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瞒天过海!(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麟,两者天差地别,难以相提并论。”

    “若是咱们可以杀入南阳,扼守武关,将国都迁往南阳,然后再利用皇权,招揽阴家、邓家、冯家、李家等世家豪族,至少扼守南阳,短时间内,肯定没有问题。”

    嘶—!

    士孙瑞惊诧,倒抽一口凉气。

    他怎么也不敢相信。

    袁基居然会有这样大胆的想法,在这关键时刻,想要跟南阳换家?

    士孙瑞扭头凝视着袁基,一脸不敢置信地道:“袁令君,此事太傅可同意否?”

    袁基颔首点头,极其肯定地道:“当然,已经同意了,怎么,士将军莫非有不同意见?”

    士孙瑞赶忙摇了摇头:“岂敢!袁令君的计策固然是极好的,但是武关道崎岖难行,咱们只怕一旦进入其中,弘农王的援兵立刻会杀回来!”

    “没错!”

    袁基极其肯定地道:“若是咱们的兵马进入武关道,弘农王肯定会杀回来,不过如果是长安的老百姓,恐怕就未必了。”

    “啊?”

    士孙瑞恍然大悟:“原来你们这么做,是要......”

    袁基淡笑:“已经有些精兵混入老百姓队伍里,他们先去试探,如果能过去,咱们再行离开,若是不行,再想别的办法。”

    士孙瑞皱着眉,沉吟良久:“南阳皇帝陛下素以勤政爱民著称,不论是哪里的百姓,都是大汉的百姓,他们一定不会为难老百姓的。”

    “而且即便武关有兵马驻守,他们也一定打开大门,欢迎从长安方向逃难过来的百姓,甚至还会给粮,派人安顿。”

    嘶—!

    一念至此,士孙瑞已然明白了袁基的战略意图:“袁令君果然厉害,末将佩服之至。”

    袁基唇角微扬起个弧度,绽出一抹淡笑:“行了,如今长安的老百姓已经惶恐起来,咱们也得抓紧时间,你派几个得力的人,扮作百姓先进去,衣服已经准备好了,在武库放着。”

    “好。”

    士孙瑞毫不犹豫地点点头:“我会派最得力的大将前去,袁令君放心即可。”

    袁基恩了一声:“既如此,便拜托了。”

    士孙瑞拱手:“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

    长安皇宫。

    崇德殿。

    小皇帝刘协拿着一件粗布衣裳,仔细打量着,叹口气:“太傅,朕好歹也是九五至尊,岂能穿这样的衣服?”

    太傅袁隗岂能不明白小皇帝心意,他揖了一揖,轻声道:“陛下,如今弘农王率领数路大军赶来,咱们必须要跳出包围圈,否则只有一条死路。”

    “太傅这是何意?”

    刘协皱着眉,反问一句:“您的意思是,皇兄会害朕,不成?”

    袁隗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冷声言道:“一山不容二虎,一国难容二君。”

    刘协吐口气:“这皇帝原本便非朕所愿,当初若非是董卓,朕也当不上皇帝,这汉帝之位原本便是皇兄的,如今归还给皇兄,倒也在情理之中。”

    “朕劝太傅也别太认真了,如果皇兄真的杀入长安,朕便让皇位,以保太傅家族完全,朕想皇兄总会给朕这个面子,不是吗?”

    袁隗眉目中闪烁着淡淡的愠色:“陛下,自从弘农王另立汉庭开始,他就已经舍弃了长安汉庭的一切,包括您,还有文武百官。”

    “如今,弘农王兵锋直指长安,您觉得他会轻易再将长安旧臣,收入到麾下吗?咱们已经没有退路了,从一开始,就已经没了。”

    “您与弘农王之间,必定有一战,此战关系到大汉将来的归属,没有和平共处,只有你死我活,这便是现实。”

    “您难道不想替王美人报仇了吗?”

    袁隗拿出自己的杀手锏,直扑刘协的心坎:“当年,便是何皇后害死王美人的,原本陛下也要遭此毒手,若非董太后,陛下已经死了。”

    刘协细眉微蹙,心中涌起一股淡淡的狠意。

    他自然清楚当年的事情。

    这件事还是董卓告诉他的,原本刘协不信,但经过太傅袁隗,以及相关老臣的作证,刘协已经相信这个事实。

    这是当初袁隗诛杀董卓以后,南北汉庭没有合并的主要原因,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即便是皇家,亦是如此。

    但是......

    这一路走来,刘协已经清楚的意识到南阳的实力。

    自己的这位皇兄,已经不是原本的皇兄了,他的实力远超自己的想象。

    即便是袁隗,集合董卓的旧部,依旧没能与南阳平分秋色。

    从河东之战开始,便一直处于下峰,而今更是要靠瞒天过海之计,才可能扭转败局,但也仅仅只是可能,而非必然。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刘协拒绝穿老百姓的衣裳,瞒天过海时,他内心深处就已经笃定,袁隗绝非是皇兄的对手。

    既然铁定要落败,那又何必过分挣扎呢?

    若是主动投降,至少自己还能落得个陈留王当当。

    可是,袁隗直戳其心,再次让刘协动摇了:“陛下,弘农王已经不是当初的弘农王了,他可以对任何人仁义,但绝对不会对陛下仁义。”

    “因为,您已经成为了皇帝,而且在董卓死后,没有主动派人要求合并,相当于在弘农王心里,您是要与其争锋的。”

    “他绝对不会放过您!”

    “您只能向前,不能退后!”

    “......”

    老狐狸不愧是老狐狸。

    他的话像是一柄柄锋利的尖刀,狠狠地戳向刘协内心。

    可怜的刘协只有十一岁,甚至连基础的三观都没有成型,又岂能禁得住袁隗这样忽悠。

    没一会儿,刘协便彻底放弃了投降的想法,脑海中全都是母亲王美人的死,以及自己与皇兄刀兵相向的一幕。

    “太傅。”

    刘协抬眸望向袁隗,试探性问道:“这一次,您有多大的把握?”

    袁隗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沉吟片刻,欠身拱手:“老臣会尽最大的努力,即便不成,也会与陛下同生死,共进退。”

    “不单单是老臣,还有长安的文臣武将,尽皆会与陛下您,同生死,共进退,咱们从来都是一体的。”

    端坐在上首的刘协,皱眉沉思良久,旋即腾得起身,张开双臂,左右小黄门立刻上前,为其退下冕服,换上普通老百姓的粗布衣裳。

    “太傅,咱们何时动身?”刘协试着问。

    “越快越好。”袁隗回答。

    “朕听你的安排。”

    “喏。”

    ******

    武关道。

    通常峣关的路上。

    队伍迤逦慢行,非常小心。

    望着两侧险峻的山势,刘辨心中不自觉感到有些惶恐。

    根据军师联盟专家的介绍,这里的武关道是属于比较原始的时期,没有经过后期的拓宽处理,因此非常的险峻。

    甚至让军师联盟里的专家,都感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何其的恐怖,但越是这样,他们就越是佩服,从这里行军赶往长安的队伍。

    一个字:险!

    郭嘉似乎察觉到了皇帝陛下的心思,低声安慰道:“陛下放心,等咱们过了商县,抵达峣关,便可进入蓝田谷,那里就真正安全了。”

    “恩。”

    刘辨自然清楚这一点。

    只要过了峣关,从某种意义上说,便进入了关中平原,不再是这样危险的狭道。

    但是......

    刘辨的心思可不在这个上面,而是在袁隗的阴谋上:“大自然虽然险峻,但亦不如人心之险恶,朕不害怕大自然的凶险,唯恐人心之险恶。”

    郭嘉环顾四周,淡然一笑:“陛下放心,咱们已经有人确认过了,若是有埋伏,肯定会提前得到消息的。”

    “报—!”

    话音刚落,前方便响起又有一声传报。

    郭嘉顿时一愣。

    这尼玛,还真是啪啪打脸的节奏啊。

    难不成前面当真会有埋伏?

    举目望去。

    但见,一骑绝尘而来,欠身拱手道:“陛下、军师,探马回报,前方出现大量从长安逃难出来的百姓。”

    “逃难出来的百姓?”

    顿时,郭嘉一愣。

    刘辨更是一愣!

    在这个时候,居然可以从长安逃难出来?

    刘辨瞥了眼郭嘉,见对方同样面有疑色,当即言道:“可派人打问过情况了?”

    “恩。”

    斥候点点头,回答道:“说是长安混乱,四周百姓皆在逃难,很多百姓考虑到咱们南阳的福利待遇好,陛下是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便想从武关道,直奔南阳,寻求庇佑。”

    不等刘辨开口,郭嘉便跟着问道:“有多少百姓?”

    斥候停顿片刻后:“很多,恐怕得有上万人。”

    郭嘉当即意识到不妙:“陛下,此事来得蹊跷,怕是会出问题。”

    刘辨皱着眉,轻声询问:“怎么讲?”

    “很简单。”

    郭嘉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长安分明处于弱势,按照正常情况,必须要安抚民心,坚壁清野,将老百姓收入长安,哪怕搬运粮草、守城器械。”

    “但是......”

    郭嘉冷声言道:“袁隗却没有这样做,反而放任民心混乱,百姓四处遁逃,如此只会令长安局势更加不稳。”

    “咱们不得不防!”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