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翻身农奴把歌唱,亩产平均过两石!(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懂不懂!”

    扑哧!

    刘辨尴尬地笑出声来。

    车厢外,响起朱彤的声音:“陛下,荀令君回来了。”

    刘辨赶忙收拾心情,挥袖拭去眼角的泪水,心念一动:“爸妈,我得先忙了,你们在家好好的,说不定以后我还能穿越回来,到时候再孝敬你们。”

    “恩,你忙吧。”

    旋即。

    刘辨摆了摆手:“让文若上车。”

    朱彤轻声:“喏。”

    不多时。

    荀彧上了马车,一揖作礼:“陛下。”

    刘辨摆手示意其落座:“今年收成情况如何?”

    荀彧点点头:“非常好!从目前反馈上来的数据看,亩产皆在两石以上,甚至有些田地的亩产可以达到两石半左右。”

    汉末时期的平均亩产在一石半左右,如果南阳的亩产可以达到两石,那便提高了33.3%,比起专家的预期,又要高出些许。

    虽然,还远远达不到杂交水稻那种惊人的亩产,但相较于汉末时期的平均水平,已经是非常大的提升了。

    对此结果,刘辨持肯定态度:“还算是不错的,比朕的预期稍微好上一些,证明咱们这大半年时间,没有白忙活,付出与收获成正比。”

    当初专家在选择对南阳世家下手时,便是以其家族规模为主要依据的。

    孔家在南阳颇有田产,家资过亿,再加上邓家、阴家等一些田地,只要能增产10%左右,便可以维持南阳汉庭的正常运转。

    增产20%左右,便可以进行其余方向的开销,比如说开矿、大量更新装备、科技研发,文臣、武将年终发福利等。

    而今,如果亩产当真可以达到两石,增产30%以上,南阳汉庭的运转完全可以保证,甚至即便此时跟邓家、阴家翻脸,依旧能勉强维持运转。

    这意味着......

    刘辨仅仅在第一年,便靠公田的收入,达到了摆脱世家,独立自主的目的,虽然只是勉强维持运转,但它的意义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真正能独立自主了,咱腰杆子才能硬起来,才能真正具有话语权,能跟天下世家掰掰腕子。

    当然!

    刘辨不会那么冲动。

    目前的他,只是有了自我做主的根基,但真正跟天下世家撕破脸皮,独自一人面对其强悍的力量,是绝对不可能办到的。

    “是啊。”

    荀彧感慨万千,捻须言道:“陛下,依照如今反馈的情况看,咱们应该再多盖两个粮仓,否则把粮食收上来,只怕没地方堆。”

    “恩。”

    刘辨肯定地点点头:“这件事情便交给你来办,多盖两个粮仓,明年的收成一定会更多,有备无患,总好过明年再忙活。”

    “陛下放心,交给微臣即可。”

    粮食丰收,荀彧的干劲儿更足,他满口答应,已然当成了头等大事:“咱们可以多造一些粮草,好迷惑长安的董卓,让他知道咱们压根不会为粮食发愁。”

    “有道理。”

    刘辨目光一亮,缓缓点头:“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荀彧淡笑:“奉孝虽然拔除了绝大多数的刺奸,但长安一定不会善罢甘休,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得让他好生瞧瞧,想以粮食制衡我等,绝不可能。”

    “哦对了。”

    刘辨忽然响起了什么:“税粮收得怎么样了?”

    荀彧捻须言道:“子敬暂时还未反馈,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世家豪族多有抵触情绪,尤其是各县豪族,一年没有收成,却要面对数百,甚至上千石的税粮,心中多有怨言。”

    “但请陛下安心。”

    荀彧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地道:“只要邓家、阴家等世家交上税粮,其余豪族根本翻不起什么浪来。”

    “哼。”

    刘辨轻哼一声。

    他早已料到会如此:“正常,不割他们点肉,他们永远不知道疼,得先让他们吃点苦头,否则接下来没办法出手。”

    事已至此,荀彧清楚陛下的图谋,试探性问:“陛下可是要出手,将豪族荒废的土地,全部都接过来吗?”

    “当然!”

    刘辨极其肯定地道:“以咱们目前的耕地,充其量只能勉强维持朝廷运转,日后官员越来越多,杀伐征战同样会多,这些耕地压根不够。”

    “可是陛下......”

    荀彧沉吟片刻,将心中顾忌,和盘托出:“如今耕地价格虽然持续暴跌,但想让豪族将土地全部贡献出来,恐怕有些艰难。”

    “即便是朝廷暗中出手,恐怕也瞒不过这些豪族,一旦让他们知道是朝廷在购买耕地,恐怕会引起他们的不满。”

    “虽然......”

    言至于此,荀彧提醒道:“陛下能以武力进行镇压,但此事一旦传到其余州郡,只怕会引起其余世家忌惮,若其联合起来,依旧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这一点,刘辨焉能不知。

    “文若放心。”

    有专家级军师联盟在,刘辨自然自信满满:“朕有的是办法,让他们心甘情愿交出耕地,绝对不会有问题。”

    “哦?”

    荀彧不由惊诧:“陛下竟能让豪族主动交出耕地?”

    刘辨极其肯定地点点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能掌控‘利’这一字的精髓,自然会生出万千办法。”

    “陛下英明。”

    荀彧知道皇帝的性格。

    既然明言有办法,自然是真有办法。

    荀彧倒也不会多问,皇帝陛下如果要说,自然会说,现在不说,证明时机不到。

    刘辨轻声道:“走吧,回皇宫。”

    荀彧应声:“喏。”

    下一秒。

    马车启动,直奔宛城。

    “哦对了,文若。”

    “在。”

    “切记让枣祗做好耕田的善后工作,等来年春耕时,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工作。”

    “陛下放心,已经全部安排妥当了。”

    “好!”

    *****

    颍川,许县。

    曹军大营。

    中军,大帐。

    沙盘前。

    曹操正盯着上方犬牙交错的势力:“袁术又往召陵增兵八千,攻打郾县的意图显而易见,不知仲德对此,如何看待?”

    “八成是假的。”

    程立毫不犹豫地给出答案:“兵法云: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袁术在此时大量往召陵增兵,反倒证明他们的目的绝非郾县。”

    “恩。”

    曹操颔首点头,对此深表赞同:“袁术以为自己跟张邈的事情很隐秘,但实际上,早已被陛下知晓,现在便给咱们演上了。”

    “哼!”

    轻哼一声。

    曹操压根没有把袁术当回事:“可惜啊,袁术这小子当个纨绔子,的确非常合适,但当主公,跟咱们比权谋,差距甚远。”

    “仲德啊!”

    曹操倒也没有遮掩,直接言道:“我意将夏侯惇、夏侯渊调往新汲,协助曹仁驻守此县,不知你以为如何?”

    袁术的真正目的绝非郾县,那么同样的道理,张邈的目标也不会是鄢陵,而能够成为他们共同目标的,只有与陈留、陈郡最近的新汲。

    “可以!”

    程立对此深表肯定:“不过将军,咱们必须秘密行动,昼伏夜行,隐藏行踪,否则一旦被袁术得知,只怕事情便不太好了。”

    “恩。”

    曹操深以为然:“放心吧,我心中有数。”

    程立叹口气:“唯一可惜的是,咱们兵力不足,防守有余,却进攻不足,否则这次粉碎袁术进攻,完全可以趁此机会,杀入汝南。”

    曹操猛然抬头,淡然一笑:“仲德啊,有件事我一直忘记跟你说。”

    程立皱眉:“哦?是何事?”

    “其实,咱们的兵马远不止表面上这些人,颍川郡守李旻趁着农耕,在各地组建屯田军,我军精锐负责去训练,已得兵两万。”

    “啊?”

    程立顿时一愣:“果真?”

    曹操肯定地点点头:“由于制定计划时,你尚且未来,因此便一直没有与你提及,还望仲德多多见谅。”

    “哪里。”

    程立赶忙拱手抱拳:“善战者,先善藏兵,连我都不知道,袁术一定不知道,将军您做得非常好。”

    “不过......”

    程立皱着眉,试探性问:“此事陛下知道否?”

    曹操自然清楚程立担心什么:“放心吧,此事便是陛下授意的。”

    程立暗松口气,了然于心,同时愈加好奇:“莫非,陛下早准备对袁术动手了?”

    曹操点点头:“当初袁术、张邈对颍川下手后,陛下给我来了一封亲笔信,示意我暗中蓄养兵马,待朝廷命令,随时准备出击。”

    “陛下果真非常人也。”

    程立顿感惊诧,佩服得五体投地。

    要知道,当初不过才开始农耕而已,便已经考虑到接下来的战略,这需要何等的规划力,才能提前部署到这种程度。

    “不过将军......”

    程立皱了皱眉,好奇问道:“如今正在秋收,陛下的命令,可会到吗?”

    曹操肯定地点点头:“放心吧,南阳丰收,平均亩产两石,再加上各大世家豪族的税粮,足够支持咱们征战了。”

    “相信我!”

    曹操双目炯炯:“陛下的诏令,不日必到!”

    “报—!”

    正在这时,帐外响起悠悠一声奏报。

    曹操抬眸望去。

    但见,有士兵闯入帐中,欠身拱手:“将军,帐外有二人,自称是朝廷的奇巧阁刘晔,以及陷阵营高顺,说有要事求见。”

    曹操皱了皱眉:“奇巧阁刘晔?”

    士兵颔首:“没错!”

    “快!让他们进来。”

    “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