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战局已定(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性攻击的结果,对付这样笨重的士兵,寻常的刀剑已经起不了作用,要想要对身穿重甲的铁鹞子进行杀伤,除了手榴弹能够利用弹片破甲之外,也就是钝器能够产生效果了,毕竟炼钢术的突破也就是一两个月时间,还没时间打造大量的冰刃。

    “砰。。砰。。。砰。。。”

    能够冲到大宋阵前的铁鹞子,仅有十之二三,即便他们是最彪悍的勇士,强忍着被烧伤的脚掌冲了过来,但毕竟是骑兵,武器也非为步战准备的,所谓长枪,只有在冲击的时候才有作用,而作为步兵,笨重的盔甲限制了他们的发挥,再加上大宋士兵都是三四个对付一个,在杀死十来个大宋士兵之后,两三百最彪悍,最勇敢的铁鹞子战士不甘心的倒在了大宋阵前,甚至都没有让大宋前排的战士产生一点混乱。

    “发了,这次发了,全表哥,咱们这次,可是真的要被载入史册了。我的娘嘞。。。两千铁鹞子至少干掉一千,剩下的都是砧板上的肉,您看看,已经有人要投降了,我估计,等这场战斗打完,投降的铁鹞子恐怕比开国至今俘虏和投降的加起来都要多嘞。”

    听到折可适这个不争气的声音,全旭恨铁不成钢的在他头上狠狠的拍了一巴掌,折可适是他姑祖母的后代,按照血缘关系,虽然隔的远了一些,但还是得叫全旭一声表哥的,所以折家派来保护折可适的亲卫和折家长辈看到这一幕,都没有感觉到任何不妥,反而脸上都漏出会心的笑容。

    这一战几乎已经确定了秦风路战局会被逆转,作为这一战的最高统帅,全旭自然是要立头功的,一战覆灭西夏铁鹞子,哪怕后面没有任何斩获,全旭已经注定会实现全家几代人的梦想,一个伯爵是逃不了的,有爵位和没爵位的将门是天壤之别,更不用说全家是西北的土著将门,不像其他勋贵乃是扎根在汴京,后辈子孙能够打好关系,对折家将来的好处自然不用多说。

    “瞧你那没出息的样子,你知道为了打这一仗,光生石灰用了多少吗,手榴弹更是要多少有多少,还有火炮这种跨时代的武器都用上了,要没这样的战果,我都没脸去见我那个结拜兄弟。”

    是的,这一仗,秦州的生石灰都被全旭给征用了,要不是盛家大房的盛长松拿了盛长槐的牌子帮忙,全旭哪有这样的能量,可以这么说,光生石灰这一项,全旭就欠下了足足两万两银子,这可都是从私人工厂里面征用的,全家可不是盛长槐那样的土豪,两万两银子拿出来可是很肉痛的,他现在合计的是,怎么让盛长槐把这个账给报销了去。

    “不过有点可惜,铁鹞子的战马,可都是西夏精挑细选出来的,哪一匹都能算得上千里良驹,我刚才看了看从大路上逃走的战马,大部分跑的姿势都不太正常,有些一瘸一拐的,恐怕日后能上战场的没有多少了。”

    和折可适不一样,种师道现在已经展露出日后名帅的风采,观察力着实强大,逃走的战马不用理会,等这边战事结束,有的是时间收拢回来,但正如他所说,身披挂甲的铁鹞子战马,从大路上逃走的时候,速度已经降了很多,这么短的距离,还不足以让它们的体力耗尽,再加点跑路的姿势,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哪怕是战马反应比人迅速,受伤的程度也小不了。

    全旭叹了口气,他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铁鹞子这边的还好,游骑那边,因为前面道路被倒下的铁鹞子和战友们的阻碍,再加上越往后地势越低,滚烫的石灰水越来越多,比铁鹞子的战马伤势恐怕要严重多了,除了部分甩下主人逃离的,剩下的,已经没有站着的了。

    “哎。。。没办法,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不过还好,铁鹞子这边的战马虽然受伤了,但后面收拢回来之后,都可以作为种马使用,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折三叔,种六叔,你们带领骑兵从侧方绕过去堵截吧,不用追已经逃走的,逃走的不过几百骑,不碍事,主要是防止剩余的西夏士兵逃走,等这边战事结束,我要在这里立一个大大的京观,贺兄,你带领贺家的军队,去收逃走的战马吧。”

    折三叔和种六叔是折家和种家这一次实际上的带队者,他们都是两家的旁支,算是上一代稍微优秀的子弟,虽然折可适和种师道是折家这一次真正想培养的种子,但是率军冲杀这种事情,他们一来年纪太小,而来也并不是往这方面培养的,运筹帷幄才是他们的强项。

    而之所以派贺威去收战马,并不是因为贺家之前和全家处于竞争关系,而是因为贺家虽然失势,但是作为之前西北战力天花板,贺威的父亲在世的时候,大宋皇家还是有些优待的,关山牧场乃是全家和贺家各占一部分。

    贺家的麾下多是牧场的牧民,收拢受惊的战马,对于贺家来说是物尽其用,而且,就现在看来,战局已定,哪怕是折家和种家的人被派到战场上,其实捞不了多少战功,主要还是看在两家老兵比较多,免得逃走的西夏士兵杀个回马枪,几百骑擒生军,出其不意的情况下,还是有些威慑力的。???.biQuPai.coM

    而全旭这边,也开始大军压上,前面的步兵将不愿意偷袭,但已经失去反抗的铁鹞子一一补刀,投降的收缴兵器,绑了起来,盛长悟麾下的火枪队紧随其后,朝着在石灰水范围内不知道该往什么地方逃跑,只能站在已经牺牲的战友或者战马身上的西夏士兵,利用火枪比弓箭射程更远的优势,练习了一场打活靶的技术。

    连续不断的射击,更是叫折可适和种师道大开眼界,相比于弓箭,一个优秀的弓箭手最多射出二三十箭就胳膊酸痛的情况,这些火枪手,几乎每个人都打出上百发子弹,而且看样子犹有余力,之所以停手,是因为火枪的温度过高,若是一人双枪,恐怕还能在打一两百发,这样的持续性,才是两人最叹为观止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