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3、漂流其实……很好玩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r />
    【感觉很刺激的样子,但是看不清楚啊。】

    【为什么不把摄像头装在皮划艇后面呢,这样就能看到全貌了。】

    【装在后面也会被人挡住啊。】

    林轩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了,所以行进中,已经把GoPro一百八十度掉头了。

    这下拍摄的就是漂流艇内部的画面了。

    而且画面还能拍到皮划艇两侧的水流。

    这么一扭头,惊险程度看起来更夸张了。

    观众本来以为摄像头撞向石头,给自己的感官刺激已经非常强烈了。

    但是没想到,看不到石头后更恐怖。

    摄像头的镜头中,整个漂流艇中的四人一直起伏摇摆不定。

    镜头左侧露出天空,而右侧能看到,漂流艇快和水面成直角了,差一点点就要侧翻。

    下一秒,漂流挺又倒向了另一个方向,差一点点翻向左侧。

    等观众还没来得及惊慌,整个漂流艇一刹车,船头入水船尾翘了起来。

    整个摄像头都入水了,隐约能看到船尾盖起来的角度,就好像要直接翻过去一样。。

    下一刻,观众分明看到两侧的水都消失了,整个漂流艇腾空了!

    【我靠,这么刺激吗!】

    这项运动刺激的根本不是可能撞船,也不是水流迅猛。

    刺激的是变化。

    漂流艇随波逐流,一直在变化,坐在上面的人,也是颠来颠去的。

    游乐园里那种是可控制可预测的变化,都已经让很多人接受不了。

    这种不可预测不可控制的变化,每一次看起来都要人命的感觉。

    每一个观众看到这样的画面,他们的身体都会分泌肾上腺激素。

    大脑皮层不停的产生电流刺激。

    这种刺激不是心理上的刺激,是生理上的刺激,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是直播,身临其境,所以刺激感很强,不比直接感受差多少。

    甚至,因为没办法看到前方,没办法感受到水流,没办法感受到温度,没有信息感,会感觉刺激来的更诡异。

    而直播镜头的航拍器也在降低高度。

    来到了漂流艇的后上方。

    大家这种不适感才消失了部分。

    因为这好歹是个上帝视角。

    而且距离近了之后,上帝视角和体验视角结合,大脑能够判断信息后,那种不适感就消失了很多。

    而更多的就是心理上的刺激了。

    【我靠,真的有点刺激啊!】

    【哎哟,整个飞起来了!】

    【靠靠靠,要翻船了!】

    【吓死我了,漂流艇打了个璇儿出去了,我还以为要翻船直接撞上石头了呢。】

    林轩和陈光孝两个人控制,是很强的。

    陈光孝是没进行过漂流艇速降漂流这项运动。

    但在做特种兵时,是有漂流艇训练项目的,所以他名义上没进行过这项运动,实际上对这一切熟门熟路。

    两个人在前面带头,安璐瑶和暮雪卓玛现阶段也不需要划船,所以光提供尖叫去了。

    当然,也是她们的尖叫,让整个漂流的体验更直观的传递给了观众。

    【有点受不了啊!这也太惊险了。】

    【这换成是我,得翻船吧?】

    实际上,大多数时候,这都是错觉。

    因为船是跟着水流走的,只要别乱动,它是不会翻船的。

    而真正具有挑战性的是连续变化的峡口。

    这种就需要用技术动作去纠正船体避免翻船了。

    这河道做这个挑战难度并不算高,顶多有三四分的挑战性。

    但观众眼中,这已经是十分的刺激了。

    林轩和陈光孝也在尽量的展现躲避技术。

    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内心压抑了挑战之魂的人。

    他们也不知道某一天会找到什么样的河道去挑战,任何运动新手总是比较胆小担惊受怕谨小慎微,所以反而没危险。

    但是进阶阶段,最容易出问题,俗话都说了,淹死的都是会水的。

    所以,林轩和陈光孝尽量的展现技术动作,把他们要学习的东西给扩大。

    等他们学了个大概时,其实就已经是个中高手了,不会出现太多问题。

    这一点,和国内考驾照其实一样。

    国外很多地方考驾照,就是开着车出去溜达一圈,就通过了。

    但是国内分了很多科目,使劲的考。

    很多人觉得,这些考试科目没必要,因为感觉用不上。

    其实,考驾照的目的,压根就不是让你联系这些技术,而是让你熟悉车,加长练车的时间。

    练得多了,真正上手的时候出现危险的情况就会减少很多很多。

    很多普通人看起来毫无意义的事情,其实背后的作用,是不可想象的。

    比如网络上有一种观点是,科二考试项目,倒车入库不用练,侧方位停车到是要练一下。

    因为马路上压根没有给你倒车入库的地方,侧方位停车比较实际。

    但为什么科二的主考项是倒车入库,而侧方位停车只是一个小科目呢?

    因为倒车入库根本就不是为了让你学习停车技巧。

    而是让驾驶员去熟悉车左开和右开的区别。

    在没有概念的人眼中,左右两个方向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方向盘左右换个角度的区别。

    实际上压根不是这么回事。

    因为驾驶员又不是坐在车子正中间的。

    当然了,很多方向感强的人,没几下就学会了。

    但这不代表所有人都能很快适应左右。

    所以,这些东西的每一项都是有很深的作用的,是经过专人研究的。

    不只是驾考,社会上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

    普通人老觉得这些东西不方便。

    但有没有可能是规则制定者,为伱的生命着想呢?

    林轩现在也一样,展现了很多非职业漂流玩家根本不需要的技术动作。

    为的就是能让刚入行的业余玩家,多学多看,避免自信过头直接上手,导致受伤甚至送命的惨剧发生。

    而且,展现多了之后也有一个好处。

    那就是让观众明白这项运动的难度。

    真正发自内心喜欢这个的,还是会去试。

    但是避免了大量普通人去玩儿。

    也就避免了拎不清的普通人受伤的可能性。

    这很有必要。

    “最难的一段来了,小心。”

    陈光孝:“抓紧了。”

    林轩和陈光孝是可以做到单手抓住漂流艇上的固定安全握把,然后另一只手使用划船桨的。

    暮雪卓玛和安璐瑶就不行。

    林轩和陈光孝提醒后,两个女孩儿马上抓紧了安全握把。

    整个漂流艇变化弧度变得更大了。

    变化频率也更快了。

    坐在上面左右前后的摇摆,仿佛随时都可能被甩出去一样。

    不过这都是惯性变化太快带来的错觉,实际上力道不大。

    成年人的手劲儿是不可能被甩脱手的。

    毕竟船体的惯性方向和人体是一样的。

    不存在反作用力过大的情况。

    最后一个大峡口,林轩:“控制不住,要打旋儿,自己小心抓紧了。”

    “什么情况都别松手。”

    “要不然一会儿我还得跳水里去捞你们。”

    两个女孩儿都点头。

    这一次,是真没法控制。

    水流起旋涡在下层水流是很常见的。

    但是在水表面直接看得到旋涡,说明水流很湍急,突然改变方向以及减速导致水流被迫冲过头冲过了峡口开始打旋儿。

    所以减速更慢的船更不可能直接冲出去,除非是直接拍在峡口石头上颠出去。

    所以,船肯定要打一个旋儿掉头滑出去,或者打个旋儿,翻船然后被水冲出去。

    果然,进入这个地形后,船既翻了,又打旋儿掉头了。

    被侧着冲了出去。

    安璐瑶和暮雪卓玛都记得林轩的话,所以一直没松手。

    船翻不是因为漂流艇的浮力不够,是纯粹的被水流压翻的。

    出了峡口,马上水流的力量消失后,就翻了回来。

    林轩和陈光孝确定两个女孩儿都在后,马上用船桨掉头。

    前方已经没有了浅谈和巨石地形,越来越开阔。

    水流变得平缓了。

    “Wooo~”陈光孝大喊:“出来了!”

    林轩听陈光孝嚎叫着,觉得当年李白听到的两岸的声音不是猿猴在嚎叫。

    搞不好是哪个人飘出来后吼了一声,两岸传来了回声。

    “差不多就是这边了。”

    “前面有个大转弯,我们准备靠岸。”

    这里河水变得开阔了很多。

    直接划船靠岸,那可费劲。

    不过顺着大湾儿直接靠岸,就比较简单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