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世家子弟齐聚宛城,司马懿不屑于此?(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   司马懿身子略微凑到跟前,饶有兴致地道:“兄长,听说阿姐的夫君戏贤,如今可是颍川荀彧的助手,你们将来同殿为臣,这脸面上会不会难堪呢?”

    “戏贤啊?”

    司马朗自然明白这个小子。

    他捏着颌下一缕胡须,饶有兴致地道:“实不相瞒,当年兄长还是挺看好此人的,虽然出身贫寒,但生性聪颖,刻苦努力,阿妹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至于会不会难堪?”

    司马朗缓缓摇头,轻声道:“反正我是不会,倒是戏贤他,生性好强,从不服输,极有可能会因为当初的事情,对兄长我刻意打压。”

    “所以二弟......”

    “打住!”

    不等司马朗继续说下去,司马懿摆手打断:“兄长,你多虑了,戏贤的确生性好强,但与你可没多大关系,充其量是对父亲有怨恨。”

    “你可别把我牵扯进去,我意已决,便不会更改,至于你在新朝如何,那是你自己的事,我也懒得再言。”

    司马朗缓缓摇头:“你呀,可真是个倔脾气。”

    司马懿不以为意地哼一声:“莫非兄长现在才知道?”

    “行了。”

    司马朗吐口气,起身道:“走吧,咱们出去逛逛,听说有不少世家子弟在,跟他们打个招呼去,以后同殿为臣,自当互相帮扶。”

    司马懿却没起身,只是摆了摆手:“要去你自己去吧,有这点时间,还不如多读两卷书,与圣贤交流,岂不强过这些凡夫俗子?”1

    司马朗明显习惯了如此,倒也懒得反驳,丢下一句话:“那行,你多与圣贤交流,我这俗人去做些俗事”,旋即径直离开。

    *****

    太守府。

    刘辨把邓家、阴家等的账目汇总,传递给军师联盟后,经过一整夜的分析、整理,专家对于刘辨目前手中掌控的资源,有了更加清晰的掌控与使用办法。

    在结合沙盘地图,听完军师联盟的简单分析后,刘辨越加震撼,邓辉家族明明只是旁支,不知多少年前从新野迁过来的,其家资实力居然如此强。

    单论掌控的田亩数量,竟然要比孔家、阴家等家族还多,将其收归国有,对于刘辨彻底掌控宛城,大有裨益。

    “辩爷放心。”

    军师联盟最终总结道:“虽然宛城附近还有不少土地,不属于辩爷你,但他们坚持不了多久,肯定就会低价处理的。”

    “恩。”

    刘辨对此持肯定态度,颔了颔首,心中暗道:“当然!我是相信联盟专家的,大势所趋,这些小士族肯定扛不住。”

    军师联盟停顿片刻:“现在唯一能掣肘咱们的,就是管理人才了,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顺利解决了农耕问题,南阳汉庭就算是步入正轨了。”

    “咦?”

    刘辨忽然想起了什么,试探性问道:“老师,专家出的考题,出来了吗?”

    军师联盟跟着道:“放心吧,已经修改过三次,目前是第四版,专家正在做最终的修正,内容涵盖比较多,完全可以筛选出辩爷需要的人才。”

    由于目前南阳汉庭的官员极度匮乏,想要在短时间内,将组织架构填充起来,专家只能按照各部分的职能,出一套试题,以筛选出各样的人才。

    比如,试卷内会有汉律中相关问题,精通汉律的考生,便可以答得非常详细,那么即便他的其余科目成绩不合格,依旧可以在廷尉等相关机构任职。

    精通天文历法者,可以在太常任职;

    精通医药者,可以去当太医;

    精通兵法者,可以派往各军,从基层干起;

    ......

    总之,专家出的这份试卷,几乎是根据九卿的不同职能,来设置考题的。

    自然而然的,其中会添加一部分算术、格物、几何等现代化的知识。

    如此一来,可以为发展工科教育事业,提前打一些基础。

    毕竟,单纯的经学是满足不了新朝的发展的。

    刘辨需要的人才,可不单单是治国理政的人才,还有其余方面的人才,同样非常短缺。

    “恩。”

    刘辨暗松口气:“专家心里有数就好。”

    军师联盟:“放心吧,一切皆在掌控之中。”

    “报—!”

    正在这时,殿外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刘辨扭头望去。

    但见,朱彤推门而入,欠身拱手:“殿下,郭嘉求见。”

    刘辨大手一挥:“让他进来吧,孤正有事找他。”

    朱彤颔首:“喏。”

    旋即。

    躬身倒着离开大殿。

    刘辨则径直返回上首落座。

    没一会儿。

    吱呀。

    殿门展开。

    郭嘉趋步上前,一揖作礼:“郭嘉,参见殿下。”

    刘辨摆手道:“起来吧。”

    郭嘉这才直起身子:“谢殿下。”

    “坐。”

    不等郭嘉开口,刘辨示意其一旁落座,旋即开口询问:“奉孝啊,近来宛城的状况如何?”

    郭嘉揖了一揖,轻声道:“自殿下宣布要登基称帝后,各大世家豪族纷纷派人入驻宛城,城中各大酒肆、驿馆,已经全部住满了人。”

    “哦?”

    刘辨眼神放亮:“世家豪族的动作还挺快的,你可知有哪些世族否?”

    郭嘉颔首,思索片刻:“有并州王氏、郭氏,河内司马氏,荥阳郑氏,弘农杨氏,颍川陈氏、钟氏、张氏,还有汝南陈氏、袁氏,陈郡袁氏,襄阳黄氏、习氏等。”

    “恩。”

    言至于此,郭嘉缓缓点了点头:“虽然可能不全,但相差不会太多,而且根据目前的宛城出入人员登记,至殿下登基以后,想来还会有不少世族子弟赶来。”

    “汝南袁氏!”

    “陈郡袁氏!”

    别的世族,刘辨都记不太清楚。

    可这“袁氏”两个字,倒是让刘辨如雷贯耳,心神一怔:“哼!他们袁家还好意思派人来南阳新朝?”

    话音刚落,军师联盟的声音便响起来:“辩爷,你不要因为袁隗、袁术、袁绍,就戴着有色眼镜瞧袁家,袁家的底蕴还是非常深厚的。”

    “如果真的有人才,一定要吸纳进来,成为辩爷新朝的一块基石,咱们以后只要废掉了察举制,想要四世三公,真没那么容易。”1

    “袁家派人过来,根本目的,不过是想在南阳汉庭占有一席之地,是身为族长需要考虑宗族延续问题而做出的决定,没有别的坏心眼。”

    刘辨不得不承认。

    自己的确戴了有色眼镜看人。

    因为袁隗、袁绍、袁术的原因,他打心眼里不愿意接受袁家人。

    如果不是联盟的专家提醒,刘辨肯定毫无疑问地,将袁家族人给踢出去。

    “殿下。”

    郭嘉自然察觉出了弘农王异样的神色,揖了一揖道:“汝南袁氏如何,属下不便评判,但陈郡袁氏出身的袁涣,却是博学多才,颇有风骨。”

    “其早年,曾担任过一郡之功曹,后来又被公府征辟,相继被举为高第、秀才,才能之卓著,丝毫不逊色于属下。”

    刘辨回过神来,饶有兴致地打量着郭嘉:“奉孝放心,孤决不会因为袁隗、袁术等人,便将袁氏一族彻底隔绝,此非孤之格局。”

    “孤只是觉得......”

    刘辨声音略微拉长,长舒口气:“袁隗这条老狐狸,真不愧是袁氏的掌门人,但凡有半点空白,他都会想方设法让族人顶上去。”

    “是啊。”

    郭嘉神色中流淌出一抹期冀:“世家豪族何以能昌盛百年、千年?归根到底便在于此,不管何处会成功,家族之火永不会熄灭。”

    “行了。”

    刘辨摆摆手,轻声道:“别说他们了,除各大世族外,其余方面,进展如何?”

    郭嘉揖了一揖:“宛城邓家、阴家等产业,目前正由唐郡守带队,将其登记造册,收归国有,预计两日内,可以全部完成。”

    “此外,太史通配合史道长,已经组织好相关人员,为殿下登基大典做准备,包括祭天仪式、登基仪式等。”

    “王妃带领唐夫人、司马夫人,以及两百绣女,已经将殿下的冕服等服饰做好,如今正在为唐夫人赶制,必定在登基大典前完成。”

    “......”

    “至于新野邓家、阴家等世族......”

    郭嘉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神色淡然道:“目前邓家是由邓同在负责,他在竭尽全力组织族中青年才俊,想要是在为接下来的选官做准备。”

    “至于阴家。”

    郭嘉不禁哂然一笑:“属下听说,阴禄在族中适龄女子中,已然挑出两位,按照宫廷的标准,正在传授她们相关礼仪。”

    “而且,阴家族人也在不断打听,想要看看殿下近期有没有选妃的打算,这太守府中的侍从,听说已有不少人与之接触过了。”

    郭嘉负责组织情报体系,自然可以得知这些消息。

    刘辨只能呵呵了:“阴家可当真是记吃不记打,居然还想通过外戚,让自家权势登峰,他难道忘记了,阴家是如何走到今日这般田地的吗?”

    “哼!”

    刘辨轻哼一声,摆了摆手:“阉宦、外戚之祸,在南阳汉庭,绝不会再出现,他阴禄想靠女人恢复阴家权势,简直是痴心妄想。”

    对于弘农王的聪睿,郭嘉倍感叹服,当即揖了一揖:“殿下英明,属下佩服。”5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