吏进行升降赏罚。”

    “到了唐代......”

    “还有......”

    “总之,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已经跟现代的企业kpi考核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嘶—!

    刘辨听得是心惊肉跳。

    他实在是不敢相信,古代人居然如此的聪慧:“受教了!”

    军师联盟则是继续道:“所以,辩爷完全可以放心,专家帮你制定的这套kpi考核制度,古人应该可以接受,而且咱们的更加完善。”

    “最为关键的是,目前辩爷的新朝规模小,真正掌控的区域,也不过只有方圆一百四十里而已,施行这套策略,算是对官员的一种筛选。”

    “管理学上讲,试点先行,逐步推广!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宛县这方圆一百四十里地,就是辩爷新朝的试点,只有这里行得通,以后才能逐渐推广出去。”

    “辩爷。”

    军师联盟最终强调道:“咱们目前就是在打基础阶段,只有把基础打扎实了,接下来的路才会越走越顺,所以别怕累,挺过来就好了。”

    “恩。”

    刘辨心底的火,再次被军师联盟点燃。

    他活动了活动筋骨,继续挑灯夜战,批阅进度管理表。

    “辩爷,从荀彧等人送上来的进度管理表上看,戏志才的最细致、全面,一定是深思熟虑过的,荀彧的整体质量最高,枣祗的相对较差。”

    “专家已经针对枣祗的问题,专门列表,咱们慢慢调教他,此人能在历史上留名,足以证明其能力,这一点不必担心。”

    “好!我会着重强调的,老师放心。”

    “辩爷加油,一定要抗住。”

    “放心吧!”

    “......”

    刘辨挑灯夜战的身影,同样在直播间里掀起了热议:

    “新朝就要有新气象,辩爷要加油啊。”

    “尼玛!我高考都没有这么累。”

    “高考算什么啊,至少有标准答案,能跟这比?”

    “没错,朝廷管理制度的建立,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当皇帝的都这么用功,我还有什么资格瞎哔哔!”

    “受刺激了,真受刺激了,我要去学习。”

    “奋斗.jpg”

    “+1”

    “+2”

    “+10086”

    “......”

    次日,清晨。

    雄鸡报晓,朝霞满天。

    太守府。

    荀彧、戏贤、枣祗一起往书房方向走去。

    枣祗揉了揉稀松的眼睛:“文若、志才,你们知道吗?昨日我为了把农耕进度计划做好,亲自走访了十余家农户,真是累死我了。”

    “昨日最终一版的农耕进度计划,殿下一定挑不出毛病,我还真不信了,殿下万金之躯,莫非还亲自扛过锄头?”

    荀彧颔首点头,微笑着道:“子敬对待工作的态度,的确很值得我们学习,相信今日,殿下一定会夸赞你的。”

    “是啊。”

    戏志才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在下倒是亲自扛过锄头,但也做不出子敬兄如此周密的计划,想来殿下也不可能挑出毛病。”

    “走吧。”

    戏志才摆手示意:“咱们速去书房,等今日敲定计划后,便要收拢土地,彻底展开工作,咱们可绝不能让弘农王失望。”

    荀彧、枣祗齐齐颔首:“恩,放心吧。”

    穿廊过院。

    终于。

    抵达了书房。

    吱呀—!

    门被推开,一米阳光照入房间。

    但见......

    弘农王持笔批注,身子坐得笔直,一旁的油灯微微亮着,案几上七零八落堆放的竹简,显然已经工作了许久。

    不!

    不对!

    荀彧猛然意识到。

    弘农王不是工作了许久,而是从昨日开始,便没有停下来过。

    三人本想起个大早,争取早些敲定计划,顺便给弘农王个好印象。

    但不曾想......

    弘农王可比他们辛苦多了。

    这一瞬,三人下意识疾步上殿,诚惶诚恐:“荀彧(戏贤、枣祗),拜见殿下。”

    刘辨却是没有抬头,仍在继续书写:“别愣着了,抓紧时间工作吧,孤已命王食监准备早膳,待会儿咱们便在这里用膳,争取今日把准备工作,全部做完。”

    三人赶忙一揖:“喏。”

    旋即。

    各自归位,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刘辨批阅完毕,长出口气,置笔一旁,抬眸望向枣祗:“子敬,你来。”

    枣祗起身,绕过桌案,赶忙上前:“不知殿下,可有何吩咐?”

    “子敬,你上报的农耕进度管理表,孤昨日仔细检查过了,劳动力的使用不够合理,工序与工序之间的衔接有问题。”

    “虽然这份进度计划表,比起之前有了很大的进度,但充其量只是在工序安排上而已,你必须要从人、机、物、料、法、环等诸多方面考虑。”2

    “比如说劳动力上,你这里便没有考虑到......”

    “......”

    “这是孤做出的批改意见,你要多多学习,如果不懂的话,便过来问,咱们距离正式农耕已经没多少准备时间了。”

    “......”

    巴拉巴拉。

    刘辨按照专家解说的高效科学管理办法,对枣祗提出的农耕计划,进行了修改与批注,提出了更加合理化的意见。

    枣祗原本还有些不屑,毕竟弘农王乃是王公贵胄,怎么可能懂农田里的事情,总感觉弘农王一定是在瞎指挥。

    可是......

    在枣祗仔细看过弘农王的批改意见后,顿时惊为天人,惊诧不已,尤其是仔细梳理过后,才更加明白弘农王的恐怖。

    其不仅在农耕中各道工序的安排上,有着绝对严谨的思维,甚至可以结合劳力、农具数量、耕牛、农田,甚至是方才安排好的城市规划,做出提前的铺垫。

    枣祗上交的农耕计划表,一日之内,连续被驳回了六次,每次都有新的问题,但每次枣祗全都有新的领悟。

    “受教了。”

    枣祗揖了一揖,发自肺腑地感慨。

    他有种真切的感觉。

    彷佛......

    弘农王是从更高的层面上指导自己似的,对方思绪的缜密、严谨,完全不是自己可以企及的高度。1

    “哦对了。”

    待枣祗退下后,刘辨忽然想起专家的kpi考核制度,目光旋即扫过荀彧等人:“农耕是接下来咱们工作的重心,单凭目前的官员数量,很难做到尽善尽美。”

    “因此,咱们必须想办法提高老百姓的耕种积极性,以及各个阶层官员的工作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利用资源。”

    “孤是这样考虑的。”

    当下,刘辨便把工作思路简单阐述于众人:“咱们可以签订生产任务责任书,由尚书台下达今年的工作任务,且将任务细化,加入奖惩考核条例。”

    “比如,文若将此责任书细化,约定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当年的俸禄便可以增加一千石,若是完不成,则会降职,亦或是罢免。”

    “子敬!”

    言至于此,刘辨的目光转向枣祗,轻声道:“你接到这份生产任务责任书,便需要根据责任书内容,继续细化后,交给你的下一层级,约定年终俸禄增加至八百石。”

    “如此将任务书传递下去,从州郡至县乡,最终传至亭里、村落,甚至要将啬夫、游缴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这是一套垂直管理体系,务必要发挥各阶层官员的作用,孤会额外成立一个考核小组,按照他们上报的计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