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这幅照片叫幸福(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金梅和林婉约定,明天晚上去那边做客,然后一大家子这才下楼。

    一辆车根本就坐不下,李卫国拉着大姐和几个小的先跑一趟,再回来接人。

    “哇,这就是咱们在首都的家,还是有点小啊!”李小梅领着李小鹿在院子里跑了一圈,就说出自己的感受。

    在老家那边,她们都漫山遍野跑惯了,当然觉得这里狭小。

    “小梅,这就不错了,你还没见过真正的大杂院呢。”葛卫红笑着回道。

    李小鹿则站在一棵树下,看着上面刚结的小果子。

    李小梅也凑上来:“这是什么树,咱们家那边好像没有?”

    那二爷摇着蒲扇:“这是石榴,石榴百子,象征多子多福,所以四合院里面,一般都种石榴。”

    自从李小梅和李小鹿进院之后,那二爷那双狭长的眼睛,就没离开这俩小丫头,简直是越看越是喜爱。

    以他的眼光来看,这俩小姑娘都是天赋极高,这要是能收一个当弟子,那肯定能继承他的衣钵,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然,要是俩就更好……

    “哈哈,那我也要在院子里再种一棵石榴树!”葛卫红也咋咋呼呼地叫唤起来,末了还补充一句,“我最愿意吃石榴了。”

    对这种做法,李小梅和李小鹿也表示支持,她们也爱吃,不过还没吃过石榴是什么滋味。

    那二爷则摇摇头:一户人家哪有种两株以上石榴的,只有以前的大户人家,妻妾成群,才会这么做。

    算了,这都啥年代了,不讲究这些。

    所以那二爷也没提这茬,继续和李小梅李小鹿联络感情,希望能拐到手一个。

    李卫国和李金梅也没怎么理会,都以为那二爷是孤老一人,所以比较喜欢孩子呢。

    等那二爷领着俩小丫头去楼上转了一圈之后,就一人混了一件吊坠回来,喜滋滋地跟葛卫红显摆,气得葛卫红一个劲嘟囔偏心。

    李金梅则前前后后转了一圈,各个屋里都转到,心里非常满意。

    她当然知道,首都居之不易,能有这么一座院子,还是自家三弟有本事。

    李玉梅抱着小贝贝,跟在大姐身后,姐俩有说不完的话。

    过了一会,小贝贝就在她怀里睡着了,被李金梅抱到屋里,正房有东西两个屋子,李卫国一直住的是西屋。

    原打算是把东屋给那二爷住的,不过既然大姐他们来了,那就叫大姐先住着。

    院子里欢声笑语的,连居委会的都过来,客客气气地登记一下,他们也得了赵主任的招呼。

    吃晚饭的时候,李金梅炒了几样山野菜,李小梅懂事,一个劲给那二爷夹菜:“二爷爷,您吃菜,这黄瓜香可好吃了。”

    那二爷乐得眼睛都变成两条缝,一个劲点头:“好好好,小梅啊,要不要来首都这边上学,还是这里教学质量好。”

    他也不好直接表明意图,就想来个曲线救国。

    只要小家伙先来首都这边上学,那天天接触,以他的博学多才,就不信小家伙不上套。

    小当家还真认真思考了一下,然后摇晃着两根羊角辫:“二爷爷,还是等我考上大学的时候再来吧。”

    等你考上大学,谁知道我能不能活到那时候,那二爷不免有些失望,然后又给李小鹿夹了一个鸡大腿过去:“小鹿多吃肉,你有点瘦。”

    李小鹿其实一点不瘦,不过她天天在林子里跟大山哥跑,比较结实而已。

    她眨眨亮晶晶的大眼睛,然后朝那二爷点点头,又把鸡腿夹到李卫国碗里。

    那二爷瞪了李卫国一眼:“小鹿这孩子别看不能说话,可是心里比谁都明白,而且从她身上,我能感觉到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总之这孩子不一般,可不能窝在你们那个山沟,要不就留下来,我先教她,我要是不行的话,就再找更厉害的,总之不能叫这孩子明珠蒙尘。”

    李卫国也承认,那二爷的眼光不俗,不过却并不赞成他的说法,于是笑着说道:“二爷,小鹿要是离开山林,那也就失去了快乐的家园。”

    在李卫国看来,只要妹妹开开心心就好,而且李小鹿显然也喜欢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

    “哪有你这么当兄长的,不考虑妹妹的前途,将来怎么办!”那二爷气呼呼地直吹胡子。

    李卫国乐呵呵地说:“没关系,我可以养啊,养一辈子都没负担。”

    好像还真是这样,想想李卫国年纪轻轻就创下这么大的家业,那二爷就气不打一处来,感觉嘴里的饭菜都不香了。

    啊啊啊,李小鹿用筷子夹了一块鸡肉,放进那二爷碗里,小手还比划了两下,可惜那二爷瞧不明白。

    那二爷立刻心花怒放,欢欢喜喜啃起来:嗯,鸡屁股真香。

    清晨,天刚蒙蒙亮,李卫国就把家人都叫起来,然后步行前往广场。

    不仅仅是小当家心心念着要去看天安门,就连李金梅和郑先农,也是同样的心思。

    尤其是在这个年代,这座建筑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那绝对是最崇高的,无可比拟。

    他们家距离广场,也就二里多地,还没有在村里的时候,从家到水库远呢,所以溜溜达达就到了。

    “哇!”李小梅忽然欢呼一声,然后就噔噔噔往前跑,她看见了,看见了曾经在电视里、在书上出现的这座建筑。

    可是只有来到近前,才能真正感受到他的雄伟。

    李金梅怀里抱着小贝贝,满眼激动地眺望着城楼,心中默念:我终于来到祖国的心脏。

    郑先农的内心也同样澎湃,置身此地,他心中的信仰和眼前的神圣渐渐重合,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催人奋进。

    没错,这个年代,绝大多数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有这种感受。

    这就是伟大神圣之处,国家与个人在这一刻交织,叫人平添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李卫国已经不止一次来到这里,他完全能够理解家人的激动心情,因为他知道: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广场上的人并不算太多,如今的游客还不像后世那么多,通常情况,都是赶上难得的机会,来首都出差,然后到此处瞻仰心中的圣地。

    边上有国营照相馆的师傅,架着相机,给游客拍照留念的。

    现在还没有拍立得,所以都是比较传统的照相方式,得先拍出来底片,然后拿回照相馆冲印,最后再按照游客留下的地址,用信封把照片给寄过去。

    李卫国看到两名拎着提包的人匆匆赶过来,瞧那样子,肯定是刚下火车,就跑到这里。

    “同志,照相吗?”一位照相师傅搭讪着。

    一位中年游客先瞧瞧照相处的牌子,确定是国营单位,这才点点头。

    而另一位年纪还要大一些的游客,则开口说道:“现在先不照,赶下车,我们洗把脸,好好梳梳头,干干净净,精精神神的再照。”

    “应该的。”照相师傅也顺口答道,他忙的时候,一天要照几千张相片,太理解这些外地来的同志了。

    或许他们一生之中,只能来这里一次,当然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下来。

    对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来说,如今在广场这里照相,是非常神圣和严肃的一件事情。

    “同志,照相多少钱一张?”那位中年游客先问问价。

    照相师傅回道:“黑白的七角五分钱一张,彩照的话要贵一些,一块八角钱,而且还要去外地彩印,时间比较长,最快也得一个月之后,才能收到。”

    “多少钱也要照,要照就照彩色的!”另一个望望金碧辉煌的城楼,当然要彩色的。

    不过李卫国他们就不用麻烦照相师傅了,他脖子上挎着相机呢。

    先给小梅和小鹿来几张合影,背景分别是几个不同的建筑。

    俩小丫头手拉着手,脸上带着激动甜蜜的笑容,真成了祖国的花朵。

    然后是大姐夫和大姐一家三口,李金梅帮助丈夫整理一下衣领,还从包里拿出来一把小木梳,给郑先农梳理一下头发,然后两个人都目视前方,一脸严肃地留下合影。

    “再拍一张,大姐大姐夫,这次都笑一笑。”李卫国知道,刚才拍的照片才是常态,这时候的人来广场照相,百分百都是一本正经。

    不过他更希望大姐一家,在这里留下一张微笑的合影。

    “金梅姐,你笑得自然一点好不好!”葛卫红在旁边进行指导,这两口子都笑得太生硬了。

    “贝贝,往舅舅这看!”李卫国嘴里叫了一声。

    被李金梅怀里抱着的小家伙最喜欢舅舅了,听到李卫国的声音,立刻扬着小胳膊,嘴里发出咯咯的笑声,笑得是那么天真。

    受到女儿的感染,李金梅和郑先农也终于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李卫国也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

    他觉得,这幅照片,可以取名为“幸福”。

    随后,葛卫红也拉着李玉梅合照,最后又请别人帮忙,来了一张集体的合照。

    这时候,忽然听到军乐队的演奏声,广场上的人们,也纷纷向着同一个方向移动。

    “先去看升旗。”李卫国也连忙领着大伙过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