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 “你个小馋猫。”葛卫红戳戳侄女的小鼻头。

    这时候,院子里有不少邻居都围上来瞧稀奇,目光全都落到大纸壳箱子上。

    “这是啥玩意?上边的字勾勾巴巴的,好像是日文。”一个中年人研究着。

    另一面的一位妇女看到了纸箱子上的图案,忍不住大叫一声:“电视机!”

    目前,即便是首都,电视机的普及率也不是那么高,尤其是大杂院这种场所。

    “看电视,看电视!”葛卫红的小侄女起劲地拍着小巴掌。

    大杂院里面又走出来个戴眼镜的中年人,其他人连忙招呼:“吕老师,你学日语,你给瞧瞧。”

    这中年人用手扶扶眼镜,嘴里轻声念着:“东芝彩色电视机,还是大彩电呢!”

    这一下,大伙都兴奋起来,都是住一个大杂院的邻居,串门看电视也是理所应当的。

    都没用李卫国他们伸手,就有人抬着电视机箱子,直奔葛卫红家。

    “还是小红这孩子孝顺,又有本事。”一位老太太嘴里开夸。

    “小红啊,这电视机哪买的?”问话的是一根大婶,她儿子马上要结婚,也想买彩电,可惜没有门路。

    “是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的。”葛卫红笑着回答邻居们的问题,然后看到爷爷和几个老头坐着小马扎聊天,连忙上去打招呼。

    老爷子今天也感觉脸上格外有光,孙女孝敬他一台大彩电,这大彩电可不是一般人能买到的,于是乐呵呵地说:“小红,多少钱,回头爷爷给你报销。”

    葛卫红抿抿嘴,瞥了李卫国一眼,然后把手伸到爷爷面前:“一共两千八,爷爷快点掏钱吧。”

    老爷子一愣,连连摆着手里的蒲扇:“你还是把爷爷这把老骨头给卖了吧。”

    等前面的邻居都走过去,老爷子这才看到李卫国和吴小玉,连忙往屋里让。

    不过小屋早就被挤满了,李卫国索性就在外面陪着唠嗑。

    “小玉来了,这是国子吧,啥时候来的,快点进屋!”葛卫红的嫂子何丹凤喜滋滋地从屋里出来,嘴里热情地打着招呼。

    这两年,小姑子插队回来,不仅考进歌舞团,而且平时也没少贴补家里,她这个当嫂子的,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今天小姑子竟然又搬回来一台大彩电,真是叫人喜出望外。

    何丹凤对李卫国还是有点印象的,虽然只来过一趟,但是出手大方,给女儿的压岁钱,都是十张大团结。

    “嫂子,外面凉快。”李卫国笑笑,然后把手里买的一扇排骨和青菜都递过去。

    “那好,我先去做饭。”何丹凤连忙接过来,然后进屋把丈夫葛卫平叫出来,陪着客人说话。

    很快,屋子里面就响起一阵欢呼,估计是电视机里面出图像了。

    “不行,我得先瞧瞧去。”葛卫红的爷爷也坐不住了,想要回家,却愣是挤不进去。

    李卫国也笑眯眯地看着,其实这样挺好,大杂院里住着,虽然条件是艰苦点,但是人和人之间,还是挺有感情的。

    后来都上了楼房,就慢慢把感情也都封闭了。

    直到快晌午了,人群散去,李卫国和吴小玉这才被请进屋。

    “卫国,谢谢你帮忙从国外买电视。”葛父也笑呵呵地跟李卫国道谢,他是知道的,女儿插队的时候,手里攒了一笔钱,还以为是葛卫红用手里的钱给家里买的电视呢。

    “爸,电视是国子送的。”家里没了外人,葛卫红也就说出实情。

    葛父一听连忙摆手:“那怎么行,这么贵重的东西,多少钱,回头叫卫红给你,能买到大彩电就不容易了。”

    “爸,买了就买了,跟国子不用见外。”葛卫红大大咧咧的,也不在乎什么钱不钱的。

    这话却叫她的家里人都不免有了些别的想法,要是这李卫国没对象,他们都怀疑,是不是看上他们家卫红了。

    等到吃午饭的时候,坐了一大桌子,葛卫红家里人口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嫂子,再加上小侄女,平时就七口人。

    多亏葛卫红平时住歌舞团里头,不然的话,家里更挤。

    如今的大杂院都这样,一大家子挤十多平米的都有,连个转身的地方都没有。

    李卫国正好有点别的想法,他知道葛卫红的哥哥嫂子都是临时工,想转正困难着呢,不如去他那边的店里帮忙。

    等店铺开张,起码前台得有人站柜台不是,到时候叫那二爷带带这夫妻俩。

    根据这两次的观察,李卫国也多少能瞧出来,葛卫红的大哥大嫂都还不错,是值得信赖的人。

    而且平时他也不在这边,房子都空着,最好叫葛卫平一家搬到那边,平时也能照应。

    那二爷也说搬过去,不过他年龄大了,店里都是值钱的玩意儿,还是有个年轻力壮的比较好。

    吃完饭,李卫国就提了下这件事,葛卫平当然没意见,在厂子当临时工,一个月才二十多块钱。

    他的妻子何丹凤也乐意,主要是听说那边的院子宽敞,有地方住。

    这个家里实在不方便,晚上夫妻俩想要亲热一下的话,都得小心翼翼。

    不过这事他们夫妻俩还无法做主,家里掌舵的是葛卫红的父亲,所以夫妻俩只能眼巴巴地望着。

    没等葛父表态,葛卫红先说起来:“我看挺好,哥哥嫂子去了,工资肯定更高。最主要的是,还能跟着那二爷学本事,以后也有一技之长。”

    最后这句话,令葛父也动心,他本人就在工厂干了大半辈子,还是希望儿子能在工厂干活,再干几年,没准能有机会转正,实在不行,他退休还能叫儿子接班呢;不过要是真能学手艺的话,好像也不错。

    葛卫红的奶奶随口问了一句:“小李啊,你那里上班,能给开多少钱?”

    李卫国朝老太太笑笑:“开始是每月五十块钱,以后看卫平大哥和嫂子能学成啥样了。”

    “五十元,那还真不少。”老太太瞥了眼儿子,这都快赶上他爹的工资了。

    “奶,店里的那二爷,一个月二百块钱呢。”葛卫红当然也希望哥哥能把本事学到手。

    至此,一家人再也没有意见,于是约定葛卫平他们先办理辞职,然后过些日子,再搬到店里住,反正东边的厢房都空着呢,而一周之后,葛卫红和李玉梅也就会相继出国,李卫国也该回家了。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李卫国也就告辞,把葛卫平和何丹凤也拉着,先叫那二爷瞧瞧。

    这老爷子性子比较特别,万一瞧不上这夫妻俩呢。

    等回到店里,那二爷正在楼上忙活,李卫国把葛卫平介绍一下,那二爷瞧瞧葛卫平,然后撇撇嘴:“老实巴交的,性子有点蔫,瞧着不大聪明的样子。”

    葛卫平抓抓后脑勺,还跟着点点头,他确实是这样。

    倒是葛卫红有点替哥哥抱不平,上去抱住那二爷的胳膊:“二爷,我哥可专了,小时候给我编的蝈蝈笼子可漂亮了。”

    “行吧,我先带着看看,性子沉稳也是好事,就是年龄大了点,要是打小儿学的话,现在这年龄都能出徒了。”

    那二爷最后还是点头答应,他们这些老派儿的人,是不会轻易收徒弟的,就先当个学徒。

    李卫国也在旁边帮衬:“二爷,是您眼界太高,先给您找俩帮手,好好带带他们,以后再物色到好苗子,再把您这一身本事传承下去。”

    “你小子还真心黑,连我没见面的徒弟都惦记上啦。”那二爷眯眯眼睛,然后继续干活。

    李卫国也就领着其他人下楼,告诉葛卫平他们,把原单位那边安排好,就可以过来。

    在小院儿度过了一周的幸福时光之后,吴小玉终于启程。

    她们这一批,一共三十名留学生,统一乘坐飞机,飞往大洋彼岸。

    部里的高教司那边,也专门有人带队,不仅要平安把这些留学生带过去,还要安置妥当,所以初期不需要太担心。

    再说了,李卫国已经给吴小玉带足了现金,在米国那个资本社会,只要有钱,就能生活得很好。

    出发这天,李卫国开着小轿车前往机场送行。

    吴小玉他们集体乘坐大巴车,李卫国就跟在车后。

    他的车里,坐着吴国栋和林婉夫妻俩,以及葛卫红和李玉梅。

    最难受的就是林婉了,女儿孤身去往异国他乡,最惦记的就是她这个当娘的。

    她的眼睛微微有些红肿,昨晚上跟女儿聊到很晚,也抹了不少眼泪。

    “阿姨,不用担心,我们都在农村插过队,吃过苦,都会照顾自己。”葛卫红嘴里安慰着。

    道理谁都知道,可是事情临头,却又谁都不能避免,吴国栋轻轻拍拍妻子的胳膊,他外表平静,但是心里,也满是离愁别绪。

    可是女儿大了,终究要飞离父母身旁,开启自己的生活。

    李卫国慢慢开着车子,心里暗暗做了决定:看来以后要多往米国那边跑跑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