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精准打击!曹阿瞒,我非砸碎你不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南阳,宛城。

    皇帝行宫。

    文德殿。

    刘辨坐在上首,手持徐璆递上来的奏章,朗目上下扫过,不由皱起了眉头:“老师,情况有些不对劲啊,怎么一下子多出这么多证据?”

    “很明显。”

    军师联盟的声音跟着响起:“很大一部分人已经猜到了辩爷你对袁隗的态度,现在正是要立功赎罪的时候,所以他们就在落井下石,编造一些内容加重袁隗罪名。”

    “这种情况是非常常见的,辩爷也不必太过震惊,把它交给徐璆来处理,筛选出一部分利于咱们的就行,至于其他明显错误的,全部摒弃。”

    “这件事原本就是真实发生的,如果有太多错误,反而会影响到辩爷的声誉,实事求是,才能禁得起推敲,千万别为了消灭袁家而故意加重,这样会起反作用。”

    刘辨自然清楚这一点,极其肯定地道:“放心吧,这点道理我还是懂的,只是忽然感觉长安的这帮官员,全都是严重的官..僚气息,有点不对自己的脾气。”

    “那必须是当然的。”

    军师联盟笑了笑,轻声言道:“长安汉庭的官员平均年龄在四十五岁以上,这帮家伙早就被宦海锤炼出来了,身上没有官..僚气息才怪。”

    “但咱们的朝廷则相对会纯净一点,由于加入了大量的年轻官员,平均年龄也就三十出头一点,这帮孩子正是朝气蓬勃,有理想、有抱负的时候,自然要好一点。”

    “年纪最大的就属杨彪、卢植了,但这两人明显与长安汉庭格格不入,正适合辩爷你的管理风格,所以整体上没有那么多官..僚气。”

    刘辨皱着眉,盯着徐璆的奏章,心思已经不在案件本身:“幸亏当初咱们没有进攻长安,如果把这帮家伙收入囊中,构建朝廷,岂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这......倒也未必。”

    军师联盟相对比较理智,轻声道:“其实这帮家伙能力还是有的,只是因为长安旧朝庭的风气摆在那里,也不得不让他们融入进去,否则就是下一个卢植,永远只有被排挤的份儿。”

    “不过,如果辩爷当真杀入了长安,消灭了董卓,接手了长安官员,军师联盟也有办法,努力把风气纠正过来。”

    “但是......”

    话锋一转,军师联盟继续道:“这样做太过浪费时间,可能三年、五年之内,不会有太大的成效,远远不如新建一个朝廷来得彻底。”

    “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大汉是全新的血液,也能一次性将汉末三国时期的人才,及时安插进入到朝廷的各個岗位,让他们提前得到锻炼,这样有利于咱们全球化的战略。”

    “至于长安汉庭的旧官员......”

    沉吟了片刻,军师联盟的声音随即响起:“专家的意思,咱们不可能全用,但也不可能不用,需要进行一遍大的筛选后,才能量才录用。”

    “当然,目前南阳汉庭急缺的人才,还是可以录用的,将其补充进来,然后再通过kpi考核制度,逐渐进行优胜劣汰。”

    刘辨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专家不愧是专家,这件事还得交给司马徽来做,他现在就相当于企业里面的人力资源啊。”

    “恩。”

    军师联盟肯定地道:“等事情处理完以后,司马徽就要着重对长安官员展开筛查,专家提供的表格要全部填写,一些测试也要做,咱们一起帮忙分析,争取量才录用,不浪费人才。”

    “可以!”

    刘辨心中大喜,颔首点头:“求之不得。”

    军师联盟轻声道:“长安朝廷消灭了,今年冬节祭天大典,可以宣布大汉的正统传承,然后试探一下荆州、扬州的反应,争取早日完成一统。”

    刘辨已然是心潮澎湃:“放心,一切都在稳步推进当中。”

    “陛下!”

    “陛下?”

    正在这时,徐璆的声音打断了刘辨与军师联盟的沟通,刘辨这才意识到自己沟通的时间太长,有些忽略了下方站着的徐璆。

    “咳咳!”

    刘辨下意识咳嗽两声,这才怔回神来,转而望向下方徐璆:“徐廷尉,关于这些证据,你是何想法?”

    “这......”

    徐璆沉吟了片刻,终于还是开口道:“十之八九,全都是恶意诬陷,甚至某些人完全是在凭空捏造,落井下石。”

    徐璆又何尝不知道皇帝陛下对于袁隗的态度,很明显,朝廷是要对四世三公的袁家动手,如果这个时候可以顺从皇帝陛下的意思,自然可以得其青睐。

    但可惜......

    徐璆的本性以及职业素养,压根不允许他这么做。

    也因此,在思考了片刻以后,徐璆终究还是选择老实回答,哪怕会因此得罪皇帝陛下,至少也能让自己落得安心。???..Com

    “没错。”

    但让徐璆没有想到的是,皇帝陛下没有丝毫埋怨他的意思,反而极其肯定地给出回答,甚至还表示了对自己的赞同:

    “朕的眼光果然没错。”

    “让你来当廷尉,还真是选对人了。”

    徐璆惊诧不已,一脸的不敢置信,扬着脑袋,凝视着上方威压霸气的皇帝:“陛下,臣不过是实事求是而已,此乃臣本分职责。”

    “实事求是原本便是优良品德,尤其是在此时,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朕要公审袁隗,因此便要想方设法,投朕所好,哪怕捏造事实,对袁隗落井下石。”

    “可是......”

    话锋一转,刘辨极其郑重地道:“这样做真的是对朕好吗?朕想要的是事实,而非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这绝非朕的初衷。”

    “袁隗幕后操控,来设计让大汉经历血雨腥风,这原本便是事实,不需要他们凭空捏造事实,故意诬陷袁隗,朕需要的是切实存在的证据,而非捏造的证据。”

    “徐廷尉。”

    刘辨双目灼灼地凝视着徐璆:“你可明白朕的意思?”

    徐璆当即欠身拱手:“捏造事实,诬蔑袁隗,极有可能会对陛下产生不利影响,这不是顺陛下心意,而是对陛下的不负责任。”

    “恩。”

    刘辨满意地点点头,轻声道:“这些证据十之八九全都是假的,但朕相信,一定会有那一分是真的,朕相信你的能力,完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找出来。”

    徐璆备受鼓舞,更深感皇帝陛下的英明,再次拱手欠身:“陛下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努力找到那十之一的证据。”

    “哦对了。”

    刘辨忽然响起了什么,轻声道:“如果人手不够,便让满宠去配合你,他在刑侦这方面的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

    徐璆自然记得满宠,而且对其印象颇深:“多谢陛下,臣正有此意。”

    刘辨长出口气:“既如此,徐廷尉便先忙去吧,等下次再入宫时,朕希望拿到手的证据,是那十之一的铁证,而非十之八九的伪证,你可明白?”

    徐璆诚惶诚恐:“陛下放心,臣必竭尽全力。”

    旋即。

    躬身倒着离开大殿。

    徐璆离开后不久,朱彤转入殿中,欠身拱手道:“陛下,校事府郭嘉求见。”

    刘辨自然清楚,二人现在忙的是同一件事,旋即摆手道:“让他进来吧。”

    朱彤颔首:“喏。”

    不多时。

    郭嘉进入文德殿,趋步上前,欠身拱手:“臣郭嘉,参见陛下。”

    刘辨摆了摆手,示意其一旁落座:“起来吧,可是高嵇那里有消息了?”

    “没错。”

    郭嘉肯定地点点头,轻声道:“高嵇已经跟臣交代了他阻止东郡太守桥瑁的全过程,的确是受袁隗的指派,而且不止他一人。”

    “哦?”

    刘辨眼神骤亮,心中大喜。

    陈留高氏与汝南袁氏关系匪浅,如果陈留高氏可以指认汝南袁氏,那么其效果必定不差于袁迪指认袁隗,这便是真正的铁证。

    “他可愿意当众指认否?”

    刘辨更进一步,试探性问道。

    毕竟,证词这种东西的说服力,远远没有当众指认强,如果高嵇可以站出来,那么即便徐璆没有什么进展,袁家下场也已经注定了。

    “愿意。”郭嘉肯定地道。

    “当真?”刘辨大喜。

    “但有条件。”

    “什么条件?”

    “希望可以用自己的命,换取陈留高氏最小孩子的命,并交由自己的母亲抚养。”

    “可以,没问题。”

    刘辨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直接答应下来。

    虽然,高嵇乃是陈留高氏的核心人物,但即便夷灭三族,也不可能将陈留高氏全部消灭,原本就会有一些旁支存活,刘辨也不在乎多个娃娃。

    更何况,刘辨对于高嵇的母亲,还是有一些了解的,此人乃是高义之人,格局远比寻常人要大得多,将孩子交给此人抚养,对于汉室朝廷的威胁,必然可以降到最低。

    刘辨都能给袁迪机会,何况是高嵇呢?

    郭嘉暗松口气,随即从怀中取出一封信笺,递了上去:“陛下英明,这是高嵇的证词,臣已经整理出来了,只不过没有陛下的金口,高嵇不愿意签字画押。”

    “哦?”

    刘辨惊诧,接过信笺,展开浏览。

    当他眼珠子上下一翻滚,顿时被惊出一身的冷汗。

    好个袁隗!

    为了保证董卓能第一个抵达雒阳,居然接连派出了三拨人,来阻挡各方诸侯进入雒阳,只是为了给董卓争取时间。

    此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