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嘉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徐容对于振的不满,早已不是一天两天。

    他并非针对于振本人,而是不满于他对鲁大海这个人物的塑造。

    可是他只能忍着,纵观人艺所有的适龄演员,真正能把鲁大海演好的,绝对不超过一手之数。

    甚至他自己上去,都未必能演得了鲁大海。

    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鲁大海只是一个普普通通、随处可见的工人。

    但在徐容的理解当中,鲁大海这样的工人,在工人群体中是极其罕见的,别说十不存一,万中能不能存一都是未知数。

    鲁大海是一个代表工人利益的工人,而非代表自身利益的工人代表。

    于振塑造的鲁大海同样仇视周朴园,但是他的仇视并非被剥削阶级对剥削阶级的仇视,而是自身不是剥削阶级的仇视。

    两者之间的区别已非技术能够弥补,而是横亘着阶级和价值观念的巨大鸿沟。

    社会的金字塔结构导致金字塔中低层,尤其是占据大多数的底层人民总是遭遇“退一步越想越气,进一步没权没利”的无奈处境,而在阿Q精神的抚慰之下,“在其位谋其政”思想迅速蔓延,并逐渐在文化当中占据主流地位。

    于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抱有这种思维很正常,可是放在《雷雨》的背景下就不行了,若是当时的国人都抱有这种思维,“2012年”的官方称呼也许是“大清377年”。

    自七年前接触到周萍这个角色开始,他就在思考这个人物,等真正演了这个角色后,他有事儿没事儿都会把他拿出来琢磨琢磨。

    他喜欢吃什么食物?

    他讨厌什么颜色?

    他喜欢阴天下雨,还是阳光明媚?

    只有把“虾”的一切了解的彻彻底底,他才能随心所欲地画任何状态虾都“活”的虾。

    可是于振见天的忙着辗转于各个剧组抗日,哪还有时间去管工人死活?

    谁能演得了鲁大海?

    他不知道。

    但于他而言,这正是一次大浪淘沙始见金的机会。

    推开办公室的门,徐容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刚才贴检讨书的时候,他隐约听到一声“叮”似的轻响。

    下意识的就要去接水泡茶,却发现办公桌上已经泡好了一杯红枣枸杞茶。

    没来由的,他内心当中竟然升起一丝感动,宋佚竟然知道给自己泡茶了?!

    捏着水杯,感觉水温有点烫手,他并没有喝,而是轻轻吹着,注意力却转向了别处。

    演技训练系统

    姓名:徐容

    表情:A

    台词:S

    肢体:A

    眼神:A

    节奏:S

    综合评价:S-

    经验值:27/100

    荣耀值:0/100

    特质:八极宗师、八极精通、八极入门、恒定巅峰(未挂载)、欲速则达(解析进度:0%)、渐入佳境

    刚才在走廊上乍然陷入恍惚时他就隐约猜到了缘由,如今《毒战》正在如火如荼的上映,再加上前段时间主流媒体的不断宣传,给他冠上了“大师”的名头,特质“恒定巅峰”的前置特质“渐入佳境”解析完成也在情理之中。

    他闭上了眼睛,默默地感受着这个新解析完成的“渐入佳境”特质。

    过了一会儿,他猛然睁开了眼睛。

    他似乎忽略了还有另外一个人可以进出自己的办公室。

    “徐老师,怎么样,我泡的还可以吧?”小张同学扒拉着门框,笑眯眯地望着他。

    徐容瞧着小张同学挤眉弄眼的的小表情,又低头瞥了一眼手中的水杯,轻轻地拧上了盖子,道:“有点烫,我一滴也没喝。”

    “说吧,到底什么事儿?”

    后台走廊上,除了徐容和濮存晰外,《雷雨》剧组的演员此时都汇聚在检讨书下,面面相觑。

    检讨书中徐容先是坦陈了昨天《雷雨》演出过程中“不说人话,不做人事”的问题,随后深刻地检讨了自身的失职。

    在检讨书的最后,还提了一句筹备《雷雨》B组以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并鼓励演员报名。

    《雷雨》是为数不多的没有B组的戏之一,因为如今《雷雨》剧组,就是曾经的《雷雨》B组。

    B组踩着旧版A组上位,并且自2010年登场演出以来,场场爆满,成为人艺票卖的最好的两台戏之一,似乎根本没有成立B组的必要。

    另外一台则是《窝头会馆》。

    院长张合平一向被称为“老狐狸”,而副院长徐容虽然上任未久,却已经得了个“小狐狸”的诨号,俩人都有两个共同特征,一是脸上永远一团和气,二是谋划深远。

    前年招考徐容让妹妹陪跑自证清白的操作,人艺的众人仍历历在目。

    人艺作为文艺类事业单位,招考只要笔试成绩过关,其他的标准就全凭一张嘴,而徐容作为主考官,最终招了自己的女朋友,纵然真的无私也变成了有私。

    果不其然,招考结果一经公布,旋即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但他似乎对此早有预料,并且早早的准备了应对方案。

    而相比于他在招考事件中的未雨绸缪,那比任明更快的晋升速度才让众人感到吃惊,尤其是无论人艺还是中戏都属超配额指派。

    但奇怪的是,绝大多数人在惊讶之后,仔细想想又都觉得理所应当。

    一直以来,绝大多数和徐容没那么熟悉的人对他有一种天然的误解:徐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演员。

    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辛弃疾、苏东坡,哪一个不比徐容才华横溢?

    因此,《雷雨》剧组的成员,没人觉得这真的是一封普普通通的检讨书,也没人以为筹备B组的目的仅仅只是相互激励、相互学习。

    张万坤盯着徐容的检讨书瞧了一会儿,极为突兀地道:“这不就是一张大字.”

    史蓝芽当即截住了张万坤的话:“张老师,您是多久没瞧见人贴检讨书,不习惯啦?”

    她不管徐容做的对错,她只清楚一点,决不能让人当着自己的面说徐容的坏话。相比于史蓝芽的委婉,于明佳更加激进,近乎用质问的语气道:“徐院经常叮嘱咱们不要骄傲自满,要多学、多听、多练,张老师演的那么好,肯定平时学得多、听得多、练得多吧?”

    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