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夜都(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欧阳璇玑专门派遣武芸前去西州打探情况,也顺便了解一下西州的方士群体。

    欧阳璇玑摇头道:“西州方士并不多,现存的几脉中,最为出名的还是雷家方士,但雷家已经多年未曾出山,我们也对其不甚了解。”

    “雷家方士是研究霹雳火的,以前神都有一营,专门就是找雷家研制的霹雳火,但后来不知为何,朝廷禁掉了霹雳火的研制,导致后来这一营也解散了。”

    欧阳璇玑之前介绍过,方士类别比较大,各行各业都可以称为是方士。

    比如像她这样研究奇门遁甲的,还有卜算、医学、星象、炼金等多种多样,这个群体的层级跨越也比较大,既可以是以家族形式存在,也可以是一宗一派,亦或者可能是朝廷的某个机构。

    曹肃默默记下了雷家的名字,又换了个话题:“如今我军安顿下来,我意入城探查情况,璇玑可愿意与我同行?”

    欧阳璇玑跟在曹肃身边,一直在等着曹肃成为更强力的武夫。

    曹肃已经给了她足够的安全感,但她还是感觉不够。

    听闻曹肃邀约,她立即应了下来,说:“曹兄可知道我神都欧阳家?”

    神都欧阳家,可不是什么小家。

    欧阳璇玑是欧阳家的嫡系子嗣,但她自幼展露奇门遁甲修行方面的天赋,拜入了春秋阁成为了一名方士,反倒是欧阳家最为低调的一名子嗣。

    欧阳家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位方士后辈,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欧阳璇玑的具体情况。

    甚至下意识的就会忽略掉她的存在,也不知道她年方二十五岁都还没有婚配。

    欧阳家最出名的,当属欧阳家的家主。

    当今左相——欧阳曾。

    在宇文佋独掌大权前,欧阳曾作为先帝左膀右臂之一,一直都是朝中强硬派的代表人物,曾经多次谏言先帝取消西苑修建。

    可惜先帝不听劝,偏偏临死了,都没真正见到西苑建设完成。

    “欧阳家的家庭情况我是了解的,我很满意。”

    曹肃开了个欧阳璇玑的玩笑,随后正色说道:“将来神都风云激荡,此环境不利于我突破进入上品境,我意换个地方闭关修炼,因此准备离开神都。”

    曹肃把自己的初步计划说给了欧阳璇玑听。

    欧阳璇玑其实之前就已经隐隐有所感觉到了,曹肃在进入西关之前,到处派遣得力手下去各地探寻情报,还找她买了很多情报,一部分是天机阁的情报,一部分是天下各州的情报。

    而西州情报,曹肃更是直接白嫖武芸,让武芸来为他探寻情况。

    曹肃本身在西州也比较了解情况。

    “曹兄是准备去西州?”

    欧阳璇玑试探性的问道,西州可不是什么良善之地。

    西州混乱疲敝,经济薄弱,去年战乱过后,更是尸殍遍野、盗匪丛生,听说最近又有不少大贼寇在作乱,西州简直就是烂摊子。

    而且西州距离妖域很近,羌族又随时都有南下可能性,欧阳璇玑觉得曹肃应该不会去西州。

    此事涉及曹肃最核心的想法,他当然没有直接回答,说给欧阳璇玑听。

    而是讲到了其他方面,关于各州武、道的发展状况。

    武夫和修道者,是最为常见的修士,曹肃想要在某个地方发展,那就一定避不开这个地方的基本情况。

    所以他之前要了解各州也是这个原因。

    曹肃笑道:“左相大人我之前一直都没有接触过,回头你帮我引荐一下,让我与左相大人见个面,如何?”

    “你要见欧阳曾?”

    欧阳璇玑脸色怪异,竟然直呼左相之名。

    曹肃反笑道:“有何不可?”

    欧阳璇玑尴尬道:“也不是不行,只是这老头脾气古怪,你可不要报太大的期望,到时候你自己被喷了,可别赖在我身上。”

    曹肃冷笑一声:“笑话,我是怕被喷的人吗,你尽管带路即可,像这样的先帝重臣、朝廷基石,我早就想要结交了。”新笔趣阁

    欧阳璇玑:.........

    ........

    ........

    上林坊,曹家。

    神都大变,曹家一家老小瑟瑟发抖。

    从白天到黑夜,皇宫前的喊杀声才逐渐小了下来。

    上林坊是乙等坊市,距离皇宫的距离不算远,喊杀声听得尤为清楚。

    曹父曹母十分担忧。

    大儿子早就失了联系,也不知道在哪里,现在的一切,都靠着二儿子,偏偏二儿子干的活也不轻松,看似光鲜亮丽的背后,全是把脑袋别在腰带上的杀头买卖。

    有句话说,有多大的风险,就有多大的收益,世事皆是如此。

    到了夜间,曹家也如别家一般,点亮灯火。

    唯有点亮的灯火,可以驱散一点初春的寒意,给众人带来些许的慰藉与温暖。

    曹父曹母加刘鸾,一家三口,就坐在堂内。

    很长时间没有曹肃的消息了,气氛比较凝重。

    自神都乱起,曹肃忙于奔袭神都,哪里还有空写家书。

    “也不知阿肃现在在哪里,这年头,兵荒马乱的,连神都这样的地方,都免不了到处刀祸。”

    曹父站在堂下,连声叹息。

    “没事的,阿肃武艺高强,为人又机警聪慧,他现在是朝廷正四品的平西将军,万军保护,谁能动得了他?”

    刘鸾对曹肃的情况还是比较清楚的,用事实依据来安慰公公婆婆。

    曹父曹母听到此话,脸色好看了一些,但眼中的担忧还是没有半点退散。

    曹母一想到曹肃才只有二十岁,就又开始念念叨叨:“我家阿肃今年才只有二十岁,尚未婚配就从军护国,这次回来,少说我也要让他先把终身大事给定了。”

    曹父曹母急的,二十岁尚未婚配的年轻人也有,但绝不是像曹肃这么优秀的人。

    大郎不在,传宗接代的任务就只能交给曹肃。

    “先别想这些了,等他回来再说吧!”

    曹父摇头很无奈,一说到婚姻大事,曹肃就跟变了个人一样。

    他倒也不是抗拒婚姻,只是他现在好像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一样,与曹父曹母的理念不太相同。

    被曹父一呵斥,曹母顿时有些不高兴了:“他不回来,我还不能想想了?隔壁的李妈你也认识,就比我大一岁,孙子都三个了。”

    曹父越说,曹母就越来劲,她拉着刘鸾的手:“阿鸾,前些日子你也见过那柳家姑娘了,你觉得柳姑娘怎么样,可为二郎的良配?”

    啊?

    刘鸾愣住了,吃惊的望着曹母,就好像但凡她点一下头,这门亲事就能定下来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