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奔跑!老实!(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征西凯旋,吾儿功高震主,恐怕对你、对秦家都不是什么好事,所谓;谦虚谨慎方为立身之道,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吾儿不如将功劳分给征战西凉战死的兵将,可要些不干紧要的赏赐,这样既能博个爱兵如子的美名,又能给皇上、朝臣认为你心性淡泊,看重财物,不恋权势的想法。位高权重,非我徐家所需,徐家家族紧要的是低调发展,使其有能力保护自身的利益便可,不管世间如何变化,朝代如何更迭,当于天下有一席之地,屹立不倒,世代皆为望族。”新笔趣阁

    听得父亲所说,秦晓乐一时间想通许多不理解、不明白之事,想徐家占据诺大地域,家族军队精锐,却不称霸、不做王,原来父亲早将天下大势看得清楚,宁愿使家族延续世代,不愿得数世风光,因子嗣争夺权势而四分五裂,终使家族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听得秦晓乐这等淡泊名利的话语,李治、武则天却是想差了,心中皆存偏不让他如愿的想法。

    如是秦文远知道皇上此时的想法,一定会大笑天意弄人,事情有时总是会出于意料之外。

    果不其然,只听李治于龙榻上开金口说道。

    “赐封秦晓乐忠国公,一品骠骑大将军,掌管金吾卫执守东都洛阳,东都洛阳赐予忠国公府邸,秦晓乐所奏照准,着有司衙门择地建造征西阵亡将士英雄碑,行文免除阵亡将士遗属三年税赋,抚恤金发放到位,凡衙门官员有舞弊、贪污者,皆以死罪论处。”

    此上谕颁布,大唐军士皆感念皇上恩德,颂赞秦晓乐领兵有方,爱兵如子,齐王爷秦文远教子有方,秦家家风贤德。

    一时间,征战西凉阵亡将士家属多立生祠供奉秦文远、秦晓乐父子塑像,使子孙铭记徐家恩情。

    帝、后驾回东都洛阳,秦晓乐辞别父亲秦文远,携二位夫人领金吾卫骑兵护驾,回到东都已是大唐“开耀”元年五月(682年2月)。

    不久、皇上李治立皇孙重照为皇太孙,又改大唐年号为“永淳”(682年3月)

    其时,西突厥阿史那车簿率十姓贵族反唐,使兵包围“弓月城”,被朝廷新任安西都护王方翼破之,王方翼累功,本应封大唐夏州都督,却因王方翼乃废后王皇后族人不得重用,激起这厮兵变,勾连突厥贵族阿史那笃禄、阿史那元珍等反叛大唐,侵州并境。

    朝廷接报边患,禀报皇上,李治旨意使薛丁山为主将,领兵五万平叛。

    薛丁山领旨率军平叛,将叛军于“云州”一线击溃,此时,驻守大唐河源一线,应对吐蕃的李敬玄、黑齿常之二员将领,因采用徐晓乐设立峰火台示警的建议,使得蠢蠢欲动,又开始时常骚扰大唐边关的吐蕃军遭受重创,二次小规模的战斗使大唐边关得以安然无恙。

    然而、战事顺利,却不料关中发生水、旱、蝗等自然灾害,使关中闹起粮荒,百姓生于水深火热之中。

    长安城中迎接大军凯旋,接见西凉太子及七十二国使节后不久,诸事处置妥当,皇上、皇后传旨文武百官回转东都洛阳。

    秦晓乐奉旨率金吾卫护驾,携二位夫人回到到东都洛阳,朝廷赐封的“忠国公”府,参见母亲长乐公主。

    因牵挂孙儿徐德志和夫君秦文远,时常往洛阳、长安两地往返的襄城公主端坐厅堂,左右侍立着儿媳太平公主和孙儿秦德志。

    秦晓乐拜见母亲,襄城公主安坐端详儿子如今不怒自威的模样,知儿子于大唐朝廷、军中已成气候,甚是欣喜,太平公主拜见夫君,徐德志跪拜父亲大人。

    二位儿媳参拜婆婆,大妇,太平公主还礼,孙儿徐德志拜过二位姨娘后,襄城公主微笑对两位儿媳说道。

    “你俩为国辛劳,助吾儿征战西凉,乃我秦氏家族门中的英雄,今日归家,且先去房中御甲梳洗,待歇息过后来陪为娘说话。”

    王凤儿、樊梨花听得婆婆吩咐后告退,自有贴身的侍女侍候着往后院各自的新房御甲。

    太平公主为大妇,自然当为征战归来的夫君亲自御甲,随后领夫君往房中洗漱。

    襄城公主望着佳儿、佳妇皆往房中更衣歇息,对孙儿说:“且随祖母往花园中走走,休得打扰伱父亲歇息。”

    这小子抬头望着祖母说:“孙儿想去和爹娘说说话呢?”

    襄城闻言,慈爱地抚摸着孙儿的头说:“你爹爹刚刚回府,定然有话要与你娘亲说,大人说话,小孩子要懂得回避,知道吗?”

    秦德志似懂非懂地“嗯”了一声,牵着祖母的手,乖乖地往园中游玩。

    秦晓乐和夫人回到房中,太平公主旋即遣开丫环、仆妇,钻入夫君怀里便梨花带雨,呜咽说道。

    “郎君此去数年,想煞妾身!”

    此话说罢,这位自来刁蛮的公主,却是将双手在夫君的脸面,身子四处抚摸,生怕他差了什么零件似的,其相思之苦显露无遗,稍后,娇嗔说道。

    “你倒是在外风流,左拥右抱,咱孤儿寡母在家为你担忧,你个混蛋,欢喜之时可曾想过家中还有妻儿。”

    说着说着,太平竟是有些悲声起来,这不符合她一贯性格的刁蛮做派,倒是将秦晓乐弄得有些懵逼,想这位夫人何时变得这等多愁善感,温柔可人,不禁好对她好一阵哄,方得太平公主展开欢颜。

    是夜,“忠国公”府张灯结彩,欢声笑语,厅堂中,襄城公主端坐上位,左右坐着儿子、孙子,三个媳妇依次而坐,诸多侍女侍立房中,负责传菜添酒,各种美酒佳肴流水般上,使得第一次与婆母同桌的樊梨花甚感新奇。

    想她也是生在西凉王侯之家,却是没见过秦家酒桌上精美的酒具,醇香的葡萄美酒,各色诱人食欲的菜式,带有转动圆盘的大圆桌,轻轻转动便能将想吃的菜转到自己面前,得知这桌子、这房中的家具都是出自公爹画出的图纸,秦家工匠所制,甚至于这屋里各位夫人身上穿的衣裙也是如此,这位习得仙家手段,有移山倒海本事的女子,被爹的奇思妙想所折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