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演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少。

    现在居然还要参加什么比武才能跑路,而众多江湖人对他们萧家虎视眈眈,萧兰馨真是有苦都说不出来。

    反而觉得此刻在高台之上,更能找到一丝久违的安全感。

    哪知道曹肃下一句的话就让她心里拔凉拔凉。

    “萧姑娘准备什么时候上台比试?”

    曹肃笑着看向萧兰馨。

    萧兰馨心下一沉。

    她也要上台比?

    她堂堂萧家千金,如何能像江湖武人一般,上台比试?

    萧兰馨听到这话,顿时又羞又怒。

    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竟是说不出话来。

    曹肃没空来管这个以前高傲,现在受到江湖毒打的萧家女。

    万不平则是不满的瞪了萧兰馨一眼,澹澹道:“兰馨姑娘,就按照平北将军的规矩来吧。”

    万不平表的态度很明显,是准备要和平北将军站到一起了。

    萧兰馨虽然才十多岁,但如今也算是混过江湖的人,哪能听不出这言外之意。

    顿时脸色又苍白了两分,失魂落魄的退出了高台。

    不多时,军营中响起了号角声。

    隆隆的骑兵在营地内驰骋,高台架起,校场演武,气氛已经完全烘托起来了。

    “风,风,风!”

    平北军高声急呼,众多江湖人见到如此景象,不由地心头一颤。

    平北军的个体战力也许不是很强,但军阵之中,个体战力只是一部分,整体的士气,战阵结合等才是一支部队的综合战力。

    曹肃稳坐高台,仲津则走下台去,组织比武大会。

    按照曹肃的说法,此次的大会正统名称叫做“阳嘉山演武”。

    仲津找了个嗓门很响亮的力境高手,主持活动。

    “今日风和日丽,正当演武。”

    “奉平北将军曹肃令,所有参与演武的武人,需积满三分,低于三分者,不得离开演武场。”

    “积满五分者,则另有奖励........”

    仲津说完,一些琢磨着演武制度的江湖慢慢反应过来了。

    “怎么叫随便打三场就能走呢?”

    “这特么得赢三场才行啊,赢不到,还不能走。”

    “不对啊,这赢三场也不对,万一其中输了呢?输了那可就扣分了!”

    曹肃把人都先忽悠过来,随后在自己的军队中,实行另外的积分制度,能赢越多的人才,就越可以直接集满军功分,有望成为更高级别的军官。

    成为了更高级别的军官,就能在平北军中拥有更多的武道资源。

    而更多的武道资源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强,获得更多的积分,所以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

    平北军中,诸多军官全都跃跃欲试。

    这里的江湖武人很多,每一个人都是积分。

    仲津按照曹肃的提醒,先安排力境下品的演武。

    力境下品,也是要分七八九品的。

    未达到力境的气血武者,则全都坐在外围观战,通过观战力境武者的比武,来达到提升自己武学修为的目的。

    众多家族弟子还未参赛,平北军中的力境百夫长就先出战的。

    首先出战的百夫长,是一个凉州汉子。

    凉州汉子李牛,一开始属于胡骑校尉营,那个时候的他,还只是一个气血武者。

    之后在凉州战妖一战中,李牛被曹肃收编,成为了曹肃的手下。

    没过多久,曹肃率军返回神都,在这个过程中,李牛成功突破,成为了一名力境九品的武者。

    李牛的突破,让他成功从什长晋升为百夫长。

    当时还是禁军百夫长,算得上是一步登天,成为了中层阶级。

    而今又跟随平北将军,辗转数千里外的幽州。

    幽州之行,曹军动态不明,听闻不少将士都被曹肃派遣去兵囤。

    兵囤制,是曹肃大力推行的一种制度。

    但在不少将士的心中,种地就是种地,已经成为了什长乃至百夫长,还要跑去种地,实在有失身份。

    曹肃只得一步步来改变兵囤制在众人心中的观念。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由麾下大将,亲自督查开展兵囤制。

    因此他专门派遣了李离、吴明二位他最信任的官员,跑去屠仙山开展兵囤。

    兵囤制的抵触,反应了麾下大军将士士气有些低落。

    或者说,长期的安稳让麾下将士有些不知所措。

    因此曹肃专门拉出来练兵,也找到了极好的练兵对象。

    一波主动送上门来的江湖武夫。

    江湖武夫,大部分人都不敢与朝廷作对的,虽然嘴上喊着狗官狗官,但谁不是有名有姓有头有脸,身后都牵扯着势力利益,轻易不敢与曹肃为敌。

    至于众多的散人武夫,那都是随大流的。

    在阳嘉山脚,举办这演武大会,瞬间就让麾下大军的士气提升了不少。

    无处宣**力的将士们,围聚在阳嘉山。

    而江湖武夫们发现除了不太自由之外,安全有所保障后,反倒也不怎么急了。

    他们见到了平北军中第一个走出来的武官。

    “平北军,百夫长李牛,请江湖同道赐教。”

    李牛就是典型的西北汉子,说话声嗡嗡的,手中提着一把长戟,身着玄甲,壮如牛犊。

    “力境九品战!”

    看台上,曹肃主动提醒众多江湖人出战。

    众多的江湖人面面相觑,都很犹豫。

    李牛沉声如雷,朗声开口道:“可有江湖同道赐战?”

    他只是简单的邀约,但是在江湖人的耳中,这话多少有点挑衅的意思。

    诺大的江湖,没有人和他李牛为战了?

    很快,一名冀州的力境九品高手,便在宗门弟子的催促下,上台比试。

    “比比?”

    李牛放下手中长戟。

    他的长戟重约数十斤,一般人举起都费劲,但李牛天生力气就大,突破力境之后,又专程修炼了增加气力的武功,如今一身气力数千斤,轻松挥舞手中长戟。

    那名冀州的九品高手,就显得瘦弱了一些,手持弯刀作战。

    两人站定以后,冀州高手先行出手。

    身躯化作一缕狂风,手持弯刀,朝着李牛的下三路攻去。

    李牛则长戟下压,不慌不忙的一招“定戟功”,以长柄挑敌应对。

    冀州的九品高手弯刀砸在了李牛的长戟上。

    “叮”的一声,砍出了一连串的火花。

    李牛以静制动,勐然抬起长戟,同时身躯旋转,通臂抓住了长戟挥舞。

    长戟在空中抡了个大圆。

    这一下甩戟挥舞,便是军中最为常见的“勐男舞干戚”,平北将士多少都是会一点的。

    冀州的这九品高手,仗着身法灵活,见李牛气势汹汹而来。

    连忙跳起闪躲,长戟从他的足下划过。

    戟风凌厉,很是凶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