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荆襄百姓要救,但决不可肥了世家!(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桓咭澹钊伺宸!

    韩嵩舒口气:“跟陛下比起来,我韩嵩又算得了什么,私自效仿稻田鱼不说,还惹出祸,最终却要朝廷来帮忙解决,陛下才是真正的仁义之主。”

    “对于陛下而言。”

    荀彧捏着颌下一缕山羊胡,轻声道:“这普天之下,尽皆王土,荆州的子民,亦是我大汉的子民,自然要救。”

    “虽然......”

    不管怎样,荀彧总是要提一嘴的:“刘表接受了长安的州牧位置,但他始终没有进攻我南阳,总算是没有把陛下的底线突破。”

    “希望这一次,陛下的仁义之举可以让他意识到,长安汉庭终究不过是废帝另立,绝非正统,我主陛下才是真正的汉室帝王。”

    韩嵩当即欠身拱手:“文若放心,在下始终都是支持陛下的,而且在荆州内部,同样有一些人是支持陛下的。”

    这一点,荀彧又岂能不知,支持皇帝陛下的,大部分都是荆襄的寒门,他们羡慕南阳的政策,尤其是皇帝陛下以考课取士的办法,更是让他们大为振奋。

    而那些不支持南阳皇帝陛下的士族,大都是蔡瑁这样的大地主阶级,毕竟一旦皇权延伸到荆州,只怕他们会是下一个邓家。

    私田公有化?

    虽然,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损害大地主阶级的利益,但有战略眼光的世家,却可以一眼戳破其平衡背后的隐患。

    从此以后,他们失去了对耕田的处置权,只有分润权,而皇帝陛下想要将其踢出世家圈层,仅仅只需要花点钱,便能办到。

    如此一来,世家的命脉便彻底掌握在了皇帝手中,今生今世只能听从皇帝陛下的号令,彻底失去了自主权。

    荀彧懒得继续深究,便摆手言道:“德高啊,你还是坐下吧,等枣祗来了,咱们再行商议策略,你这样焦急,又有何用?”

    “好。”

    韩嵩点点头,转于一旁落座,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既然皇帝陛下开了金口,此事自然可以解决,我相信陛下!”

    与此同时。

    城外一辆马车上,郭嘉、枣祗面对而坐。

    枣祗皱着眉,不由好奇:“奉孝,可是发生何事了吗?我还得抓紧时间寻找野败呢,可没时间浪费。”

    “放心。”

    郭嘉面带着微笑,轻声言道:“不是什么大事,只是荆州、扬州效仿咱们的稻田鱼生态养殖,可能出了点问题,导致鱼苗大量死亡,需要咱们帮忙。”

    “啊?”

    枣祗顿时一个愣怔:“这......这怎么可能?咱们南阳可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啊,他们怎么会有鱼苗死亡呢?”

    “谁能知道。”

    郭嘉浑不在意这点事情,而是紧盯着枣祗,轻声道:“子敬,陛下肯定是要帮助荆州百姓的,毕竟他们全都是大汉的子民。”

    “不过你也清楚,荆州的士族对于陛下有些抵触,咱们早晚之间,必有一战,而且目前造船厂已经修建,孙将军正在训练水军,证明战事将近。”

    “咱们若在此时帮助荆州渡过难关,就等于是在给陛下找麻烦,让自家的将士面临巨大的危险,如此绝非陛下本意。”

    嘶—!

    枣祗惊诧,皱眉问道:“奉孝,你这是何意?”

    郭嘉摇了摇头,双目炯炯地凝视着枣祗:“错!非是我之本意,而是陛下本意,荆州百姓必须要救,这是陛下的责任,但也绝对不能救的太彻底,否则便是利敌损己。”

    “啊?”

    枣祗心神巨震。

    这样的话,传到他的耳朵里,总感觉有些骇人听闻:“奉孝,你确定这是陛下的意思?”

    郭嘉当然不能明说,他长出口气,轻声道:“子敬,有些事情你得揣测陛下的真实想法,咱们不能给陛下找麻烦。”

    “在文德殿,我向陛下汇报此事时,陛下沉默了许久,面色阴晴不定,明显是在纠结,但最终陛下还是决定要救百姓。”

    “当然!”

    郭嘉强调道:“这是陛下胸怀天下,大仁大义使然,但实际情况是,朝廷早晚与刘表有一战,咱们绝不能养虎为患。”

    “你此番入尚书台,文若一定会让你调集一部分人马,随韩嵩进入荆州,此事交给你的副手韩浩,再派二十余人追随即可。”

    “调查原因、组织安排,解决问题以后,最终肯定还得派人留守,而在这个时候,你们则要多多宣传陛下的仁德,宣传南阳汉庭的好,为陛下争取民心。”

    “子敬!”

    郭嘉双目炯炯地打量着对方:“陛下曾经不止一次说过,荆襄、扬州,乃是我大汉的粮仓重地,必须要死死攥在手中。”

    “咱们可是陛下的臣子,有些陛下没有想到,或者想到却不能说的事情,咱们必须要能领会,而且完美解决,你可明白?”

    枣祗自然清楚郭嘉的意思,作为稻田使者,他同样明白陛下对荆襄、扬州的渴望,所以,他能体会到陛下此刻的心境。

    “嗯。”

    郑重点了点头,枣祗拍着胸脯保证道:“奉孝,你放心吧,此事交给在下,保证干好,绝不会让陛下失望。”

    郭嘉淡笑:“子敬若能如此,在下便安心了。”

    吁—!

    正在这时,马车停下:“尚书台到了。”

    郭嘉揖了一揖:“子敬,你自己进去吧,在下府中尚有大事,仍需解决。”

    枣祗点点头:“好,奉孝自便。”

    旋即。

    他下了车,直奔尚书台:“荀令君—!”

    当枣祗出现在尚书台这一刹那,韩嵩腾得起身,赶忙迎上来:“枣使者,在下韩嵩。”

    枣祗揖了一揖:“久仰久仰。”

    荀彧招手示意他上前:“子敬,想来奉孝已经跟你说过了吧?荆襄的稻田鱼,出现了大量鱼苗死亡的事情。”

    “嗯。”

    枣祗倒也没有遮掩,肯定地点点头:“已经说过了,不过文若,我实在是走不开,南阳、豫州、徐州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你看能不能让我的副手韩浩去,他今年做的不错,而且对于稻田鱼生态养殖的每一个细节,全都把控的非常好。”

    荀彧捏着颌下一缕山羊胡:“子敬,我们唤你过来,原本便是想要你自己来安排,既然你已经有了想法,那便照你的想法来做吧。”

    “好。”

    枣祗点了点头,扭头瞥向韩嵩:“敢问德高,如今荆襄有多少亩稻田鱼?”

    韩嵩不敢有丝毫隐瞒:“有接近五百万亩,分别在江夏、南郡、长沙、武陵等地,是去年培育的鱼苗,每亩约有一千余尾。”

    “五百万亩?”

    枣祗吓了一跳,眼瞪如铃:“你可真是......真是太大胆了,完全没有经验,便敢铺开五百万亩稻田鱼?”

    “你可知,即便是去年,在南阳,也非家家户户是稻田鱼,陛下教导我们要以样板引路,积累经验以后,才敢大面积推广。”

    “你们......你们可真是......”

    枣祗尴尬地摇了摇头,不知该说些什么。

    “唉—!”

    韩嵩叹口气,轻声言道:“是在下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这才导致了此次祸患,一旦老百姓今年没了收成,只怕将酿成粮荒啊。”

    “子敬!”

    言至于此,韩嵩深躬一礼:“你可千万要助我一臂之力啊。”

    枣祗脸色犯难,赶忙把韩嵩搀扶起来:“既然陛下已经下令,那枣某自然全力以赴,不过德高,你五百万亩田遭灾,我这里调集人手,可能需要点时间。”

    “实不相瞒,即便现在把问题解决了,要不了多久,你们还得再犯,防病患、虫害等,全都是要命的问题。”

    “若是没有足够的人手帮扶,荆襄今年这五百万亩稻田鱼,只怕根本等不到成熟秋收,你可明白我的意思?”

    韩嵩飞快点头:“明白,子敬说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我一定全听你的。”

    枣祗颔首,简单嗯了一声:“既如此,莪回去跟韩浩交代一下,让他挑选了三十余人,明日启程赶往襄阳,你今日便回去,速速组织各县的人员,来襄阳学习。”

    “好!”

    韩嵩急不可耐地点点头:“咱们一起行动,自然可以缩段时间,子敬放心便是,等明日尔等到时,各县县丞必然皆至。”

    “不必那么着急。”

    枣祗摆手打断,轻声言道:“我们的人员同样散落在各县,召集起来需要时间,最早在后日晌午之前,可以赶到。”

    “啊?”

    韩嵩吃了一惊。

    现在的荆襄,每天都要死上万的鱼苗,这可全都是老百姓的心血啊。

    枣祗自然清楚韩嵩心急,但他同样没有办法:“放心,这些鱼死得多了以后,速度自然会慢下来,没你想象中那么严重。”

    “嗯。”

    韩嵩这才安心,叹口气,拱手抱拳:“既如此,在下这便告辞,返回襄阳。”

    枣祗点点头:“德高放心,后日晌午之前,我等势必赶到。”

    韩嵩再次拱手:“在下先行谢过了。”

    枣祗、荀彧亲自将其送出尚书台,目送其离开后,枣祗轻声道:“文若,适才在马车上,奉孝跟我说......”

    “嗯。”

    不等枣祗说完,荀彧便出言打断,肯定地点点头:“就按照奉孝的意思办,老百姓必须要救,但绝不可肥了荆襄士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