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真相大白,准备公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袁遗嗅到一股子刺鼻的恶臭味,他回头瞥一眼袁林,此人浑身颤抖,身在埋在盾牌下,愣是不敢露出半分,而在其盾牌下方,已然有小溪蔓延出来。

    没错!

    主簿袁林直接被吓尿了!

    其实不单单是袁林,还有很多人被吓尿了,否则味道绝对不可能这么冲!

    可是,此刻的袁遗压根顾不得那么多,因为正在这时,城外响起一阵浓郁的嘶吼声:

    “奉旨讨贼,弟兄们,随我杀!”

    “杀—!”

    袁遗腾得起身,遥望着城外乌泱泱冲过来的曹军士兵,他毫不犹豫,铿锵下令:“擂鼓!给我反击,将他们全部诛杀!”

    躲过一劫的袁军士兵,齐齐站起身来,他们急急上前,操起弓箭,冲着城外乌泱泱赶来的曹军士兵,作势便要进行一波攒射。

    可是......

    没等他们捻弓搭箭,一颗颗冒着烟的短棒,从城下呼啸而起,宛如雨点般砸向城头,有些落在城内,有些落在城头,有些落在士兵脚底。

    Boom!

    Boom!

    Boom!

    ......

    袁军士兵尚且没来得及反应,接二连三的爆炸声,便跟着响起,随即是人仰马翻,哀嚎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啊,这是......”

    袁遗没有听过伏火雷霆弹的威名。

    他只知道“伏火雷霆”这四个字而已,因此对于伏火雷霆弹,没有丝毫防备。

    但这一波进攻,顷刻间便将袁遗反击的意志击溃,毕竟自家将士尚未来得及反应,便躺倒了一大片,若是接二连三来上七八次,这仗压根就没办法打了。

    如果仅仅只是战死,还自罢了,关键伏火雷霆对于三军士气的打击,绝对是崩溃式的,自家将士仅存的士气,在这一刻俨然濒临崩塌。

    守不住!

    根本就守不住!

    若是照这样下去,非得全军覆没不可。

    袁遗心有不甘,咬牙切齿,再次猛一挥手,铿锵下令:“三军听令,速速下城,与曹军展开巷战,咱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务必要守到天黑!”

    众将士声嘶力竭:“喏。”

    旋即。

    纷纷转身,朝着城中奔走。

    城外的曹操吐口气,轻声言道:“还真要跟咱们展开巷战啊,袁遗这家伙当真要战至一兵一卒吗?”

    “此种情况,想来如此。”

    程立捏着颌下一缕长髯,遥望着乌泱泱退入城中的兵马:“不过将军,袁军士气大跌,必不能持久,咱们发起总攻,将其最后一点精气神,全部打掉,必可大获全胜。”

    “好。”

    曹操铿锵下令:“擂鼓,发起总攻。”

    下一个瞬间。

    咚!咚!咚!

    咚咚—!

    金鼓震天响,喊杀比天高!

    曹军将士高举着兵器,一个个宛如野狼般,嗷嗷叫地冲向昌邑县。

    他们翻越过崩塌的城墙缺口,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入县城,按照既定方案,对昌邑县展开最终的围攻。

    曹仁以伏火雷霆开道,追着袁军的腚眼子,便是一阵猛冲猛打,袁军士兵纷纷遁入巷道,不敢跟曹军士兵正面作战。

    然而......

    曹仁压根不理会这帮人,他带着兵马,冲着太守府直扑过去,只要将昌邑县城中重要的地方占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已经胜利了,至于剩下的,不过是关门打狗,清理门户罢了。

    似乎过了很长时间,又似乎仅仅过了一瞬,县城中的喊杀声,开始逐渐凋零,最终归于死寂,恢复如初。

    太守府门前。

    曹操策马飞奔而来,翻身而下。

    一旁曹仁急忙迎了上去:“将军。”

    曹操摆了摆手,直接问道:“袁遗呢?可曾诛杀?”

    曹仁摇头:“暂时还没有,不过他逃不了,四个城门全部封死了,唯一的缺口处,咱们也有兵马驻防,而且末将已经撒出二十支小队,在城中搜寻,相信很快会有结果。”

    “恩。”

    曹操满意地点点头:“找到袁遗以后,速速汇报,本将军要给朝廷飞鸽传书。”

    曹仁欠身拱手:“喏。”

    *****

    南阳,宛城。

    廷尉府。

    徐璆拿着手中的供词,身子不自觉地颤抖,脸上的肌肉不停地抽搐着,那双黑珍珠般的眼珠子里,彷佛有一团火正在汹汹燃烧。

    啪!

    一双肉掌猛拍在案。

    徐璆心底的怒火终于伴随着他读完,彻底燃烧起来:“如果不是亲手审理此案,我怎么也不敢相信,四世三公的袁家居然才是大汉祸乱的根源。”

    “是啊。”

    下方的满宠吐口气,强压下心头的怒火:“百年家族的传承,因此毁于一旦,袁家四世三公,向来都是忠义的代表,但不曾想,他竟险些要篡汉谋逆。”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一旁的郭嘉依旧心情气和,脸上没有半点愤怒的痕迹:“袁家早已经位极人臣,作为臣子没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不犯错,还自罢了,一旦犯错,必然面临灭族之祸,诚如南阳的邓家,数百年的世家豪族,在皇权面前,不照样只能臣服吗?”

    “袁家想要更进一步,多正常的想法,有必要如此激动?”

    郭嘉如此态度,当真是一针见血,戳中了关键,但其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姿态,着实让徐璆感到愤怒。

    “你这是何意?”

    徐璆抬眸怒视郭嘉,反问道:“难不成,袁家如此,还是正确的喽?”

    郭嘉摇了摇头:“袁家谋逆,自然是大错特错,但令袁家成为四世三公的存在,原本便与大汉先皇们脱离不了干系。”

    “是他们把袁家养起来的,但却没有任何的制衡措施,如果单纯把责任全都推给袁家,那么未来照样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陛下曾说......”

    言至于此,郭嘉忽然响起了皇帝陛下的一句话:“人要学会吃一堑长一智,谋逆者固然有罪,但若看不到更深层的原因,不过是治标不治本而已。”

    不等徐璆开口,一旁满宠捏着颌下一缕胡须,点头附和道:“是啊,陛下说得似乎没错,没有任何一个家族,愿意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那么他们自然要奋起反抗。”

    “而归根到底的原因,乃是袁家的权力过盛,而且时间太久,若是这点不解决,一个袁家倒下了,会有千千万万的袁家站起来。”

    “不知陛下他......”

    满宠皱着眉,下意识忧心起来。

    “放心。”

    一旁郭嘉笑着道:“陛下既然已经意识到了,自然会有应对的办法,而且伯宁你应该能感受到,寒门士族的机会在南阳,相对是比较大的。”

    “恩。”

    满宠颔首点头:“确实如此。”

    郭嘉轻声道:“咱们陛下年纪虽小,但这手段却是极高,我与文若、子敬等人都相信,凭陛下的能耐,超越秦皇汉武,必不成问题。”

    徐璆这才松口气,摆了摆手:“行了,既然事情已经水落石出,咱们便入宫面圣,看看陛下准备何时公审袁隗。”

    “好。”

    郭嘉点点头:“事不宜迟,咱们这便入宫。”

    徐璆起身,绕过长案:“走。”

    *****

    此刻。

    皇帝行宫。

    文德殿。

    刘辨端坐上首,手中拿着贾诩递上来的日报,不由微微蹙眉:“恩?朕与刘焉之间约定的事情,如何会在南阳传开?”

    “难不成......”

    刘辨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会是刘焉搞的?”

    贾诩肯定地道:“没错,必定是刘焉自己散播的流言,他怕陛下反悔,因此想要利用悠悠众口,来胁迫陛下。”

    “哼!”

    刘辨轻哼一声,不以为意地道:“老东西,竟搞这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当真以为这样,便能拦得住朕收回益州?”

    “不自量力!”

    说出最后一句话时,刘辨脸上的不屑,没有丝毫遮掩。

    下方的贾诩揖了一揖,轻声道:“陛下,要不要派校事府的人,采取点措施,趁着现在流言没那么大,或许还来得及。”

    “不必。”

    刘辨大手一挥,直接打断:“朕原本也没有派兵进入益州的想法,那里山高林密,易守难攻,即便有伏火雷霆,也不是那么容易。”

    “哦?”

    贾诩自然不会以为,皇帝陛下是放弃了益州:“难不成,陛下有别的办法?”

    刘辨冲贾诩绽出一抹淡笑:“当然有!而且已经在前期的铺垫中,只要有个恰当的机会,便可展开实施,文和安心等着便是,朕要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贾诩脸上一脸的不敢置信,当即欠身拱手:“陛下若当真可以,臣还真是要拭目以待了。”

    刘辨轻声道:“放心吧,不出两年,必有奇效,你现在的注意力,应该多放在荆、扬、冀、青身上,不必在益州浪费过多时间。”

    贾诩见皇帝陛下非常自信,也不再怀疑,便揖了一揖:“臣明白。”

    “好了。”

    刘辨将日报收起来,放在龙案一旁,摆手道:“你可以下去了。”

    贾诩欠身拱手:“既如此,臣告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