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满朝文武震惊,袁隗才是罪魁祸首!(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前准备好的布袋中,取出一份证词:“目前曹操帐下的鲍信,便可以作证,这是他的证词,诸位且请过目。”

    “鲍信?”

    卢植接过证词:“可是此前的济北相鲍信否?”

    郭嘉颔首:“没错,正是此人。”

    “哦?”

    卢植惊诧,赶忙展开证词:“那我还真得好生瞧瞧。”

    旋即。

    他眼珠子上下一翻滚,顿时惊诧,眼瞪如铃,倒抽一口凉气,整个人如同雷轰电掣般,怔在原地:

    “还......还真是啊?”

    “拿来我瞧瞧。”

    一旁杨彪急忙接过证词,展开浏览,同样惊出一身冷汗:“啊?袁绍居然会拒绝?我当时就在怀疑,袁绍敢公然跟董卓叫板,因何又会逃走?”

    “没想到,果然有人跟我想的一样,希望袁家可以扛起大旗,匡扶汉室,鲍信此人的确是汉室忠臣啊!”

    证词纷纷流传,众人尽皆感慨鲍信之忠义。

    可是......

    郭嘉一开口,却又让众人陷入沉思:“没错,鲍信的确忠义,但袁绍作为袁家人,因何会在这关键时刻,将西园八校尉的兵马丢给董卓,而自己孤身遁走呢?”

    “此举......”

    言至于此,郭嘉声音拖长,目光扫过众人:“难道不值得尔等深思?前一刻,还是个忠肝义胆之臣,但下一刻,却做出如此愚昧之举,可符合常理否?”

    徐璆率先肯定郭嘉的想法:“这一点,的确不符合常理,袁绍素有贤名,身旁围聚了不少智囊之士,岂能做出此等愚蠢之举。”

    “是啊,的确有些不太对劲儿。”

    “难不成,袁绍有问题?”

    “可是,他可是讨董之股肱啊。”

    “郭嘉到底何意?”

    “......”

    刹那间,满殿的文臣武将,再次陷入了震惊当中。

    如果仅仅如此便罢,郭嘉清楚皇帝陛下的目的,因此趁此机会,又添了一把火:“在下与鲍信将军聊过。”

    “从其描述中来判断,他对袁绍极度不满,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宁肯把宝压在,名不见经传的曹操身上,也拒绝相信袁绍这个颇负盛名的盟主。”

    满朝文武可能对鲍信不太了解,但他们却清楚目前驻扎在豫州的曹操,毕竟曹操可是南阳皇帝陛下麾下的猛将。

    何谓天魁?

    那是天子第一号统帅!

    如果不是获得了皇帝陛下的信赖,焉能获得如此殊荣,即便是身为皇叔的刘备,也仅仅只是个“天贵”而已,岂敢称之为魁!

    这一瞬,原本便已经骇然至极的文德殿,此刻更是掀起了一股巨浪:

    “袁绍此举的确有些匪夷所思,若是当初他听鲍信的劝谏,又岂会有今日这般事情。”

    “是啊,如今天下祸乱的起始点,便是董卓废帝杀后,袁绍若是振臂高呼......唉!”

    “袁家素来忠义,如此良机,怎么偏偏就错过了呢?真是不理解。”

    “......”

    卢植捏着颌下一缕山羊胡,缓缓点头:“当时的雒阳城,袁家能掌控的兵力,再加上执金吾丁原的兵马,消灭一个董卓,简直是易如反掌。”

    “是啊。”

    又有太尉杨彪跟着感慨一声:“可谁能想到,袁家一系列诡异操作,竟然令事情的走向,发展到了这种程度,可笑这些关东诸侯,居然会推举袁绍当盟主。”

    此刻。

    文德殿的气氛已经彻底烘托起来。

    郭嘉毫不犹豫,立刻给出致命性的一击:“诸位可知,这召四方猛将入京的扯淡主意,最先是由何人提出来的吗?”

    卢植皱着眉:“不是由大将军何进提出来的吗?”

    “没错。”

    郭嘉肯定地点点头:“的确是由大将军提出来的,但卢公可知,是何人给大将军何进出的主意,诛杀一个小小的阉宦,居然要召四方猛将!”

    嘶—!

    卢植惊诧,一脸的不敢置信。

    他沉吟了良久,方才开口:“莫非,是大将军何进麾下的幕僚?我记得当初袁术、袁绍尽皆是大将军帐下幕僚,难不成是他们?”

    “正是他们。”

    郭嘉立刻接上话茬,再次给出肯定回答。

    旋即。

    他取出第二封证词,展示给众人:“此乃同为大将军何进麾下幕僚的曹操证词,他证明了是袁绍率先提出召四方猛将入京!”

    “而他当时提出了反对意见,告诫何进,诛杀十常侍,只需要将其缉拿,付之牢狱即可,召四方猛将入京,只会坏事。”

    “甚至!”

    言至于此,郭嘉强调道:“私下里,曹操也曾找过袁绍,劝谏袁绍,休要如此这般,但袁绍却没有理会,依旧我行我素。”

    “啊?”

    卢植震惊,一脸的不敢置信:“且拿来我瞧瞧。”

    郭嘉随手递给卢植:“卢公,听说您当年也反对过召四方猛将入京,对吗?”

    卢植恩的一声点点头:“没错,确有此事,但大将军却不听,这才酿下了后来的大患。”

    郭嘉淡笑:“孟德将军与您,当年有同样的见识。”

    旋即。

    便将证词,递给了卢植。

    卢植接过证词,展开浏览,不时点头称赞:“没想到,竟然还真有此事,孟德的分析非常正确,可为何大将军偏偏不听呢?”

    “即便大将军不听,袁绍、袁术也绝非愚昧之辈,这件事不管他们谁能转变,也不至于演变成今日这般模样。”

    “该死!”

    事已至此,卢植心中的不安更盛。

    在郭嘉的引导之下,他已经成功对袁家产生了怀疑。

    实际上,不单单是卢植,便是杨彪、徐璆等人,同样对袁家产生了怀疑。

    袁绍作为一个手握数万精兵的人,居然只是跟董卓对峙一下,便遁出雒阳,逃到渤海,最终反被提拔为渤海太守。

    “这......”

    满朝文武不是傻子。

    他们大都是世家子弟出身,对于世家的游戏规则,自然有一定的了解。

    从某种意义上说,袁绍在袁家的地位是很尴尬的,作为庶出的兄长,即便他再有贤名,同样只能成为被牺牲的那个。

    在这件事中,袁绍的表现可谓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他在表现自己的忠义,而另一方面,干得却是这样一种卖国之举。

    这样的矛盾集合体,看似不符合常理,但实际上对于卢植、杨彪等人而言,却能精准地抓住其背后的深层次意义。

    显然!

    袁绍被牺牲了。

    但他却不甘心如此,因此只能与董卓对峙,替自己争取一点资本。

    此刻,文德殿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安静,就像是濒临死亡前的安静一样,让人感觉非常的别扭,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偏在这是,郭嘉继续引导道:“其实,在下此前同样想不通,为何袁家四世三公,会纵容董卓这样奸贼,祸乱朝纲。”

    “曾几何时,在郭某心里,四世三公的袁家,乃是大汉的忠臣,是陛下能绝对信赖之人,临危之际,是愿意为陛下两肋插刀之人。”

    “但是现在......”

    郭嘉叹口气,摇了摇头,轻声道:“自从在下知道了事情真相以后,才真正明白袁家不作为的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

    满殿文臣武将为之一愣,杨彪更是皱着眉:“是何?”

    郭嘉双目炯炯,眸中那丝凛冽的杀气,赫然激荡:“因为,袁家想要成为真正权倾朝野,甚至更进一步,取而代之。”

    “不可能!”

    杨彪率先大手一挥,摇头表示否定:“这绝对不可能,说不定这真的是袁绍自己的行为,与袁隗没有任何关系。”

    “我也相信袁公。”

    又有卢植跟着点了点头,轻声道:“此人虽然有些尸位素餐,但论忠心,还是有的,否则当初也不会与我一起,成为朝廷的录尚书事。”

    刹那间,满殿文武齐声附和:

    “没错,不可能。”

    “袁公不可能干这种事情。”

    “袁家四世三公,乃是汉室忠良。”

    “......”

    然而,郭嘉却是早有准备,当即再次取出证词:“诸位,这是太傅掾袁迪,以及广陵太守张超、臧洪的证词。”新笔趣阁

    “袁迪可是太傅府的官员,当年他离开雒阳,便是赶往了广陵,从而才有了张昭、臧洪,引兵北上,与张邈一起,掀起了讨董大旗。”

    若是没有绝对的证据,刘辨焉敢将这种事情,放在朝堂上说,想要将袁家灭门,就必须拿出绝对的证据,才能让天下人心服口服,不至于引起士人的不满。

    而太傅掾是何种官职?

    那可是太傅的属官,最直接的下属。

    而广陵袁迪,与袁隗又是一脉同宗的袁氏,公信力自然爆表。

    刹那间,原本喧嚣的文德殿,再次迎来安静,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在证词上,眼珠子瞪得像个铃铛。

    “且拿来我瞧瞧。”

    卢植毫不犹豫,站出身来,从郭嘉手中夺过证词,展开浏览。

    片刻后。

    他彻底愣怔在原地。

    上面的证据链,简直堪称是滴水不漏。

    将臧洪是如何被蛊惑,张超如何上当受骗,甚至如何发起起义的全过程,以及袁家如何抽身而退,记录的非常详细。

    “真的!”

    “竟然是真的!”

    “袁隗老兄居然真的要......覆灭大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