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贾诩:听真话,我劝您辞官归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高峰拱手:“在下佩服。”

    荀攸摆手打断,长出口气:“另外,或许要不了多久,长安汉庭便会征辟我入朝为官,既然陛下命我继续呆在长安,这样倒也能隐匿自己的身份了,以后咱们单线联系。”

    高峰不傻,自然也有预料:“想当年你们刺董虽然失败,但毕竟是义举,长安汉庭征辟你入朝为官,倒也是有可能的。”

    “好。”

    虽然略显遗憾,但高峰还是点点头:“既如此,在下听从公达吩咐,以后咱们尽量单线联系,不会影响你的潜伏。”

    ******

    武关。

    张济军营。

    中军,大帐。

    张济拿着长安汉庭的诏书,心里很不是滋味。

    虽然,朝廷对他们网开一面,而且还封了侯爵,提拔了官职,但张济总感觉凉飕飕的,很不自在,就像头顶悬着一柄钢刀,随时可能落下来,将其诛杀一样。

    “军师。”

    张济扭头望向一旁的贾诩,皱眉言道:“你说这诏书,我是接得,还是接不得?如今丞相已经死了,樊稠、段煨等人皆已归顺朝廷,那我是否也要与他们一般模样?”

    贾诩皱了皱眉,沉吟良久,终于还是言道:“将军是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张济毫不犹豫地道:“自然是真话。”

    贾诩吐口气,倒也没有犹豫:“若是真话,在下建议将军辞官,返回姑臧养老,千万不可迷恋朝堂官职,那里绝非将军可以生存。”

    “辞官?”

    张济明显吃了一惊。

    放着九卿的官职不做,却要辞官?

    张济简直怀疑,贾诩这厮是不是故意在坑他。

    当然,这样的话可不能随便说,因此张济只是摆了摆手:“我再好生考虑一下吧,如今大势已定,只怕咱们也只能归顺朝廷了。”

    贾诩没有再言,他已经知道了张济的答案。

    议政结束后,贾诩返回自己的偏帐,继续捧卷读书。

    不多时,张绣来到军帐:“军师。”

    贾诩放下书卷:“原来是小张将军啊,你可有何事吗?”

    张绣皱着眉,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贾诩:“军师,你是不是早料到长安会出事儿了?怎么今儿个听到消息时,你一点都不震惊。”

    “这......”

    贾诩耸了耸肩,随口应付道:“小张将军说得哪里话,我怎么可能料到长安会发生此等大事,只是我年纪大了,因此这才......”

    “撒谎!”

    张绣毫不犹豫地打断,双目灼灼地凝视着贾诩:“军师,咱们可是同乡人,当初你投靠我们时,也是因为是同乡人,你就不能对我等真诚些吗?”

    贾诩叹口气,略显无奈地道:“小张将军,在下已经很真诚了,是令叔自己选择的路,在下亦无能为力。”

    当年,贾诩还在段煨帐下时,时常受到其猜忌,心知对方不能容自己,这才不得已离开,转头到张济帐下。

    而张济也正是因为贾诩是姑臧人,这才将其收留在帐中当个军师,但毕竟贾诩没有什么功劳,张济也没有把他当回事。

    然而......

    贾诩能劝张济辞官,在他自己而言,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若是寻常人,他甚至是装傻充愣,绝对不会参与的。

    毕竟,三公的位置不好做,一个长史、祭酒的职务,对于贾诩而言,实在是太简单了,到哪儿干不是干呢,高处不胜寒,但半山腰他可凉快得狠呐。

    对于贾诩而言,只要能混口饭吃便可,什么高官厚禄、拜将封侯,他丝毫不敢兴趣,乱世之中的功名利禄,全都是过眼云烟,没什么值得留恋的。

    可是,这样的思想境界,绝非寻常人能有,他们只能看到高官厚禄的荣耀,但却永远不明白,那位置上有万根针刺,它能伤人啊!

    “那你能告诉我......”

    张绣凑到跟前,试探性问道:“你为何让家叔辞官回乡呢?那鸟不拉屎的破地方,哪有长安、雒阳繁华啊,别说是他了,便是我都不愿意回去。”

    “这......”

    贾诩略显为难:“你当真想知道?”

    张绣点点头:“当然想知道。”

    “好吧。”

    贾诩沉思良久,终于还是肯定地道:“看在这些书的面子上,我便告诉你。”

    张绣大喜,欠身拱手:“愿闻其详。”

    贾诩轻声道:“朝廷虽然下诏,只诛首恶,绝不连坐,但他真正忌惮的,只是我等手中的兵马而已,绝非是真的仁义慈善。”

    “袁隗非常清楚,目前长安的大敌乃是南阳,若是因为诛杀董卓,便让长安陷入混乱,岂不便宜了南阳?”

    “也正是因为如此,朝廷才会下这么一个诏书,许下高官厚禄,甚至不惜赏赐侯爵,其真正的目的,便是让张将军舍弃军权,进入牢笼。”

    “啊?”

    张绣闻言愣怔:“这......这怎么可能?”

    贾诩依旧保持平淡:“小张将军,你还年轻,不懂帝王权术,行伍出身的人,素来光明磊落,玩不了那些阴暗的手段。”

    “而张将军若是舍弃军权,进入长安,虽然表面上看着风光,但实际上,贫寒之人焉能容得进世人圈层,要不了多久,张将军便会被孤立。”

    “当然!”

    贾诩停顿片刻,继续言道:“这只是开始而已,等时间一旦变长,张将军仍旧占据高位,对于袁隗而言,便是一种障碍了。”

    “凭他的手段,只要稍稍给你使点手段,便可以渎职、失职等罪名,将你拿下来,甚至付之牢狱,惨死其中。”

    张绣额上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不会吧?那可是九卿的官职,岂能这般随意?况且,家叔的能力应该不弱,岂能随意拿捏。”

    “嗯。”

    贾诩没有反驳,只是笑笑:“张将军能力的确不错,但某些事情,绝非一人可以完成,但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错,罪责自然会落在张将军身上。”

    “袁隗需要你让位的时候,自然会想办法敲掉你,张将军行伍出身,没有世家背景,又身居高位,袁隗岂能相容!”

    “所以......”

    贾诩这才回到正题,郑重道:“我才会让张将军辞官回乡,至少有个侯爵的身份,获得些食邑,安享晚年,自然没有问题。”

    嘶—!

    张绣心神巨震,猛吸口气:“如此说来,长安还真是个陷阱,要不然,咱们造反吧,投靠南阳如何?”

    贾诩哂然一笑:“投靠南阳自然是好的,可令叔会同意否?”

    张绣惆怅:“这......还真是个问题,即便家叔会同意,只怕南阳那边,也未必会接受。”

    贾诩轻声道:“令叔若是同意,南阳那边一定会接受,虽然,令叔不会拜将封侯,更没有高官厚禄,但保住目前的水平,肯定没有问题。”

    “当然。”

    贾诩补充言道:“军队肯定保不住,这是南阳皇帝陛下一贯的做法,孙坚、曹操、鲍信、李旻等人,尽皆如此。”

    “不过,从目前这些人的处境看,的确要比令叔投靠长安汉庭要强些,南阳皇帝陛下用人不讲出身,只看能力,小张将军若是去,说不定能当个狼将呢。”

    “哈哈哈。”

    贾诩仰天大笑。

    可惜,此刻的张绣已然是满面愁容,压根就笑不出来:“不行!我必须去找一次家叔,不能让他放弃军队,绝对不能。”

    “小张......”

    话音未落,张绣已然离开军帐。

    贾诩却只是叹口气,摇了摇头道:“可惜,张济是不会同意的,他宁愿相信长安,也绝不可能相信南阳。”

    毕竟,张济此前曾与南阳为敌,而且还是董卓废掉的南阳皇帝,而现在投靠南阳皇帝,在张济而言,与自投罗网没有任何差别。

    放下书卷。

    贾诩皱起眉头,陷入沉思。

    张济自然是一条死路,但自己为之奈何?

    如今,张济与自己是同乡,若是换个人当主将,可能容得下自己?

    “报—!”

    正当贾诩陷入沉思时,帐外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贾诩抬眸望去。

    但见,自家士兵匆匆入帐,欠身拱手:“军师,外面有个自称是军师同乡,前来拜会。”

    贾诩皱着眉,不由惊诧:“哦?我的同乡?”

    士兵肯定地点点头:“没错,正是。”

    “让他进来。”

    “喏。”

    没一会儿。

    一个身穿墨色襜褕,以皂巾束发的男子,来到帐中,欠身拱手:“在下姑臧张泉,见过军师。”

    “张泉?”

    贾诩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对方:“抱歉,贾某不认识你。”

    张泉面带微笑:“军师虽然不认识我,但我家家主却认识您,而且是他让我专门来请您,希望您能随我回家。”

    嘶—!

    贾诩眉头微蹙,听出对方话中有话。

    但见,其人从怀中摸出一封信件,递了上来:“军师,这是莪家家主给您的信。”

    贾诩接过纸版信笺,展开浏览。

    果然。

    这人的身份非同一般,竟是南阳汉庭在长安的刺奸。

    贾诩强做镇定,抬眸望向对方:“没想到,尔等家主动作还挺快,可他到底是惦记我呢,还是惦记武关这数千兵马呢?”

    张泉揖了一揖:“说句实话,早在半月前,我们便开始找您了,从华阴段煨那里开始,甚至还到过长安,只是最终赶巧了,才到的这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