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融洽!有罪!(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廷为官当见机而为,以自己的心性行事,休得参与皇权的争斗,天下之势自有其运行的轨迹,人力不可为之,徐家要做的是使家族壮大,使追随徐家的僚属、百姓有安身之地,其它皆是虚妄。切记为父所言!”

    听得父亲所说,秦晓乐面色大变,想李显刚刚登上皇位,父亲便预言他不会坐得太久,想莫非这位皇子不能服众,或是有朝臣欲要造反?

    秦晓乐说:“父亲可否明示朝廷中将有何事发生,儿子也好早作预防。”

    秦文远闻言叹息说:“此乃先皇李世民、李治父子种下的因,终是得妇人参政,皇权旁落的果。于帝国来讲,江山社稷虽说有德者居之,然、固有的传统和儒家思想的观念,使朝廷中的诸多大臣不知江山是民,民是江山,忘了官员应以民为重的根本,只知愚忠他们心中认可的正统,这便会使朝廷中大多官员卷入皇上、皇后对皇权的争斗中,此等情形之下,吾儿要做的便是明哲保身。”

    说到此处,秦文远有些叹息,接着说道。

    “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与民造福,强盛国家,用得不好,便会使天下大乱,祸及祖宗家族,但愿皇上、皇后能与苍生为念,休得只顾一己之欲。唉……!”

    一声叹息,秦文远再不多言。

    秦晓乐闻听父亲慎重的话语,心中翻起惊涛骇浪,知此等吓破天的大事,恐怕天下只父亲能够预知,感念徐家有父亲这尊大神掌控,是他们这些子女最大的幸事,跪地说道。

    “儿谨记父亲教诲!”

    父子二人于书房谈话,厅堂里,长乐公主却是与几位媳妇说道。

    “为娘和你等公爹这便要回往齐州祖地,你等于京城当和睦相处,相夫教子,万不可惹事生非,盛世太平,每年当回家祭祖,以尽儿孙孝道!”

    太平公主、王凤儿、樊梨花听得婆母教诲,皆是称“是!”

    书房中,秦文远与儿子谈完话后,拿出一堆用于发报的器材,使人唤来亲卫统领徐念蒋。

    秦念蒋得王爷召唤,来到书房便听王爷说道。

    “你且指派懂得发报的亲卫留在京城跟随少爷,遇有不诀之事,好使本王及时得之。”

    秦念蒋得令,自去安排,索性留下包括懂得发报的亲卫,共计百人于洛阳“忠国公”府,除了负责发报,便是护卫徐家的孙少爷徐德志。

    京城中诸事处置妥当,秦文远夫妇率众离开洛阳,秦念蒋领护卫王爷的数千亲卫,使百人于马队前打出代表王爷、公主尊贵身份的旗帜,随后是装备精良的大队人马护着王爷和夫人乘坐的马车。

    朝廷百官奉旨早早于城门相送王爷、公主离京。

    秦晓乐携夫人、儿子将父母送出洛阳城外,跪拜父母离去。

    秦文远与夫人回到“齐州”历城祖地,吩咐长子秦晓峰分别电告于东北“龙城”和“高句丽”的次子秦晓勇和三子徐晓钢,近日起开始加强军备,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动乱。

    秦晓峰闻得父亲所言,心中不解,想新皇刚刚继位,天下何来的动乱。

    见得儿子不解,秦文远将与洛阳城与四子秦晓乐说的话,再是与长子细说一番,使得秦晓峰也是感觉事态危急,遵父亲之命,使徐家军早作准备,见机行事。

    使儿子等做好万全之策后,秦文远与几位夫人同往“玄园”后山上的“青风观”修行养身,终日与从佛朗机国完成使命,云游四海回到观中的师侄虚木谈经论道,说到如今在佛朗机国接替母亲登上王位,且早在虚木的帮助下使身体完成筑基,其后一直跟随姨娘桃红夫人修习道门功夫的混血小儿子,秦文远当真想见见这小子如今的模样。

    李显登基不久,重用皇后韦氏族人,试图组建自己的权力集团,欲提拔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为侍中,以韦玄贞豫州刺史的官历,一下升为大唐掌管门下省的宰相,显然是操之过急。

    顾命大臣裴炎坚决反对皇上的这個决定,却未想到李显大怒说道。

    “朕便是把江山给了韦家也无不可,一个侍中算得了什么?”

    此话出自皇上之口,把大唐江山社稷视同儿戏,如此不负责任,毫无帝王心胸的皇上,使裴炎闻言好不失望,遂将此事禀报给太后娘娘武则天知道。

    武则天闻知李显如此任性,对这位庸弱无能的儿子当然不会手软,使李显继皇帝位不足二月,便将其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城,皇后韦氏同被废为王妃。

    李显被废,武则天立小儿子李旦登基为皇。

    李旦上位,这小子比起他的哥哥李显,倒是头脑清醒,知道自己不过就是个在金銮殿上的摆设而已,身后是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的武则天,自己随时皆有被废的可能。

    明白这个道理,李旦甚是精明、听话,凡太后要做的皆是拥护,自己却终日做些不着边调之事,使朝臣对他这个皇上是可有可无。

    秦晓乐身处事件之外,却是看得清楚,知道李旦的难处,同时也佩服这小子比起他哥李显不知高明到哪里去,懂得隐忍保命、保富贵。

    秦文远预测李显的结局实现,徐晓乐对父亲佩服得五体投地,常在府中与三位夫人说道。

    “能看清天下大事者,非吾父亲也!”

    太平公主嫁入徐家,自然以夫家利益为重,对于朝廷之事,便是闲谈也很少提及,加之她此时又有身孕,更是以贤妻良母自居,做到相夫教子即可,管你朝廷中如何争斗,只要不涉及她守护和依赖的夫君、儿子,这天下的事与她何干。

    王凤儿、樊梨花二位夫人本是修仙之人,更是对朝廷争权夺利的事不感兴趣,能与夫君同甘共苦便好,时不时与她们心里的色胚做些造人的运动,当真是其乐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