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烫手的山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人接手,私人哪有这么多钱?

    至于同行什么的,也没信心和田大贵的罐头厂竞争,所以结果就是无人问津。

    “这个价格有点高啊,我们还是再等等吧。”李卫国当然不着急,现在急的应该是岛国的秋田正人,李卫国都能猜到对方的心思,肯定是尽量减少点损失。

    大胡子横了李卫国一眼:“这都够便宜的了,你还想白要啊?对了,人家有留守人员,你们要是有意的话,到时候和对方谈谈,具体的价格,县里不跟着掺和。”

    这事瞒不了人,当年秋田野菜厂修建的时候,连厂房带设备,也花了四五百万,如今确实已经折半。

    李卫国想了想:“孙局长,还是麻烦你给传个话儿,让他们主动来找我吧。”

    “就你事多。”大胡子不满地嘟囔一句,不过还是答应下来。

    这里面其实有个主动和被动的关系,李卫国不想表现得太积极,到时候不好砍价呀。

    随后,刘书记又提到了水稻种植的问题,当初秋田野菜厂,签订了上万亩的水稻种植面积,结果拍拍屁股不管了,把这个烂摊子留给县里。

    水稻种植,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是这边的农民都是头一年种植,还是遇到太多的问题。

    一提这个孙局长就来气,他是公社主任出身,最清楚这种情况对农民带来的伤害。

    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当初是承诺稻农,县里会收购他们种植的水稻,现在秋田没影了,也就没人收购水稻,等秋天的时候,水稻成熟,农民要是没地方卖去,非得造反不可,所以刘书记他们,为这事都上老火了。

    想到还是李卫国的大馒头屯最早种植水稻,也有现成的销售渠道,这才巴巴地来讨主意。

    大胡子也开始吹胡子瞪眼睛的:“等野菜厂出手之后,咱们非得把这笔钱扣下不可,当初签合同的时候,俺就觉得不靠谱,以后这种投资,必须缴纳保证金。”

    这种事情,大胡子还真能干出来,这位骨子里就带着一股子匪气。

    不过现在说这些都晚了,还是研究怎么解决问题吧。

    打下来的水稻,肯定不能往上边推,因为根本没有这笔粮食计划。

    但是这个忙,李卫国是肯定要帮的,不为别的,他也是一个农民,知道粮食种出来却不能换成钱,那是什么心情。

    要是零卖的话,其实也能卖出去,比如去龙江省那边。

    那里的寒地水稻更没铺开呢,基本见不到大米,多了不敢说,一斤大米换一斤白面还是可以的。

    只是这样需要的人力比较多,周期也长,并不在李卫国的考虑之内。

    琢磨了一下,李卫国这才开口道:“其实秋田的想法还是不错的,用稻米生产仙贝,也就是雪饼,还是非常受小孩子喜欢的,也有很大的市场。”

    在他看来,秋田正人的这个计划一点问题都没有,这老小子眼光还是有的,如果顺利实施的话,肯定能发展壮大成一家优质企业,大赚一笔。

    只不过有李卫国在这,肯定不会叫秋田正人这种人如愿的。

    兜了一圈,事情又回到原点,刘书记脸上露出为难之色:“国子,咱们县里,是肯定没有能力办这种厂子的,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都不成。”

    李卫国笑笑:“没事,那就我和大贵叔来办好了。”

    “好小子,我就知道,找你肯定没错!”大胡子伸出大手,在李卫国肩膀上使劲拍了两下,他是瞧着李卫国发展起来的,感情更深。

    刘书记脸上也阴霾尽扫,他深深地望了一眼李卫国,嘴里感叹道:“还是咱们自己人靠谱啊。”

    “哈哈,也不能这么说,俺现在的国籍是在岛国,不能算自己人。”田大贵也插话进来。

    大伙一起大笑,感觉满天的云彩都散了。

    刘书记又起身和李卫国握握手:“李卫国同志,我代表县里和广大的稻农,向你表示感谢,有什么需要县里帮忙的,咱们一起协商解决。”

    既然李卫国帮了一个大忙,县里的态度当然也要拿出来。

    李卫国当然也不会客气,引进技术和生产线之类的,他倒是不用担心,四妹和夏小雪在岛国那边就能办妥。

    不过一个工厂,除了这些之外,还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用工,比如原料以及后续的销售等等。

    聊了一阵,算是达成初步的意见,最好是能全盘接手秋田野菜厂,然后改成雪饼加工厂,今年冬天就可以投入生产。

    李卫国和田大贵他们商量一阵,决定先把徐明亮抽调出来,负责雪饼厂的事宜。

    如果顺利把野菜厂谈下来,那么就要开始进行筹备,比如招工培训之类。

    李卫国这边,也要联系设备,生产线只能从岛国那边进口,好在不缺外汇,打个电话过去,叫夏小雪在那边先联系着。

    把事情敲定之后,刘书记和孙局长这才乐呵呵地坐车离开。

    在车里,大胡子也心情大好:“老刘啊,我就说嘛,这都不算事,国子回来,肯定统统解决。”

    刘书记也深表赞同:“国子还真是个人才啊,咱们可得抓住喽,就能带着咱们县一起飞。”

    “那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大胡子咧着大嘴白话,说着说着,也好像觉得哪里不对,又使劲一拍大腿,“这不是把俺自己都搭里了吗!”

    轿车里面,传出欢快的笑声。

    李卫国和田大贵也各自开着一辆车,带着李卫国的家人,离开罐头厂,李金梅还把王燕也拽上车。

    新弄回来的小轿车,还没给高大林和王军他们那边送去,道路有点远,又没有专用的拖车,搞不好最后得开过去。

    傍晚时候,夕阳西下,两辆小轿车终于开回大馒头屯。

    袅袅炊烟中,小村显得是那么宁静祥和。

    望着眼前熟悉的景物,李卫国脸上也露出同样温柔的笑容。

    “三哥,停车!”李小梅早就迫不及待,刚到队部后边,就嚷嚷着停车,然后和李小鹿两个就钻出车门,欢快地在土路上跑着。

    小孩子对家最是依恋,终于回家喽。

    李卫国一家人也都下车,李金梅这次也深有感触,只有离家在外,才知道对家乡的思念原来如此迫切。

    一群小娃子正在场院里玩呢,见状都围了上来:“小梅和小鹿都回来啦!”

    王小雪更是紧紧抱住李小梅,一个劲抽搭:“小梅,我还以为你在首都不回来了呢。”

    还有一些村民也都围拢上来,眉开眼笑地打着招呼,问的最多的就是:“首都好不好?”

    李小梅抢着回答:“首都当然好,但是咱们村子更好。”

    而李金梅则从车里拿出来不少糖果,分发给小娃子,尤其是酥糖,连大人都爱吃。

    李小梅还拿出来不少洗印的照片出来,和大伙一起欣赏首都的景观。

    这下子乡亲们都激动起来:“这就是天安门啊,啥时候咱们也能去那照张相!”

    果然,大家最关心的地方,还是这里。

    李卫国也和乡亲们打着招呼,他出去的时间最久,感觉也最思念。

    听了大伙的叫嚷,李卫国也乐了:“等到今年秋收之后,uu看书www.uukanshu.com咱们就组织个旅游团,都去首都瞧瞧。”

    好!

    人群一哄声地叫好,这两年收入越来越高,还真都有这个心,主要是有这个心,没这个行动力,人生地不熟的,不咋敢去。

    这回有李卫国一家带了头,那就好了。

    要知道,整个大馒头屯,以前只有老村长一个人去过首都。

    照片在村民手里传了一圈,李小梅收回来的时候,发现少了几张,有告密的说,是被铁蛋子他们几个小娃子给藏起来了。

    “以后也领你们去,比照片好看多了。”李小梅这么一说,照片都被交回来。

    整个大馒头屯的村民,无论老老小小,心里都被埋下一粒种子:俺要去首都。

    “哎呀,国子,你可算回来啦,俺还以为,你被岛国那边的娘们给招了养老女婿涅!”

    伴着一声吆喝,赵广定飞跑过来,能把话说得这么不正经,也就是老赵了。

    “广定叔,都挺好啊?”李卫国看着赵广定,也格外亲切。

    “嗯哪,刚割完鹿茸不长时间,一半卖给土产公司,一半给顺子留着呢。”赵广定跑到跟前,上上下下打量着李卫国,“还成,没少啥零件。”

    说完,他又用肩膀拱了一下李卫国,小声说道:“国子,你去那边,祸祸几个岛国娘们没有,听大贵子说,那边挺开放的?”

    李卫国被搞得哭笑不得:“广定叔,你以后自个去的时候体验吧。”

    “俺也能去岛国?”老赵摇摇头,“俺要是能去首都一趟就知足喽。”

    果然,和其他村民的想法都差不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