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骑兵大比武!三国神箭手齐聚于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问道馆。

    太史通的确有些科学狂人的感觉。

    才不过一天时间,便开始按照刘辨给的资料,准备相应的设备。

    可是......

    他越是准备,就越是觉得恐惧。

    仅仅只是第一步,需要的设备及原料,便恐怖到令人发指。

    不过好在,刘辨给出的内容详细,太史通准备起来,还算是得心应手。

    他开始专研具体的流程,对于其中的每一步,都非常仔细,同时还取出草纸,记录好自己的疑问,随时准备向皇帝陛下请教。

    没办法。

    古法炼铝没那么简单。

    历史上,铝真正可以大规模生产,是以电解法炼制,这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水准。

    1860年拿破仑三世,邀请各国国王和贵族吃饭。

    他为这些贵宾,准备了精美异常的金银餐具,却为自己准备了一套貌不惊人的铝制餐具。

    归根到底,便是因为铝的冶炼非常困难,产量特别稀少。

    不过......

    在专家级的科研团队下,他们却攻克了这个难题。

    可以在古代,没有电解法的情况下,生产炼制金属铝,而且产量相对不错,只是过程尤其复杂,单纯制备金属铝,便需要四个步骤。

    (PS:作者查过了相关论文,《土法炼铝》,广東省冶金工业厅研究所,里面记录的非常详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查阅,文中不再赘述其中内容。)10

    虽然相对而言比较困难,但太史通若真的可以攻克这一难题,以后再遇到其余课题,称之为毛毛雨,丝毫不为过。

    当然!

    最主要的是。

    这些设备以后要经常使用,不单单是炼铝这么简单,那些比铝活性低的金属,同样要用到类似的设备,这便是“一招通,招招通”的战略效果!

    嘶—!

    太史通不禁倒抽一口凉气,凝视着自己记录下的疑点,不由感慨万千:“我太史通自以为精通炼丹,可跟陛下相比,简直不值得一提。”

    “这本《万物道》的内容实在是太精妙了,有其相助,我一定可以炼出铝来,将来得道成仙,比不在话下。”

    太史通爱不释手,继续捧卷读书,仔细钻研《万物道》,对于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肯放过,非得真正搞清楚不可。

    正当他仔细研读时。

    “报—!”

    忽然,殿外响起个声音。

    太史通抬眸望去。

    但见,有小道急匆匆赶来,欠身拱手:“太史长丞,陛下到问道馆门口了。”

    太史通顿时一愣:“啊?陛下到了?”

    小道点点头:“恩。”

    “走!”

    太史通大手一挥:“赶紧去迎接。”

    “不必了,朕已经来了。”

    可是,二人还没有出门,刘辨的声音便传入大殿。

    太史通急忙出门迎接,欠身拱手:“微臣不知陛下驾到,有失远迎,望企恕罪。”

    “是朕没提前打招呼,你又有何罪?”

    刘辨压根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而是开口询问:“怎么样,设备开始准备了吗?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需要朕协助,尽管开口。”

    太史通受宠若惊:“陛下放心,设备已经在准备的过程中,原料同样已派人去采购了,想来最晚十日,炼铝的设备,便可制造完成。”

    “这十日内,微臣会将整个过程全部熟悉,然后投入到炼铝的过程中,期间若有疑惑,必会前往皇宫讨教陛下。”

    “恩。”

    刘辨点了点头,一路跟着太史通走过后院,出了后门,直奔山林。

    毕竟,这些东西非常危险,若是放在宛城县内,一旦引起火灾,便不太好了。

    将其归入山林,在山洞中做实验,只要做好防火措施,不仅隐蔽性好,而且安全性,同样可以得道保障。

    “还算不错。”

    刘辨扫过这些设备,又听了专家级的解读,心里悬着的石头,彻底放下来:“你若是可以炼出铝合金,便是大功一件,朕必重重有赏。”

    太史通大喜,拱手抱拳:“陛下放心,微臣必不负厚望!”

    刘辨走了一圈,返回问道馆:“从目前的准备情况看,朕的选择是正确的,没有人比你更适合这项工作。”

    “好好努力。”

    刘辨双目炯炯,朗声言道:“等你做出成绩,朕会给你封侯,光宗耀祖,好让家乡那帮人瞧瞧,你太史通绝非庸人。”

    “陛下—!”

    太史通感动得一塌糊涂。

    很明显。

    皇帝陛下已经知道他的家族,更明白他经历的一切。

    虽然,太史通在家族堪称是离经叛道之人,但有了皇帝的支持,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刘辨摆手打断太史通的谢恩,提醒道:“切记!只有做出成绩,才能证明自己,朕素来赏罚分明,你做出成绩,朕必然会赏!”

    “多谢陛下。”

    太史通心底顿时涌出一股暖流,干劲儿十足:“正好!微臣适才在研究《万物道》时,有些内容没能理解,不知陛下可能解答否?”

    “可以。”

    刘辨先是肯定地点点,旋即一句神转折道:“不过,要等到朕从马场回来,骑术大比武已经进入决赛,朕必须要参加。”

    “这样如何?”

    刘辨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等朕从马场回来,你去皇宫,朕必为你解答。”

    太史通大喜:“多谢陛下。”

    “既如此,朕便先走了。”

    “微臣恭送陛下。”

    太史通亲自将皇帝送出问道馆,目送其离开。

    刘辨等人则是快马加鞭,直奔马场,准备参加骑术大比武的决赛。

    约莫一刻钟。

    马场。

    点将台上,荀彧赶忙迎上来:“陛下。”

    刘辨摆手打断其行礼:“决赛名单出来了吗?”

    荀彧点点头,赶忙返回座位,取过名册:“恩,已经出来了,陛下请过目。”

    刘辨接过名册,眼珠子上下一翻滚,顿时惊诧不已。

    吕布!

    韩当!

    ......

    曹性!

    太史慈!

    ......

    孙策!

    黄忠?

    ......

    嘶—!

    刘辨倒抽一口凉气。

    怎么一下子钻出这么多牛人?

    孙策还自罢了,毕竟有孙坚这条线。

    怎么黄忠、太史慈也冒出来了?

    这一幕,别说是刘辨了,便是直播间网友,也跟着沸腾起来:

    “卧槽!这尼玛怎么回事?太史慈、黄忠、吕布?”

    “三国箭神快要集齐了,辩爷这回赚大发了。”

    “黄忠原本就是南阳人,这还能理解,没想到太史慈也过来了?”

    “从青州东莱郡,一路杀到南阳,你丫快横穿半个大汉了。”

    “南阳汉庭的影响力,实在是太牛逼了!”

    “三员悍将大比武,这回有眼福了。”

    “这回不缺骑兵主将了。”1

    “哈哈!起飞的节奏!”

    “......”

    刘辨惊诧之余,抬眸望向马场,试图寻找决赛人员:“文若,决赛将士在哪?”

    荀彧抬手指向不远处:“陛下,他们正在那里做最终的准备,咱们这一次的确筛选出不少将才,尤其是这俩人,箭术更加精湛。”

    “哦?”

    刘辨不由好奇:“哪两个?”

    荀彧回答:“太史慈、黄忠!”

    果然!

    跟刘辨想的一模一样:“那你更看好哪个?”

    荀彧捻须言道:“太史慈年轻,前途无量,但性子仍需磨练,可为大将,冲锋陷阵,但黄忠则不然。”

    “此人......”

    荀彧深吸口气,沉吟片刻,方才给出评价:“此人年纪虽然大了,但箭术丝毫不输小辈,最为关键的是,他深谙兵法,行事沉稳,可为统帅之才。”

    “哦?”

    刘辨不由好奇,试探性问道:“你可是调查过此人了?”

    “没错!”

    荀彧肯定地点点头,转身回到案旁,取来信笺,转呈皇帝:“陛下,这是奉孝送过来的,难以想象,南阳还隐藏着这样一员悍将。”

    刘辨接过信笺,展开浏览。

    上面赫然是黄忠的履历。

    其十八岁在南阳展露头角,随军诛杀大盗;

    二十二岁时,江夏有贼作乱,黄忠随军剿匪,立功提拔为军司马;

    ......

    三十岁时,鲜卑寇三边,黄忠随军作战。

    三十一岁时,乌浒蛮反汉,有众数万人,黄忠随军作战,数有战功。

    ......

    三十四岁时,苍梧、桂阳贼造反,黄忠参战,提拔为校尉;

    ......

    咦?

    刘辨皱了皱眉,不由好奇:“后面呢?后面怎么没有了?”

    荀彧轻声道:“数年前,黄忠的独子病重,他便留在南阳照顾孩子,自此没再参军,当年黄巾肆虐南阳时,黄忠亦有卓越表现,但却拒绝了出仕。”

    “还是因为孩子?”

    荀彧恩的一声点点头:“没错!微臣以为,如果不是因为孩子的拖累,凭黄忠的本事,以及这些年立下的战功,绝不会输于孙坚。”

    “恩。”

    刘辨颔首点头:“确有可能!那他现在是怎么回事,孩子呢?”

    荀彧叹口气:“三年前,黄忠的独子黄叙不幸去世,黄忠自此一蹶不振,花了三年时间,才逐渐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

    “至于这次......”

    荀彧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乃是由县令钟繇举荐过来,初赛中便以一箭双矢的技艺,拔得头筹,力压群英。”

    “而在复赛中,吕布、太史慈等人暗中较劲,接连使出一箭双矢的技艺,吕布、黄忠更是在最后一箭,于百步开外,一箭命中目标。”

    “陛下。”

    荀彧脸上遮掩不住的喜色:“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