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捎带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做了多年猎头,自己却没法给自己做职业规划。

    这事听上去匪夷所思,但实际就和老中医治不好自己是一个道理,主观影响太多,最终还得靠旁观者清。

    陆恒也真是一点没客气,把自己的情况和诉求完完整整向许静做了个兜底交代,甚至连自己三十好几没成家都说了,也不管人家还是个没出嫁的大姑娘是否会不好意思。

    令许静有些讶异的是,沈明一直坐在旁边不出声也没什么表情,好像这一切他早知道似地。

    对于陆恒的情况许静基本上搞明白了。这老兄看来已经知道陈东彬一时半会儿出不来,且又不想继续在蓝总手下这么混着。

    他对自己在非凡的未来感到失望,如果现在不出去,两、三年后快四十的人了,再想改变基本没有可能。

    他心里清楚这些,只是在纠结于留在乙方还是去甲方,自己做还是投奔别的老板。

    许静慢慢聊着,问了许多问题,渐渐看出他其实是个缺乏自信和决断力的人。

    所以他会依附在陈总手下这么久!清楚了这点,就可以对症下药,如同大夫望闻问切之后才能开方子,并决定药量和火候那样。

    好多人以为猎头只是挑出简历里的标签,然后把人分门别类放进不同的小抽屉,当需要用时打开一个拿出来,手一指说:喏,就是他了。

    实际上优秀的猎头才不会这样简单粗暴。

    他会仔细了解自己的人选的性格、风格、爱好,分析他的价值观是否与企业文化相匹配,或者与老板之间有无产生认识分歧的可能。

    譬如一个985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人选符合某公司的所有硬性要求,结果最后拒绝接受Offer。他的理由可能是不能接受加班文化,或者无法忍受公司各种复杂条框的约束。

    假如猎头在推荐前就发现这个问题,他可以有时间和机会去寻访其他人选,但到Offer这步了再想回去从头寻访,很可能甲方已经决定采用别家猎头推荐的人选。

    你浪费了时间,得付出代价,这个回合的胜负凶多吉少!

    人是最复杂的动物,几张标签最多标注履历亮点,怎可能完整刻画一个人?

    所以这也是许静一直认为传统猎头还会在很长时期内存在的原因。

    只要人工智能与大脑智能间还存在差距,它就不能可能代替人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越是高端的职位,越需要猎头在其中的穿针引线,需要大脑的思考、分析和判断。

    “陆先生来南方时间也不长吧?从你内心来说喜欢在哪里生活,南方还是北方?”

    许静起身又为他在饮水机上注满水杯,端来放在陆恒面前,笑着问道。

    “其实我大学时代是在广州。”陆恒指指安静坐在角落里的沈明:“我们是校友,他比我低几届。所以我对这边的生活并不陌生。”

    “哦!”原来如此,怪不得。许静这才明白,看来由于这种关系沈明比较了解陆恒,才会去告诉陆恒见过自己并带他来昆明。

    “从本心来说,我没有太偏重哪边的想法,主要还是看机会。”

    陆恒接着说:“生活质量、便利可能南方更好,北方相对做事大气些,招聘行业的大公司基本都集中在北边,南方大型企业基本都是国企背景,外资系比较多,民营以中小型为主。”

    他说这话意思是告诉许静自己如果仍然做乙方,民营大公司都在北边,南方的大公司是国企或外资。看来他认为做乙方的话就去大公司,那么答案就是留在北方了。

    “做乙方对陆先生来说轻车熟路,而跳槽去甲方需要适应和转变,因为组织形态、工作方法、交流方式都有很大差异,需要重新适应和学习。

    所以去甲方付出的成本很可能会远大于留在乙方。”许静说。

    陆恒摸着下巴轻轻点头:“有道理。这样看来还是留在乙方的好?”

    “我建议如此。假使你再年轻五岁,那我都会赞成你去甲方的,毕竟还有时间可以试错。可在你目前的年龄上,不行的!”

    许静摇摇头:“去甲方的方案有些冒险,如果适应不了再回头,起码又失去一年时间吧?”

    她看陆恒轻轻点头似乎同意自己这个观点,又说:“那么再看留在乙方的方案。您刚才说了,自己原来是做RPO(批量招聘)的,负责过两年富士电子项目。

    做猎头后开始也是电子制造行业,然后转到电子商务。

    我这次来广州有一个重要的心得可以和你分享,就是广东这边在地产政策调整之后,正寻求新的行业支撑点。

    你来了一段时间,有没有发现这边现在有几个新的点处于不断增长状态?

    医药(包括耗材、新药研发、药物原料等)、智能制造(包括机器人、小型设备、精度加工机械),还有跨境电商及与之关联的海贸(跨境贸易)。

    如果你想留在这边发展,我建议你关注这些行业的态势。”

    陆恒疑惑地咬咬嘴唇说:“你觉得这些行业在广东会得到发展?有什么依据?”

    “市场整体确实在下滑,但是剥离开仔细看,你会发现上述几个行业却在发展。

    另外你注意现在资本投向的项目也大多集中在这些行业。国内外来看,供应链不畅、全球需求持续旺盛两者之间的矛盾已经很明显,而国家在政策面不断引导扩大内需、加深开放和保障流通这三件大事。

    上述行业的动态说明正在迎合政策需要做出调整,积极发展。

    那么相应地这一切商业活动都需要人才来支撑,毕竟有人才好办事。”

    “嗯,所以这对乙方来讲是个机会?”

    “做为乙方应该把握的机会,而你经历的专业恰好与这些行业有重叠!”

    “那么……你的意思是建议我在南方发展?”

    “首先,陆先生你比我熟悉这里;其次,这里有你可以抓住的机会;第三,我们一直说互联网企业九成在北方,可现在情况变了,它们正在南下呀!

    杭、广、深、渝、贵是它们前往的主要地区。而另一方面,这些地区的招聘行业如你所说以中小微规模为主。

    当它们中的某些优秀、有实力的企业寻求扩大时,它们最需要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陆恒想了想:“是钱?”

    “还有一个呢?”

    “是人手?”

    “准确地说,是有大局观和团队领率能力的高级干部!”

    “哦!懂啦!”陆恒瞬间脸上露出笑容。企业发展依靠人,首先是能带队的将帅,招聘行业也不例外!

    机会来了,有政策,有企业南下,有大环境需求,那么业务量必然增加。

    那些业务上与政策倾向性行业相配的猎企回款能力会好于其它同行,就会具备迅速恢复甚至超越发展的可能。

    许静的意思就是陆恒要注意这些同行,寻求其中存在的机会,然后在合适的时候离开非凡。“

    我必须多看、多了解、多接触,静待时机,然后把握机会?”

    “是这样的!”许静点头。

    地点、方向、行业都计划好了,陆恒换个舒服的姿势靠在椅子里,手指轻轻敲了桌面几下(这是学陈总)。

    他很满意这趟的结果,不过还是问了句:“朱莉有没有可以推荐给我的企业,你觉得哪家可以重点关注下?”

    “这个恕我帮不上忙,我的确对这边的同行没什么了解。连艾易猎头属于非凡都不清楚呢。”

    对许静这个回答陆恒表示认可。也对,人家说得很实在,而且陆恒也没抱希望从她这里得到答案。

    许静说的已经足够了,尤其是对一个曾经伤害过智亚的人,甚至还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已经做的相当不错!

    陆恒不想再多做强求。但他最后想想还是又问了句:“你不建议我去欧聘吗?”

    “欧聘?你去欧聘做什么?”许静耸耸肩:“难道雷总能放心任用你?还是会指望将来陈总出来了你可以和他打擂台?”

    “哈!”陆恒笑了声,把两手一拍:“早听说你朱莉的大名,今天领教了!看来整不垮智亚不是没原因呵,佩服!”

    他竖起大拇指,然后收敛了笑容说:“以前的事你们别往心里去,反正我以后留在广东,也不大可能再和智亚直接冲突。

    你能帮我分析、建议,真的非常感谢。这份意思我记着,欠你个人情!

    还得请你帮我留意,有好的公司、老板,给推荐、推荐……。”

    见他起身告辞,许静看看沈明,觉得他似乎没有跟着走的意思。

    “我不能呆时间太久,这就赶到机场坐最近的航班回去。”

    陆恒说着把口罩又戴上:“认识我的人多,不能叫人认出来。”

    他解释说,然后指指沈明:“他是铁了心不想回去,连行李都带来了。我给你留下,看着安排就好。”

    说完摆手拒绝了许静出门相送,自己低下头匆匆离开。

    “你真不走?”重新关好门许静问道。

    “我要跟你学钓鱼的技术。”陆恒离开后沈明露出了笑脸,不像刚才那么紧张了:“你不会是想赶我走,或者嫌我烦吧?”

    “你要是想学技术,回去我送你进猎头学院。”许静说:“秋天我休完婚假,回来可能就要调到其它岗位,不会直接管猎头了。”

    沈明一怔,片刻后点点头:“没问题,只要能学到东西就行!”

    许静盯着他看,听了这句很满意,问他:“好!那你在艾易的事情都了结了吗?”

    “昨晚就给老板打过电话,工资我不要了,也不好意思开口要。”他说着低下头去。

    “是他鼓动你离开艾易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