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梦回控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旗下的各个公司都一片大好,陆泽心情十分舒爽。

    此时他正听着张懄在汇报着去年一整年,各个公司的营收情况。

    其中营收最多的,自然是,毕竟两万家店摆在那儿,总共加起来创造的营收超过20个亿。

    不过的利润率也是最低,毕竟产品是供应商那整合来的,门店是加盟或贴牌的。

    整体的经营毛利率还不到15%,纯利率就更低了。

    想想也很正常,零售行业本身就多是薄利多销模式。要知道零售巨头沃尔玛的年营业利润率也不过4-6%而已。

    零售企业的营收看着夸张,其实利润相对营收来说非常低。但只要体量做上去,一样可以成为巨头。

    就像沃尔玛一样,在陆泽前世曾九次登上世界五百强的第一位。

    零售企业的潜力之大,可见一斑。

    根据财报显示,陆泽旗下的企业,除了外,总计贡献了超过50亿的营收。

    这个营收数字合并在一起看着挺大,但分摊到各个企业就没那么夸张了。况且在2000年依然有不少民营企业的营收,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卖饲料起家的新希望集团,生产汽车零部件业起家的万象集团,卖电器的苏宁集团,以及生产机电产品的正泰集团,这都是民营企业种的巨头。

    当然了,就更不用说排在民营企业第一位的卖电脑的联想集团,营收早已超过了200亿之巨。

    虽然联想的企业性质也不能算国有企业,也不能算纯民营企业,但工商联给其的定位就是民营企业。

    为何柳联想在国内商界会有如此高的江湖地位,就是因为联想集团的营收吊打国内所有其它的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都已经如此牛了,就更别说那些巨头国有企业了。

    所以别看陆泽的生意做大了,但国内从来就不缺能人,和那些成名已久的老牌企业比起来,他要走的路还很长。

    尽管他被《时代周刊》选为了年度风云人物,尽管他手底下的营收非常夸张,但也仅限于此。

    想成为国内商业第一人,他还得继续努力努力。

    因为不是说钱够多,身家够大,就一定能成为商业第一人,而是要你把某个企业带到第一,做出足以令人惊叹的成绩,才会被大家所公认。

    不过现在国内多数大老都非常看好陆泽,认为他旗下的很有这个潜力。

    如果登顶,就一定能把陆泽送上国内商业界第一人的位置。

    而现在区区50亿的营收,陆泽还不至于膨胀到哪里去。

    这还只是总营收,论起利润总额就更是没什么好得瑟的。尽管其它生意的利润率要高一些,但利润总额算下来,还不到15个亿。

    当然了,这个数字并没有把的营收计算在内。

    因为其它的生意加在一起都没法和相比,光是那6个多亿美金的营收,就比其它公司的营收总额还要高。

    至于利润的话,暂时有所不如,因为陆泽为了推广市场,给渠道经销商多分配了10%的利润空间。

    不然的话,的利润也会远远超过其它生意的利润总和。

    看着这些企业都挺赚钱,但其实也就这么回事儿。

    真正要说赚大钱的,还得是身在海外的了。

    在陆泽的授意之下,又经过了大半年的分散投资,目前自有资金规模已经达到了30多亿美金。

    距离陆泽去米国捞金,又增加了十多亿美金之巨。

    这也和米国股市长期一蹶不振有关,能做空的企业和机会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而的私募业务,也发展的非常之好,提前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掌管的基金规模已经超过了百亿之巨。

    虽然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