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此事不成,本官不走!(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郭大贤是我们黑山军中,为数不多的读书人,否则我们怎么可能叫他大贤呢?”

    “据他所说,南阳目前是家家可以耕种公田,而且亩产已经达到了两石两斗?敢问天使,此事可对否?”

    董昭唇角微扬起个弧度,绽出一抹淡笑:“渠帅,你了解到的消息,已经是去年的事了,今年最新的数据出来,亩产已经达到了四石五斗。”

    “啊?”

    左髭丈八腾得站起身来,一道阴影直接罩了过来:“多少?四石五斗?这怎么可能?”

    董昭却是保持冷静,极其肯定地道:“没错,就是四石五斗,因为陛下发明了化肥,亩产大幅度提高,已经比去年多出了一倍。”

    “根据朝廷给出了数据,耕种公田的老百姓,即便抛开朝廷的赋税,依旧可以获得两石以上的亩产,现在家家户户都不缺粮食。”

    “两石?”

    左髭丈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山里的地别说两石了,便是一石五斗都没有,今年更是凄惨,只有可怜的八斗左右。”

    “南阳老百姓的亩产,抛开赋税,居然可以达到两石?一家种上五十亩田,便是一百石粮食,吃不完可以存起来,还能卖掉,换点钱花。”.CoM

    “这日子简直是......”

    左髭丈八似乎可以想象浓浓粟米粥的日子,一口下去,粥多水少,吃两碗就能吃饱,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全都是稀饭,勉强饿不死人而已。

    董昭感觉时机非常成熟,当即言道:“渠帅,本官此次前来,就是代表朝廷,跟黑山军商谈招安的事情。”

    “尔等原本便是普通的老百姓,只是因为受不了压迫,才不得已进山为贼,朝廷体谅尔等难处,因此愿意给你们土地耕种,让你们如同南阳百姓一般,吃得饱穿得暖。”

    左髭丈八自然对此非常欢喜:“南阳朝廷果然可以如此否?”

    董昭极其肯定地点点头:“自然!陛下说过了,天下的子民尽皆我大汉子民,生存的权利是他当皇帝,要保障的最基本的权利。”

    “而且,按照陛下的规划,将来的天下,不仅仅人人可以解决温饱,而且还要吃得好,穿得好,孩子皆可以读书,皆可以通过考课,入朝为官。”

    嘶—!

    左髭丈八惊诧,倒抽一口凉气:“什么?人人可以通过考课,入朝为官?连我们的孩子,都可以如此吗?”

    “当然!”

    董昭极其肯定地点点头:“正如黑山军内部的郭大贤一样,只要是大汉的子民,尽皆可以报名参加考核。”

    “而且,只要完成考题,便可入朝为官,在下同样是参加考课出身,而且非是世家大族,南阳是真正公平的地方。”

    “这里比的不是出身,而是才学,只要你们的孩子可以好好学习,将来就有机会入朝当官,哪怕不能跻身中枢,或许可以在地方为官。”

    左髭丈八惊叹不已:“这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好,我可以代为引荐,明日一早,便出发赶往张渠帅驻地。”

    董昭大喜,欠身拱手:“多谢渠帅。”

    左髭丈八赶忙摆手:“天使客气,是在下应该谢谢你们啊!你们若是早些来,我等便能早些脱离苦海,而非像是现在这样。”

    “渠帅放心。”

    董昭再次保证道:“此次本官既然来了,若是此事不成,绝对不会离开。”

    左髭丈八心生感动:“多谢天使!”

    *****

    蓟城。

    刘虞身穿甲胄,站在城头,举目望向城外,但见迂回败退的乌桓突骑,他心急如焚,惶恐不已,一双铁拳紧握,下意识捶在城头:

    “该死!”

    刘虞暗骂一声,回头瞥向自己的军师魏攸,同时目光扫过城头稀稀拉拉的士兵:“咱们还能抽调出多少人来?”

    魏攸神色黯淡无光,缓缓摇头:“主公,咱们接连鏖战了半年,连老百姓都加入战斗了,哪还能抽调出兵马。”

    “抛开三面城门的守军,即便加上您的亲卫军,目前也凑不到五百精锐,这样的数量,勉强可以支援三门的防守,可一旦出城,压根活不了,顷刻间便会被袁绍吞掉。”

    “主公......”

    魏攸自然清楚刘虞的想法,但终究还是揖了一揖:“咱们绝不能再出城了,否则蓟城根本就守不住的。”

    “咱们总不能让百姓冲出城池,帮助乌桓突骑吧?您应该清楚,即便是您,也不可能全然抹掉乌桓突骑以往犯下的罪。”

    由于刘虞施行的是仁政,百姓安居乐业,因此老百姓才愿意为了刘虞而牺牲自己,但乌桓突骑罪孽太深,压根不可能因为爱戴刘虞,便让他们彻底泯灭这股恨意。

    可是......

    刘虞非常清楚,一旦乌桓突骑失去了袭扰的能力,十之八九是要败北的,蓟城同样不可能守得住,从某种意义上说,乌桓突骑若是败了,蓟城同样要败。

    而反之,如果能够保住乌桓突骑,那么对于蓟城同样可以苟延残喘,只要入冬了,大雪冰封,袁绍就只能退回去,等待来年再战。

    若是能拖到明年,或许南阳那边的动作,足够威胁到袁绍的后方,甚至杀入关中,将袁隗老匹夫诛杀,如此一来,儿子便能安全了。

    刘虞深吸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平静:“可是子和,如今乌桓突骑只有数千人,面对袁绍的长矛阵,根本不敢强攻。”

    “一旦让袁绍完成车步协同大阵,乌桓突骑将更加没有进攻的机会,当年南阳皇帝陛下在广成关一战时,徐荣便是如此败北。”

    广成关一战时,徐荣将屯骑营放在粱县,目的便是要互为犄角,相互支援,可刘辨布下的防御阵,实在是太过严密,屯骑营压根没有进攻的机会。

    若不是最终袁术造孽,才给了屯骑营冲阵破军的机会,否则屯骑营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广成关一点点被蚕食殆尽。

    事实就是这般残忍!

    而今,似乎同样的一幕要上演了,唯一不同的是,现在占据主动权的是袁绍,处于被动地位的,成为了刘虞、乌桓突骑。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乌桓突骑不可能因为你刘虞,便冒着全军覆没的风险,强行突阵,但屯骑营为了徐荣,却是可以!

    刘虞心中的不安更盛,惶恐至极,他总有一种被死亡笼罩的感觉,彷佛此一战,便是自己的终结之战。

    “不行!”

    刘虞终究还是不能坐以待毙:“即便只有五百人,也必须要让乌桓突骑看到,咱们也在想办法配合,绝不能寒了乌桓突骑的心。”

    “主公,万万不可啊。”

    魏攸毫不犹豫地劝阻道:“且不说派人出去接应乌桓,乃是以卵击石,必定会全军覆没,单论咱们这般配合乌桓突骑,城中百姓的心,就不会寒吗?”

    “蓟城还有十余万百姓,配合我军坚守城池,一定没有任何问题,只要能坚持到冬天,袁绍必定会撤军,咱们还有喘息之机。”

    “主公!”

    言至于此,魏攸单膝跪地,抱拳拱手:“您可要三思啊!”

    刘虞赶忙搀扶魏攸:“子和,速速起身,休要如此。”

    魏攸挣脱开来,铿锵言道:“主公若是不答应,属下便不起来,如今要以蓟城安危为重,只要能拖延入冬,战后送些粮草给乌桓,便可化干戈为玉帛。”

    仔细想想,似乎还有些道理,既然乌桓突骑不可能为自己赴死,那么关键时刻,自然会撤兵离开,保存力量。

    而自己只要能坚守到冬天,等袁绍引兵离开,再派人送些乌桓人急需的粮草过去,就足够安抚他们的心了。

    “子和放心。”

    刘虞长出口气,目光转向外面战场,轻声道:“我不会轻易出城支援的,除非乌桓突骑决定强攻长矛阵,咱们再行接应。”

    “好。”

    魏攸大喜,缓缓点头。

    他知道。

    乌桓突骑以目前的兵力,是绝对不会强行进攻的。

    蹋顿此人虽然年轻,但绝非易于之辈,他心中的那杆秤,不是偏向汉人,而是乌桓族人,只是如今不得不依附汉人,才能尽快恢复实力而已。

    虽然目前,乌桓内部族人与汉人相处融洽,甚至有很大一部分人,对汉人文化非常痴迷,表现出了空前的胡汉融合盛况。

    但魏攸对此有自己的判断,只要蹋顿一声令下,这帮家伙依旧会毫不犹豫的与汉人划清界限,甚至成为敌人。

    胡汉融合!

    这是一个需要至少数十年开外,才可能办到的事情,绝非靠着短暂的七、八年,便能真正令两族没有隔阂间隙。

    望着城外一遍又一遍试探性放箭突袭,却始终没有实质化强攻的乌桓突骑,刘虞心中五味杂陈,这意味着自己的努力,到头来,依旧没有换来对方的敞开心扉。

    而袁绍的车阵、步阵,也在乌桓突骑不断的试探性进攻下,快速完成,进入到最终的合拢成型阶段,立刻便能发起对蓟城的总攻!

    “主公!”

    魏攸似乎察觉出了刘虞的心思,轻声安抚道:“胡汉融合绝非易事,您能让蹋顿率领三郡乌桓赶来支援,已经很了不起了。”

    呼—

    长出口气。

    刘虞眸中闪烁着淡淡的失落:“或许是我做的还不够好,没能让他们感受到真正的胡汉平等,否则他们必能付出真心。”

    “但愿这次能够坚持到入冬,再让我为两族百姓做点事情,或许再有个七、八年,至少能让两族百姓和睦共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