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软实力绑架大儒,为辩爷效力?(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嘶—!

    袁翀一脸的不敢置信:“果真如此?”

    家仆点点头:“没错。”

    袁翀皱眉:“召天下大儒入南阳?南阳皇帝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啊?”

    见家主陷入沉思良久,家仆试着问道:“家主,咱们袁家要派人去吗?”

    “派!”

    袁翀毫不犹豫,极其肯定:“一定要派,让袁钦去,同时派人给长安送信,如果兄长能有更好的人选,当速速派往南阳。”

    家仆一揖:“喏。”

    *****

    南阳,宛城。

    皇帝行宫。

    文德殿。

    刘辨目光扫过呈送上来的经书,一双眼珠子都快瞪爆了,内心忍不住吐槽:“卧槽!居然有这么多?”

    随手捡起一卷书,刘辨粗略扫过:“《春秋公羊传》《春秋左氏传》《春秋谷粱传》,不会这样吧?一个《春秋》居然搞出三个传?”

    “这才哪到哪......”

    军师联盟的声音随即响起:“《春秋》在经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它是孔子亲著,其中蕴含着微言大义。”

    “正因如此,自战国时,就相继有一批专门诠释《春秋》的教材出现,这些教材就被称作传,其实应该有五种,《公羊》《谷粱》《左氏》《邹氏》《夹氏》。”

    “但可惜......”

    军师联盟的声音中,略带着遗憾:“汉初时,《邹氏传》无师,《夹氏传》无书,于是就失去了传承,剩下的《公羊》《谷粱》《左氏》,又称之为《春秋》三传。”

    刘辨简直懵逼了:“靠,它们有什么区别吗?还搞这么多?”

    军师联盟极其肯定地道:“当然有!《公羊》《谷粱》二传,在战国时,本来是口耳相传,汉初时,以当时所通行的隶书录于简帛,因此它们是今文经。”

    “而《左氏传》,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写本,是以六国古文字写成,汉初时被张苍献于朝廷,因此它是古文经。”???..Com

    咦?

    刘辨忽然想起了什么,不由好奇:“老师,既然春秋有三个版本的传,那关羽读的是哪个版本?我还真挺好奇这个的。”

    “专家......”

    刘辨试着问道:“有知道的吗?”

    军师联盟轻声道:“当然!根据《三国志·关羽传》裴注引《江表传》中记载: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证明他读的是《春秋左氏传》。”

    “这么说......”

    刘辨半开玩笑地道:“关羽还算是古文经学者喽?”

    军师联盟回答:“从某种意义上说,的确是的,其实读《春秋左氏传》的人很多,远不止关羽一人,比如曹魏的李典,他也喜欢这部书。”

    “原来如此。”

    刘辨一卷卷展开,让军师联盟截图保存资料。

    与此同时,他自己同样在思考道:“老师,这些资料内容太过庞杂,而且有很多是现代社会中已经失传的,专家能够快速掌握其精髓吗?”

    “放心。”

    军师联盟明显早有准备:“专家已经在研究内容,而且辩爷你是后手出招,等他们把问题的焦点呈现出来以后,专家才会对症下药,进行糅合与梳理。”

    “何谓经学?简而言之,就是一种作为国家思想的儒学!它起源于西汉,流传于魏晋隋唐,变革于两宋元明,复兴于清,直至五四前后,方始消亡。”

    “专家是站在数千年华夏文明的巅峰,来审视这一场辩论会,因此对于其中的争论点,十之七八,会有个比较好的解读与糅合。”

    呼—

    刘辨暗松口气:“这我就放心了。”

    军师联盟:“不过辩爷,对于那些争论点,咱们可不能一次性全部解决掉,应该留给他们下次辩论一个理由。”

    “如此一来,咱们相当于以这样一种方式,把汉末天下的大儒,全部绑在了辩爷你的战车上,这可是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啊!”

    刘辨细眉微蹙,似乎有些明白专家的想法了:“难道,专家想靠这帮大儒,推进一下咱们的教育体系纵深?”

    “没错。”

    军师联盟惊叹于刘辨的进步,感慨道:“辩爷最近的进步非常明显,已经有了一些帝王权术的影子,咱们继续努力。”

    “恩。”

    其实刘辨自己,同样有这样的感觉。

    上位者的思考方式,与普通老百姓是完全不同的。

    甚至,儒学经典在上位者的眼里,同样不过是工具而已。

    对于上位者而言,不仅要学习它里面的内容,更要能以其为己用:“接触的多了,思维自然会有些转变,否则我也太笨了。”

    “咱们继续吧。”

    “好。”

    军师联盟应一声,继续道:“辩爷应该清楚,像郑玄这样的人,麾下弟子都是按照千余来核算的,即便剔除掉著录弟子,至少也能有数百。”

    “如果能把他们利用起来,以后各个庠序学校,孝经师肯定不会少了,这对于咱们普及教育,是有很大裨益的,可以弥补孝经师不足的现状。”

    “最为关键的是,郑玄还精通《九章算术》,他麾下的弟子,一定有长于此道的,咱们的基础数学,就可以在庠序阶段展开了。”

    刘辨听着感觉挺有道理,可疑问又来了:“老师,他们同样是弟子,还要跟郑玄学习,现在让他们去教书,岂不荒废了他们的学业?”

    “不会!”

    军师联盟极其肯定:“学生会有寒暑假,尤其是小冰河时期的寒假,会相对而言较长,可以让郑玄每年在这个时候,对麾下弟子集体教学。”

    “甚至,郑玄、司马徽等人,一同对他们进行教学,可以把朝廷最新的一些东西加进去,甚至是辩爷你的意志,一点点灌输给他们。”

    刘辨眼神骤亮,精芒绽放:“还真是个好办法,这样的话,可以把基础物理、化学之类的东西,慢慢装填进去,从而渗透到各个庠序学校。”

    “没错!”

    军师联盟顺势接过话茬:“如果这项计划可以顺利施行,可能要不了十年,全国都会有新式学堂,咱们普及教育的难度系数,会大幅度降低。”

    “干!”

    刘辨毫不犹豫,当机立断:“不管能不能成,总得试一下!只要考课在朝廷手中攥着,汉末经学的各大流派,就得围着咱们转。”

    军师联盟肯定地道:“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刘辨干劲儿十足:“那咱们继续吧,今天非得把这些东西捋顺不可。”

    军师联盟:“好。”

    “......”

    “刘歆所争立的《古文尚书》《古逸礼》《左传》等经书被称作古文经,对古文经进行阐释的理论,就叫做古文经学。”

    “......”

    “其后刘歆和王莽结成了政治联盟,王莽也是古文学家,在王莽的支持下,古文学有了短暂的辉煌,《毛诗》《逸礼》《古文尚书》《左传》等古文经都被立于学官。”

    “......”

    “等到东汉末年,今文派公羊学大师何休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粱废疾》三书,捍卫公羊学,对今文谷粱学和古文左氏学进行抨击。”

    “古文学大师郑玄著《针膏肓》《起废疾》《发墨守》三书进行反驳,这场论战,最终以郑玄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

    刘辨依照各世家递上来的家学,听着专家对于这段历史的介绍,内心终于把汉朝时期,古今文经对抗的始末,有了更加精准的了解与解读。

    正当刘辨与军师联盟沟通、探讨时。

    “捷报—!”

    “豫州捷报—!”

    忽然,殿外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刘辨置笔一旁,抬眸望去。

    但见,荀彧推门而入,趋步上前,欠身拱手:“陛下,豫州方向捷报,袁术、张邈被豹骑斩杀,狼骑诛杀纪灵,张邈部将典韦被生擒。”

    “哦?”

    刘辨早已料到袁术、张邈会死,但却没有想到,居然可以生擒典韦?

    他眼神骤亮,身子猛然坐直,下意识开口询问:“生擒了典韦?”

    荀彧肯定地点点头:“没错!是豹骑生擒了典韦,这是战报,陛下且请过目。”

    “呈上来。”

    刘辨大手一挥,接过战报,展开浏览:“竟然是这么回事,如此说来,如今曹操可以引兵杀入汝南,在年底之前,将其收归朝廷?”

    “可以!”

    荀彧欠身拱手:“根据送回来的情报,曹操已经拿下了陈县,收服了陈郡,如今派大将曹仁驻守陈郡,其余兵马,杀入汝南。”

    “唯一可惜的是......”

    言至于此,荀彧略显遗憾地道:“沛国暂时由沛国相袁忠负责,他是汝南袁氏子弟,应该会稍作抵抗。”

    “不过陛下放心,此一战我等大获全胜,即便曹操不发兵,沛王、梁王、鲁王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

    “相信要不了多久,他们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许在年底之前,能够收回沛国、梁国,甚至还有鲁国。”

    这三个郡国的国相虽然是袁氏门生故吏,但毕竟是由刘姓诸侯王做主,以前他们便错过了从龙之功,现在又岂敢不表衷心?

    这一点,刘辨自然早有预料,因此他懒得多管,而是转问陈留:“那陈留呢?”

    荀彧略显遗憾的摇了摇头:“曹操在鄢陵的兵马少,陈留被刘岱派人占领了,如今乃是兖州别驾从事王肱主事。”

    “哦?”

    刘辨眉头一紧:“典韦家人呢?可派人营救了?”

    荀彧拱手:“陛下放心,曹操已有安排。”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