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兄“友”弟“恭”(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旋即。

    躬身离开大殿。

    就在郭嘉离开不久,朱彤转入殿中,欠身拱手:“陛下。”

    刘辨抬眸望向朱彤:“怎么,有事儿?”

    朱彤颔首:“的确有事。”

    刘辨见其似有难言之隐,当即言道:“有事儿便说,跟朕还这般犹疑?”

    “岂敢!”

    朱彤欠身拱手,长出口气,壮胆言道:“是这样的,史阿的师傅王越,乃是陈留王的亲卫军统领,当初在武关时,曾与典将军有过一战,典将军对他评价甚高。”

    “哦?”

    刘辨不由惊诧:“剑圣王越?”M..coM

    朱彤点头:“没错,正是此人。”

    “可是史阿让你来求情的?”

    “恩。”

    “果然如此。”

    刘辨长出了口气,轻声道:“史阿毕竟是陪着朕一路走过来的人,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朕自然会往开一面。”

    “你回去告诉史阿,让他放心即可,王越只要配合朝廷调查,把知道的东西全部说出来,朕绝对不会为难他。”

    “而且......”

    刘辨自然清楚王越的能耐,更明白王越是个官迷:“看在史阿的面子上,朕可以给王越个一官半职。”

    朱彤大喜,欠身拱手道:“多谢陛下。”

    刘辨摆了摆手:“不必客气。”

    朱彤颔首:“既如此,臣暂时告退,不打扰陛下工作了。”

    刘辨恩了一声:“去吧。”

    望着朱彤离开的背影,刘辨不由地感慨万千。

    他回想起了当初在雒阳的一幕。

    若是没有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史阿在,他是绝对不可能快速打开局面,与外界取得联系的,虽然朱彤功劳很大,但与史阿相比,的确还是稍稍欠之。

    而且在他们逃离雒阳以后,同样史阿等这帮游侠,帮助刘辨战败了敌军,降伏了张辽,最终打开了在南阳的局面。

    毫不客气地说。

    没有这帮游侠在,就没有刘辨的今天。

    如今,史阿既然有事相求,刘辨又岂能不网开一面。

    此刻,军师联盟的声音跟着响起:“辩爷,根据之前掌握的情报,史阿的师傅王越已经有四十三岁了,只比黄忠小一点。”

    “但王越没有太多的军旅经验,只怕给一个大官当,有些不太合适,最重要的是,让他现在开始学,恐怕也有些晚了。”

    刘辨皱着眉:“老师,这是何意?莫非不给王越个官职?”

    军师联盟轻声道:“给一定要给,但就别给军职了,基层的军职有些大材小用,会让王越心寒,不如不给,高层的军职,王越不太适合,这样容易出问题。”

    “那专家的意思是......”

    “很简单。”

    军师联盟继续言道:“不如效仿林冲,让王越当朝廷新兵的总教头,反正以后等火器上来了,长矛、战矛什么的,基本上就被淘汰了。”

    “咱们唯一还会配备的,估计就是寰首刀,亦或者是近身搏杀的剑了,让王越去训练新兵这个,肯定没问题。”

    “他可是开过武馆的人,对于教徒弟,那是非常在行的,人就是要干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非是要强行按在一个职务上,这样迟早会出事。”

    刘辨颔首点头:“有道理。”

    *****

    兖州,山阳。

    昌邑县。

    锵!锵!锵!

    金鸣炸响,战火纷飞。

    一颗颗火流星从天而降,接连不断地砸在巍峨的城池上,溅起万千火花,一架架云梯上,悍不畏死的士兵提着寰首刀,顶着矢雨、擂石、滚木,不断向上攀登。

    已经整整进攻了十二天时间,城头反复易主,却始终没有拿下昌邑县,双方损失极其的惨重,现在比拼的,便是进攻意志了。

    城外,迎风招展的大纛旗下,一个身姿挺拔,横眉怒目的男子,此刻正捏着颌下一缕胡须,遥望着硝烟弥漫的城头。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兖州刺史刘岱。

    “报—!”

    正在这时,身后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刘岱扭头望去。

    但见,自家斥候绝尘而来,欠身拱手道:“主公,从东平国传回消息,济北相马升的兵马已经被万潜击溃。”

    “好!”

    刘岱暗松口气,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没想到,马升此贼居然在这个时候,还能为袁家牺牲,若非他牵制了我军兵马,小小昌邑,早已被我攻克。”

    “万潜的兵马何时能回来?”刘岱试着问道。

    “五日左右。”斥候回答。

    “五日?”

    刘岱沉吟了片刻,眉头微蹙着。

    一旁兖州治中从事郑晨已然明白了刘岱的想法,揖了一揖:“主公,兖州战事已经拖了接近半月,想来关中的战况很快会有结果。”

    “属下以为,咱们是不是等等关中的消息再说,若是南阳战败了,接下来要如何发展,还有待于商榷啊。”

    “恩?”

    刘岱皱着眉,扭头瞥向郑晨:“你这是何意,莫非你以为,南阳会输?”

    郑晨急忙摇头摆手:“非也,属下只是在以防万一,毕竟袁隗绝非是坐以待毙之人,如此危难之际,他会如何应对,实在是难说啊。”

    “反正......”

    郑晨的声音拖长,饶有兴致地道:“现在已经拖了十二天了,也不怕再拖个三、五天,只要关中的消息传来,咱们立刻强攻昌邑,犹未晚矣。”

    刘岱凝视着前方战场,袁遗此人尚且在殊死反抗,决不投降,可想而知袁隗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若当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啊。

    不得不承认。

    郑晨说得有些道理,反正目前的状况,肯定已经传到了皇帝陛下耳中,那么再拖延个三、五日,对于自己而言,同样在情理之中。

    “若是这样的话......”

    “报—!”

    正当刘岱犹疑不定时。

    忽然,后方再次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扭头望去。

    但见,自家斥候飞马赶来,急匆匆上前,面泛一丝喜色,欠身拱手:“主公,从南阳传回消息,长安皇帝投降,南阳大获全胜。”

    “如今,袁隗以及长安的文武官员全部被抓,目前正在被校事府、廷尉联合审查中,可能过些日子,南阳皇帝陛下要公审袁隗。”

    嘶—!

    刘岱惊诧,倒抽一口凉气:“什么?长安皇帝投降了?”

    斥候极其肯定地道:“没错!已经投降了。”

    刘岱舒口气,彻底放下心来:“我就知道,以如今南阳皇帝陛下的能耐,一定可以战败袁隗,咱们也得抓紧时间了,争取在皇帝陛下公审袁隗时,献上一份厚礼。”

    “传令!”

    这一次,刘岱没有丝毫犹豫,铿锵下令:“将全部的兵马押上,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昌邑县。”

    众将士齐齐拱手:“喏。”

    随即。

    队伍中响起震天彻地的喊杀声:“杀—!”

    顷刻间,一波乌泱泱的浪潮,朝着昌邑县汹涌过去。

    这是刘岱最精锐的兵马了!

    此刻。

    昌邑城头。

    山阳郡守袁遗遥望着从前方杀来的兵马,眼神中没有愕然,更没有惊惧,反而露出一丝丝淡淡的喜色。

    他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好你个刘岱,终于把全部的兵马都压上了,这一次,我倒要瞧瞧,你不死若何!”

    “袁林,快!”

    当即,袁遗便下令道:“速速擂鼓,给城外的骑都尉秦枫下令,让他突袭刘岱后方,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给我将其诛杀!”

    主簿袁林脸上遮掩不住地兴奋:“喏!鼓手,快擂鼓,更换旗帜。”

    咚!咚!咚!

    咚咚—!

    刹那间,城头上的十面金鼓,响起了特定节奏的声音,声音如同闷雷一般,传檄八方,震响四野,声音之铿锵,彷佛天地都要为之震颤。

    跟着,城头原本飘扬的红色旌旗,齐刷刷变成了绿色,这是他们事先约定好的进攻信号,不管是听到声音也好,还是看到旌旗也罢,全都是发起总攻的信号。

    刘岱顿时被眼前的一幕震惊,急急问道:“这是怎么回事?袁遗莫非还有什么阴谋吗?”

    身旁的谋士郑晨皱着眉,沉吟良久:“主公勿急,我想这是袁遗看到主公将全部兵马压上的自然反应,他想以此激励三军,进行最后的决战。”

    “恩。”

    刘岱缓缓点头,暗松口气:“确有道理!鼓声的确有振奋人心的作用,不过,袁遗将旗帜更换成绿色,又有何目的?”

    “这......”

    郑晨正思考时。

    忽然。

    左后方响起一阵隆隆的马蹄声。

    刘岱顿感不妙,扭头望去,视野的尽头处,一道由烟尘组成的洪流,向着这边滚滚而来,在刘岱惊诧的目光中,分明看到一杆黄底黑字的大纛旗迎风招展。

    “不好,是袁遗的骑兵!”

    “他居然还......还藏着一支骑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