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便宜到家了好不好!(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家能这么有钱。

    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李卫国只负责掏钱,相关的手续,全都赵主任派人去跑。

    赵主任也干脆,直接把钥匙交给李卫国,并且表示:从现在开始,这里就归李兄弟了。

    等赵主任骑着自行车离去,李卫国看看时间,才不到上午十点,这效率,实在有点出乎意料。

    李卫国算是深切体会到一句话:朝中有人好做官啊。

    既然如此,他也就不再客气,回到店里,把二楼和后院的门窗都敞开通风,然后就兴冲冲地开车去找吴小玉和葛卫红她们这几个免费的劳工,正好帮忙收拾收拾。

    等到把三位姑娘都用车拉来之后,三人进去参观一圈,也都啧啧称赞。

    葛卫红最直接:“还真是有钱好办事。”

    李卫国笑笑,这事可不光是有钱就能办的,然后他就去不远处的商店,买了洗脸盆手巾肥皂笤帚拖把之类,一起打扫卫生。

    店里并不算脏,主要是积落的灰尘,擦抹两遍就干净了。

    就连后院的屋子,也都打扫干净,不过还需要通风两天,才能住人。

    吴小玉也显得有点兴奋,和葛卫红李玉梅一起商量,需要置办什么东西,像是家具用品以及行李被褥之类,都必不可少,然后还像模像样地拉了个纸单子。

    葛卫红这才反应过来:“小玉,你要在这住啊?那也算我一个!”

    李卫国和吴小玉对视一下,眼里都满是笑意。

    两天之后,李卫国就从招待所挪到了新家,在首都也算有了一处自己的小窝。

    他家两边都是国营的店铺,人家都该上班的上班,也没人过来道喜啥的。

    只有林婉请假过来一会儿,看到也没有客人需要招待,就又回单位上班了。

    唯一的贺客就是街道的赵洪源主任,在得知李卫国搬过来住之后,赵主任乐颠颠地过来跟着忙活,其实也没啥可忙活的。

    等到中午,李卫国就在附近找了家饭店,再加上三位姑娘和赵主任,一共五个人。

    赵主任有意和李卫国结交,也就没有推辞。吃饭的时候,李卫国就跟他聊起来:店里主要出售一些珠宝饰品之类,问问赵主任,有没有这方面的手艺人,给推荐一下。

    李卫国人生地不熟的,这种事当然要找赵主任这种坐地户。

    赵主任得了实惠,当然也是诚心帮忙:“咱们琉璃厂这,老手艺人可不少,不过要说能鉴定修复珠宝首饰方面的人,还真不多,我好好想想,对了,那二爷肯定行,不过这位爷性子有点古怪,怕是不大好请。”

    那这个姓氏,多是在旗的,比如著名的词人纳兰性德,就是写过人生若只如初见的那位。

    李卫国估摸着,这位那二爷,没准就是那种八旗子弟,这么多年,肯定没啥好果子吃,才导致性情古怪的,于是笑道:“成不成的,终归得试试。”

    赵主任点点头:“这位的身世不一般,以前据说是个公子哥,就喜欢玩意儿,后来家也败了,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本事肯定是有的,上两年,博物院那边还来人,要聘请他过去工作,这位爷愣是不去,说是看到那地方就闹心。”

    这样啊,李卫国也是眼睛一亮,他基本可以确定,这位那二爷就是他要找的那类人。

    等吃了饭之后,叫吴小玉他们先回家,李卫国跟着赵主任,去拜访那位那二爷。

    知道这种人都比较注重老礼儿,所以李卫国还特意买了两盒点心匣子,拎在手上。

    二人辗转来到一个大杂院,也在琉璃厂胡同,院子跟李卫国新买的院子差不多,不过却显得十分杂乱,满院子都堆着各种各样的东西,什么砖头瓦块,水缸木头,半空还扯着晾衣绳,上面挂着各式各样的衣服褂子。

    李卫国猫着腰,从一排小孩的尿褯子下面钻过去,就这么个小院子,住着六七户人家,好几十口人。

    “二爷在家吗?”赵主任来到西厢房这边喊了一嗓子。

    门窗都开着,屋里传来一阵哼哼咧咧的唱腔,哩格楞什么的,就跟牙疼似的。

    听到没人应答,赵主任就直接从开着的门进去,李卫国也跟在后面。

    房子很老,屋里有点下窖,显得格外低矮狭窄。

    屋子里有人,在一把老旧的躺椅上,躺着一个老者,瞧不出具体的年龄,花白胡子,闭着眼睛,光着膀子,嘴里哼哼呀呀的。

    整个屋子也没啥摆设,就有两口小柜儿,柜盖上放着一个老式的唱机,正转着呢,传出来一阵阵唱腔。

    那老头知道有人来,眼皮都没睁,身体依旧有节奏地摇晃着:“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赵大主任,所来何事?”

    最后这两句,依旧是拖着戏腔唱出来的。

    赵洪源知道这位平时就是这德性,所以也不急也不恼:“二爷,有朋友来瞧您。”

    老者竖起手掌摆了摆:“我没朋友。”

    不过他还是睁开眼睛,目光落到李卫国身上。

    李卫国也仔细打量打量老头儿,眉毛有点秃,眼睛还挺清澈,就是这眼神给人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怪怪的。

    于是李卫国笑着点点头:“二爷,我叫李卫国,过来看看您,顺便请教点事儿。”

    他一边说,一边把点心放到柜盖上:“顺道买的点心,不成敬意。”

    结果老头粗暴地将他的话打断,然后挥着手,就跟赶苍蝇似的:“出去出去,不懂规矩的东西,麻溜出去!”

    这可把李卫国给整愣了:这谁得罪你了?

    还是赵主任出来打圆场:“老那,你这么大火气干啥,人家小李是外乡来的。”

    安抚完那二爷,他又跟李卫国解释:“老首都的人,从来都把点心叫饽饽,古代凌迟行刑,最后一刀才会点在心脏上,所以要避讳点心这个词儿。”

    这我哪知道啊。李卫国也只能无奈地摊摊手,他算是看明白了,这位那二爷,不知道有没有真本事,反正脾气肯定是有的。

    这反倒激起了李卫国的好胜心,还就不信了,搞不定你个老梆子,于是开口道:“二爷,我也不兜圈子,今天来,是想请您出山。”

    “我在国外有个打捞公司,最近从海里打捞上来不少珠宝首饰,需要请个懂行的师傅,要是您能胜任的话,每月工资二百块,奖金另算。”

    那位那二爷没啥反应,翻着眼睛不知道想什么,倒是赵大主任一脸意动:二百块啊,这都赶上部里那些领导的工资啦。

    看到那二爷一副神游天外的模样,赵主任连忙相劝:“老那,还寻思啥呢,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啦,你那退休工资,一年都没二百块!”

    那老头也咂咂嘴,自顾自地念叨着:“二百块的月薪,不少,真不少,可是我一个孤老头子,要那么多钱有何用,走吧走吧,你们还是另请高明吧。”

    说完,他又往椅子上一趟,重新闭上眼睛,一手轻轻摇着蒲扇,嘴里跟着唱片哼哼。

    唱片又换了一段唱腔,这次是旦角,那二爷也吊着嗓子跟着唱:“想当年桃花马上威风凛凛,敌血飞溅石榴裙……”

    赵主任听得直摇头,倒是李卫国从老头的唱腔中,似乎听到了一股不甘。

    可是他又不知道该如何打动这个古怪的老头子,刚才的金钱攻势失败了,人家又是孤家寡人一个,也没什么牵挂。

    这种人简直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谁都拿他没办法。

    要是换成别人,吃了闭门羹,估计早就抬腿走人,不想受这个闲气。

    可是李卫国也是个倔脾气,他觉得,是人都有弱点,这个那老头也不例外,只不过自己没有找到开锁的钥匙而已。

    于是李卫国决定换一个思路,他又开口说道:“那二爷,我这个公司,主要是打捞沉船,您是不知道啊,在咱们的南海,专门有外国的寻宝者捡便宜,偷偷打捞古代的沉船,然后把船里的瓷器这些宝贝,在国外贩卖。”

    “最可气的是,为了卖高价,他们还把品相稍差一些的,全部敲碎,所以莪才想要和那些老外争一争,那二爷,您要是能帮忙,我就彻底没有后顾之忧了。”

    赵主任也听得直吧嗒嘴:“这都欺负到咱们家门口了,老那,你就帮帮小李吧,也给咱们老少爷们争口气!”

    那二爷又一次睁开眼睛,满眼鄙夷地盯着李卫国:“小子,少在这跟爷们碰瓷儿,拿这些大义来压我,不好使,你说得天花乱坠,最后还不是为了自己赚钱,拿这个忽悠你二爷,不好使,滚滚滚!”

    那老头这次更是不客气,直接开口骂人,把李卫国两个人给撵了出去。

    李卫国和赵主任刚出门,啪啪两声响,两个点心匣子摔在身后的地上,匣子也碎了,里面的京八件散落一地。

    赵主任也不由火大:“这老货一点不知道好歹,小李你别在意,咱们走。”

    李卫国脸上倒是依旧平静,叫赵洪源在外面先等等他,然后再次进屋,搞得赵主任心里七上八下的,年轻人压不住火气,别把那老头给打一顿,老胳膊老腿儿的,身子骨可经不住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