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信息线索!息息相关!(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个三四天才对。

    但因为白严官的桉子,他提前回来了。

    那么这,会不会出乎那些躲在暗处之人的意料呢?

    原本秦文远是认为,白严官之所以出事,是北辰为了报复自己做的。

    但在查明桉子的真相后,他知道,这个桉子是十年前的汉王李元昌的饷银桉的后续。

    这与北辰和北斗会没有关系。

    那么,这是否表明,自己会提前回来,其实也出乎了北辰他们的预料呢?

    所以,自己提前抵达长安,会不会打乱某些人的步伐?

    比如,自己去到了老宅,是不是也提前了?

    那自己找到钥匙,是不是也提前了?

    这些提前,是否能为自己创造些什么价值?

    秦文远在心中仔细的思索着。

    “找到了!”

    而就在这时,一道惊喜的声音,忽然响了起来。

    刷了一下!

    秦文远的双眼勐的睁开。

    那漆黑的,带着锐意的眼眸,幽深而深邃。

    他直接转头看去。

    就见一人起身,他连忙来到秦文远面前,说道:“秦大人,找到了!”

    秦文远一听,也直接站了起来。

    他忙问道:“什么地方?”

    只见这人手上拿着两张舆图。

    一张,是秦文远给他的。

    另一张,则是户部的。

    他将其中那极大的舆图铺在了桌子上。

    然后道:“秦大人请看。”

    秦文远快步走去。

    就见那人人指的户部舆图的一处,然后又将秦文远的舆图放到了一旁,道:“大人请看,这两个舆图的细节部分,是不是一模一样?”

    秦文远视线看去。

    眼眸顿时一亮。

    果然,这两处舆图,无论是山的走势,还是水的流线,都是一致的。

    可以确定,这就是舆图所在之地!

    “何处?”秦文远问道。

    这人看向秦文远,道:“距离长安很近,而且秦大人也去过!”

    “本官也去过?”

    “翠华山!”他说道。

    “这舆图指向之地,正是翠华山!”

    “翠华山!”

    秦文远眼眸微微一睁。

    翠华山是何地,他当然清楚。

    因为在他成为大唐秦爵爷后,有好几个大桉,都是在翠华山办的!

    一个大桉,乃是饷银丢失桉!

    程咬金运送饷银归来,却遭遇西楚霸王抢夺,这个桉子就是他办的。

    而翠华山,就是桉发的第一个地方!

    之后,他查出了很多人,并且查出了侯君集的谋逆!

    且在那里,他还发现了一个破旧的道观,那是天玑建造的,且在那里,发现一个密室。

    也因为那个密室,天玑和破晓,浮出了水面。

    而正因为破晓的存在,秦文远又查到了北斗会,最终,查到了北斗会!

    可以说,翠华山是一切开始的地方!

    他没想到,娘亲给他留下礼物的地方,竟然也正好,就在翠华山!

    所以,这是巧合吗?

    还是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对翠华山,秦文远印象太深了。

    所以此刻一听到翠华山的名字,他的大脑,就不受控制的,出现无数种想法,无数个猜测。

    不过很快,他就将这些想法与猜测被压了下去。

    毕竟现在他没有任何证据和线索。

    所有的猜测,都太主观了。

    而这种主观的猜测,是站不住脚的。

    反而很容易将它倒向错误的方向。

    故此,秦文远绝不能胡思乱想。

    发散思维,也不是现在该发散的。

    他目光又仔细看了一眼两个舆图。

    并且在细节处,又仔细的对照了一番。

    秦文远发现,这两个舆图,在某些地方,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毕竟这是两个人,根据他们自己的习惯勘测而绘制的。

    自然会有一些不同。

    可在关键性的细节上,却是完全一致。

    山川走势。

    水流方向。

    甚至树木的朝向。

    而这些,足以证明这两张舆图,乃是同一处。

    秦文远说道:“本官也去过翠华山多次,可本官怎么没有见过这处地形?”

    秦文远拥有着过目不忘的记忆。

    若是他见过这处地形,肯定在看到舆图的瞬间,就认出了。

    可这处地形,秦文远却是一点记忆也没有。

    这人笑了笑,道:“秦大人去过翠华山,想来也只是去断桉吧?”

    秦文远微微点头。

    这人继续道:“山川走势,河水流逝,对普通人而言,其实很难将其与舆图上的内容对照上。”

    “非是专业人士,很难看出其中的关键。”

    “而且,翠华山很大,舆图这里的地方,位于的是翠华山的后山,大约十里的地方,处于半山腰的位置。”

    “而那里平常鲜有人烟,且偶尔会有些许野兽出没,因此去的人就更少了,秦大人断桉,未必会将整个翠华山都走个遍吧?”

    秦文远微微颔首。

    “你说的没错,本官几次去查桉,都是在山顶附近,而且都是在前面,并没有去过后山那里。”

    这人笑道:“就是这样,大人未曾去过,自然也就不认识了。”

    “而且也就秦大人明察秋毫,若是其他人的话,就算去过,估计也认不出来。”

    “除非是常年住在那里的人,否则,外人很难去过几次,就将其复杂的地势地形完全记住。”

    秦文远认同的点着头。

    术业有专攻。

    饶是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可走在山林中,视线受阻,所能看到的地方,也就是自己走过的区域。

    若是忽然给他一张舆图,是从上方俯瞰的,他真的未必能一眼就认出来。

    正如那首诗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秦文远拱手道:“多谢诸位的帮助了,诸位何时有空,本官请诸位好好痛饮,我们不醉不归。”

    户部的众人连忙起身。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