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在德不在险(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院长的文章,又有京中几个知名文士的高作,这一回却是略扫了一眼,就没有再细看。

    面前的桌面上还摆了不少奏章,里头有国子学大司成、司业的,也有翰林学士的,都是些没甚权力的酸腐文人,折子里头多半都是提及有此一女,如何贞烈云云。

    倒是御史台有几本弹章痛斥度支使沈众普指使外人冒充沈轻云之女,妄图夺人钱物,其心不仁不义。

    这样的小事,说起来其实就是争产而已,哪一时哪一地没有,周弘殷并不在意。

    他在意的是一个孤女冒出来,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名声。

    冯蕉之死自然同他没有关系,天子施恩,纵然是贬谪,下臣也没有不满的道理。

    而其女冯芸在翔庆的事情,虽然同韩成厚不无关系,可归根到底,也是沈轻云管辖不利,冯芸自己不小心。

    然而道理是这个道理,只要明眼人都会懂得,却总有那些个外头百姓要叫屈,似乎只要人死了,就能占着大义一般。

    一则顾虑人言,二则担心后世史书上要抓着从前冯蕉说自己寡恩的官司来做例证,三是沈轻云总归有苦劳功劳,自己是个仁厚的,也不好太过亏待了他那女儿。

    毕竟是京都府衙的案子,周弘殷想了想,最后还是道:“去把太子叫来。”

    王得礼应声而退。

    不多时,太子周承佑便进得殿来。

    才打坐完,又见得外头声音不像自己担心的那样,周弘殷心情不错,见得儿子,也不似前一向那般横看竖看挑鼻子瞪眼的。

    他先把手中折子扔了过去,道:“沈家、冯家的案子,你盯着人好好断了,不要把事情闹得太难看。”

    太子连忙低头应是。

    周弘殷又道:“上回潘齐那一份折子,你看了不曾?”

    太子道:“儿臣已是认真看了。”

    周弘殷点了点头,问道:“你是怎么想的?”

    太子犹豫了一下,复才道:“父皇,依儿臣之见,潘齐所言,其实有些道理,京城虽是天下之冲,然则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而今四下蛮夷觊觎,州县之处也偶有乱象,洛阳居于天下之中,又有邙山,通幽燕,对伊阙,还有洛水,便是遇得乱事,也是易守难攻,不失为一处好都城……”

    周弘殷不置可否,只挥了挥手,道:“你且回去办差吧。”

    太子只好退了出去。

    剩得周弘殷一人坐在殿中的时候,他看着面前的折子,心中的念头越起越烈。

    年轻的时候看着还不觉得有什么,眼下年纪越长,看人的眼光也越强。

    他从未像今日这般觉得儿子不适合做皇帝。

    潘齐这一份折子,其实不过老调重弹,多年前就曾经有人提议过。

    当时还是他那哥哥在位,时时想着要迁都,一来觉得自己这个弟弟在京城之中权势太重,根基太深,很容易勾结朝臣,二来总是觉得天下甚乱,还是要找个安全的地方保命。

    后来是自己劝服了他。

    天子守社稷,在德不在险。

    当真有本事,哪里做都城不能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