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刘辨授课首秀!这帮三国少年天才,太厉害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 旋即。

    刘辨转身在黑板上,画出铁球的圆,辅之以箭头式的力学标志。

    课堂中,众学子终于开始感受到,什么是受力分析。

    而且根据皇帝陛下的解释,他们同样真切地感受到了力的存在,即便它压根摸不到,也看不到,但它的确真实存在。

    “咱们继续看这个实验。”

    跟着,刘辨取来一个特质的玻璃杯,然后将煮熟的鸡蛋剥皮,点燃一张纸,丢进玻璃杯,等火一熄,刘辨立刻把鸡蛋扣在瓶口,然后将手拿开。

    接下来便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在众天才学子的注视下,剥皮的鸡蛋蓬的一声,进入到了杯子里,彷佛像是被一个力量,硬生生给推进去的一样。

    “这......”

    “这怎么可能?”

    “鸡蛋是怎么进去的?”

    “天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满殿的学子立刻沸腾起来,不少人更是惊得目瞪口呆,彷佛全然不敢相信,竟然会有一股力量,将鸡蛋硬生生推了进去。

    “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发表一下感言?”

    刘辨举手示意,目光扫过满殿学子,试着问道。

    呼啦!

    七八只小手举起来。

    刘辨毫不犹豫地指向诸葛亮:“那便由诸葛亮同学,起立回答。”

    诸葛亮起身,细眉微蹙,给出自己的解释:“显然!鸡蛋之所以能进入琉璃瓶中,一定与瓶子里的那团火有一定的关系。”

    “《说文解字》中对火的解释,乃是一个毁字,想来这团火一定是毁掉了什么东西,这才导致会有外部的力量,将其推进瓶中,亦或者是内部的力量,将其拉入瓶中。”

    “而在瓶中,凭我等肉眼,着实难以发现任何东西,学生细细想来,只怕是这瓶中的静风被火焚尽,瓶外的风欲补充,这才将鸡蛋推入瓶中。”

    古代是没有空气概念的,在他们眼里,只有气、风的概念,诸葛亮显然是把瓶里的空气,称之为静风。

    不得不承认。

    这的确有些道理,但却是曲解,而非正解。

    不过,如今的诸葛亮年仅十岁,便可观察得如此仔细,甚至能够联想到燃烧空气,外部空气欲填充,将鸡蛋推入瓶中,这简直不可思议。

    “可还有补充的吗?”

    刘辨的目光扫过学子,试着问道。

    良久。

    没有人举手回答。

    显然,他们都比较同意诸葛亮的答案。

    但刘辨同样没有给出答案,而是继续给出问题:“想要验证诸葛亮的答案是否正确,首先要解决的,便是静风的燃烧,是否真的焚掉了某种物质。”

    “咱们来看下一个实验。”

    紧跟着,刘辨开始准备第三个实验。

    将一根蜡烛至于盘中固定,盘中加入适量的水,点燃蜡烛,以玻璃杯罩住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缓慢上升。

    “还......还真有东西被烧掉了啊?”

    “小诸葛年纪不大,这本事不小,有点意思。”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太厉害了!实在是太厉害了!”

    “......”

    刘辨依旧没有给出答案,而是举手示意,目光扫过众人:“有人说一下,在这个实验中,你们又有什么全新的发现吗?”

    哗啦!

    这次足足举起一半的手。

    众学子的积极性,可谓是非常的高。

    刘辨的目光落在陆议身上,轻声言道:“这次便由陆议来回答一次,告诉在座的同学,你看到了什么,有何感触?”

    陆议站起身来,毫不怯场道:“事实证明,火的确燃灭了部分静风,但从水位高度判断,却未能将静风全部燃灭。”

    “可这样是不合理的,明明琉璃杯中仍存在静风,火竟然熄灭了,须知若是没有琉璃杯,这火必然不可能熄灭。”

    “所以,学生猜测,这火焰应该只是燃烧静风中的一部分,但却不能将其全部燃烧,而在燃烧掉那部分之后,若是得不到补充,火焰便会自行熄灭。”

    刘辨眼神骤亮,不由万千感慨。

    他的确没有想到。

    汉末的这帮天才学者,思维发散的能力竟然这般强悍。

    要知道,对于他们而言,风便是风,水便是水,这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但却不可能细化到风里面有什么,水里面又有什么,这种程度。

    然而......

    年仅九岁的陆议却联想到了。

    仅仅通过这样的简单试验,便能达到这种程度。

    刘辨扪心自问,自己上学的时候,估摸着连陆议百分之一的聪明都达不到,九岁的自己,才上小学三年级,刚刚脱离“1+1=2”的稚嫩阶段。

    这可当真是......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仍!

    跟陆逊、诸葛亮这样的天才相比,自己小时候简直是不堪回首,如今腆着脸在这里授课,如果不是有这具十六岁的身体,估摸着他早呆不下去了。

    此刻,别说是刘辨自己了,就算是直播间网友,都不由地万分惊诧:

    “卧槽!是那个沙雕说古人愚蠢的,站出来,老子保证不打死他。”

    “这帮家伙的平均年龄不超过14岁,居然可以观察的这么仔细,联想的如此丰富。”

    “虽然有些解读是不对的,但已然证明了古人的智慧。”

    “现在给他们开化,的确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有这帮家伙在,科技飞升,指日可待。”

    “以前的我不相信天赋,但是现在,我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天赋真实存在,且不可忽略!”

    “三国天才们,请收下我的膝盖!”

    “......”

    感受着这帮天才学者的领悟能力,刘辨硬着头皮,按照提前准备的课程,一个又一个小实验,引导他们感受物理的魅力。

    起初刘辨只是想多准备一点实验,通过这种生动的演绎,让他们感受力量的存在,结果这可倒好,不仅懂得了力量,更接触到了其余问题。

    不得不承认。

    专家涉及的课程的确不错。

    但即便是联盟里的专家,都感觉有些小觑这帮家伙了:“辩爷,今天的课程太过基础了,看来专家得适度的提高一下难度。”

    “我感觉也是。”

    下了课,刘辨从玉堂殿出来,整个人就已经是发懵的状态:“他们的领悟能力、思维发散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老师,咱们必须要加强一点难度了,什么牛顿三大定律,先给他们上上,再拿复杂的受力分析图镇镇场子。”

    “如果再这样下去,不等把他们先教会了,可能我自己就得疯掉,他们可是整个汉末时代中,最聪明的一批人了吧?”

    军师联盟极其肯定地道:“没错,已经堪称之最了,专家正在修订方略,辩爷放心便是。”

    刘辨恩了一声:“好!辛苦专家了。”

    ......

    且说刘辨下了课,返回文德殿后。

    少年天才班的学子们,同样离开了玉堂殿。

    当邓芝出了皇宫时,迎面正好走来父亲邓同:“父亲,您怎么在这里?”

    邓同面带着微笑,柔声细语道:“来宛城办些事,因此顺道过来瞧瞧你,怎么样,少年天才班的课,可有收获否?”

    “当然有。”

    邓芝极其肯定地点点头:“当今陛下真乃神人也,他就像是个全知全能者一般,带领我等一起做实验,从中感受到一些此前难以想象的东西。”

    “哦?”

    邓同来了兴趣:“可以跟父亲说说吗?”

    邓芝颔首:“当然可以!”

    “走,上车,咱们详聊。”

    “好的。”

    “......”

    当下,邓芝父子上了马车,直奔城中的鸿宾楼而去。

    简单用过晚膳,邓同了解了儿子在学习状况后,旋即直奔主题:“芝儿,其实父亲此来,还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邓芝淡笑,彷佛早有预料一般:“想必父亲,乃是为了邓鹏与周瑜决战之事而来,对否?”

    邓同点点头:“还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芝儿你,怪不得你能进入少年天才班。”

    邓芝从怀中摸出一封信,递了过去:“父亲,这是我推演模拟的一种鸳鸯军战法,你将其转交给邓鹏,我也很想知道,这位能取而代之的周郎,实力到底如何。”

    “太好了。”

    邓同赶忙将书信收起来,揣入怀中:“你可是鸳鸯军主将,大小战事不下百起,你设计出来的阵法,必然是最适合的。”

    “父亲相信,那个叫周瑜的家伙,一定破不了你的阵法,毕竟他只有五天的时间准备,能熟悉鸳鸯阵都不错了,又何谈破阵!”

    邓芝却是一本正经:“父亲莫要小觑了周郎,此人才华横溢,不仅精通兵法,腹有良谋,更能得陛下赞赏,绝非浪得虚名之辈。”

    “此人既敢大放厥词,势必有过人之处,切记,告诉邓鹏,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此人绝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邓同肯定地点点头:“放心吧,父亲从未小觑过任何人,至于邓鹏,他素来听你的,只要有你亲笔信在,他必然不敢放肆。”

    “时辰不早了,父亲也该回去了,你保重。”

    “好!父亲放心,孩儿必好生学习,不给家族丢人。”

    “芝儿,你已经很优秀了,不必太过强求。”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