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推荐(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知,到了去年,海老大人虽然告老还乡,但又有海文礼为自己两个儿子扬名,要不然,自家这儿子,说考不中那肯定不会,但状元头衔,估计就落不到他头上了,就这样,也是因是苏洵放弃了科举,为两个儿子让路。

    官场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则,就是儿子不能越过父亲,为了儿子能够更进一步,苏洵才放弃了去年的科考,毕竟自己都快五十了,又能做几年官,两个儿子一个二十一,一个十九,前途无量,包括官家招他进京到舍人院考试,苏洵也是因为有这方面的顾虑,所以才称病不愿意前往。

    “伯常兄说的是,要真是为了一点点名声或者润笔费,我还不如答应官家入仕,为国著书,不比你那个小小的《明月集》靠谱。”

    盛长槐这才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赶紧给两位师兄道歉,海文礼和苏洵这才脸色好了一些,苏洵家里虽然不像海家,但也不算贫寒人家,毕竟他的父亲苏序好歹也算官员,自然非普通人家能比。

    看到气氛有些尴尬,苏轼感激盛长槐两次为他解围,投桃报李,又使用出话题转移大法。

    “父亲,海师叔,若是你们二位一个做经义的主编,一个做策论的主编,那诗词的主编该如何安排,若不是我年纪有些小,我倒想当这个诗词主编。”

    苏轼说从不错,若是按照盛长槐的预估,担任经义主编的是海文礼的长子海昭儒,那么苏轼担任诗词,甚至诗词策论一肩挑,也是能够,但海文礼和苏洵担任了经义和策论的主编,这诗词的主编一定得是德高望重,诗词一道还不能成就太低,盛长槐想了半日,还是觉得这诗词的主编由海文礼担任比较好,海文礼虽然并非以诗词称道,但是翰林院掌院学士,诗词又岂能差了。

    待盛长槐将自己的想法合盘托出,海文礼却摇了摇头,笑了一句。

    “这有何难,我荐一人,比我更合适,若有他出面,将来师弟这《明月集》,一定不会有不长眼的来找麻烦,若是世家子弟仗着权势让师弟徇私,有此人镇场子,没有人敢造次,此人虽然没有担任什么重要官职,但身份尊贵,又擅长诗词,喜欢提携后辈,还和杨师有旧,也算杨师的半个弟子,若是长槐去请,他定然不会推辞。”

    盛长槐这就奇了,自家老师在汴京虽然结交了不少才子,但没有一人符合,没有担任要职,还身份尊贵,世家子弟又不敢招惹,除了宗室中人,还能有谁,但是杨师说过,官家一直无后,结交宗室,会让官家猜忌,杨无端本来就被官家不喜,肯定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不是宗室,那又是谁,难道是哪个勋贵,这就更不对了,文武殊途,再有,即便是勋贵,也没有那样的本事,勋贵之家本来就身份特殊,又怎么会为了盛长槐得罪世家子弟。

    苏轼好歹和海文礼在翰林院呆了一年多,京中的重要人士也都只知一二,稍微想了一下,便知道海文礼说的是谁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