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最重要的还是销售(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   就拿松江县来说,不少普通职工的家庭,都是住东西屋。

    就是那种三间房住两家,共用一个外屋地;然后屋里基本都是南北炕,通常都是祖孙三代老老少少的挤在一间屋子里。

    像徐明亮这样独门独院的,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这个年代住房虽然紧张,但是有一样好处,那就是单位福利分房,按照家庭情况和工龄慢慢靠,早早晚晚能分到房子,这也是有单位的好处之一。

    李卫国他们下车进院,屋里就有人迎出来,是王燕领着几个帮忙的,田大贵也混在里面,另外还有徐明亮的父母和弟弟,也从外地赶来。

    大伙在院子里寒暄一阵,李卫国也和徐明亮的父亲握手认识,徐父不到五十岁的年纪,脸上堆着和善的笑容。

    包括徐明亮的母亲在内,也同样是笑容满面。

    徐父拍着李卫国的胳膊:“国子啊,亮子写信总提到你,叔啥也不说了,代表全家人谢谢你!”

    当家长的,基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得好,最初徐明亮留在农村,他家里还有点想不开,觉得一辈子都窝在山沟里,肯定没啥指望。

    不料想,人家徐明亮很快就混出头,不仅当上厂长,而且结婚的一切花销,都没朝家里要过一分钱。

    尤其是老两口来到这边一瞧,房子和屋里的家具电器,啥啥都像样,心里当然高兴。

    而归根结底,这一切都是因为徐明亮跟对了人,徐父当然清楚,是李卫国一直在引领着自家儿子,一步一步才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心里怎么能不感激?

    “徐叔,您太客气了,都是亮子有本事,这不,自个就给你们拐回来一个又漂亮又能干的儿媳妇。”李卫国也明白老人的心意,不过他并不想叫别人把他放在大恩人的位置,所以连忙转移话题。???..Com

    屋里立刻响起一阵笑声,徐明亮也跟李卫国掰扯:“怎么能说是拐呢,我和小兰是自由恋爱。”

    正说着呢,就看到外面又进来几个人,最前面那个又瘦又小,进门就嚷嚷:“亮子,我回来帮你娶媳妇啦!”

    “猴子!”徐明亮看到高大林,也上去来个大大的拥抱,他们是同一批的知青,感情亲如兄弟。

    “国子,大贵叔。”高大林笑嘻嘻地跟大伙打着招呼,跟他一起的,还有媳妇小芳,还抱着孩子,一家人大老远从龙江那边赶回来。

    后边还有王军和张星两个,他们是约好了一起回来的。

    田大贵上去拍拍高大林的肩膀:“猴子你小子不地道,这是借着亮子的喜事,你们一家三口放探亲假了是吧。”

    高大林嘿嘿几声:“大贵叔,今年的收购任务都差不多了,那边天冷,到八月节都穿毛衣了。”

    张星的娃娃脸上也满是笑意:“我们那边更厉害,都下雪啦!”

    他和王军回来,一方面是为了参加婚礼,另外就是汇报一下工作。

    田大贵瞅瞅他们:“俺说你们俩小子也老大不小了,也抓点紧成家,男人还是得有家有业,才能成熟。”

    说完只见大伙都笑嘻嘻地望着自己,老田这才咂摸出滋味,使劲一挥手:“你们别跟俺比呀。”

    大伙也都笑起来,大贵叔的婚事,都成心病了。

    结婚需要准备的,基本都准备完了,也没啥需要帮忙的,站脚助威就成。

    王大拿两口子在新房转了一圈,看到连电视都是大彩电,也非常满意,然后就张罗着去谷小兰家,他们是娘家那头的。

    徐明亮亲自开车,把他们给送过去,剩下的人,都回罐头厂,这边有吃有住,连明天中午的酒席都在这里的食堂安排。

    到了罐头厂,高大林这才从包里掏出来一个小布袋,郑重地交给李卫国:“国子,这是那边的人送过来的,人参籽。”

    李卫国接过来掂量掂量,还真不少,估计数量起码有上千颗,于是笑着点点头:“猴子,跟那边的联系不要断了。”

    上次他去过毛子那边,打下了一点基础,这些人参籽,就是委托那边的人帮忙收集的。

    两边就是一江之隔,经常都在江面上打渔,有些民族还互相通婚呢,所以有些往来再正常不过。

    李卫国的谋划更远,所以准备慢慢扶持那边的势力,到时候没准有意外收获。

    有了这一批人参籽,他的移栽参计划,基本就算完成了第一期目标。

    后续等这批人参开花结果,就可以进一步繁殖。

    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岁月自有最好的安排。

    等到傍晚,还接到葛卫红打过来的电话,她最近忙着跟团里演出,没时间过来参加婚礼,向徐明亮表示歉意。

    在李卫国这边淘了几首歌之后,葛卫红回到歌舞团,又找自己的老师帮忙加工一下,然后就凭借几首翻唱的宝岛校园歌曲,受到了群众的欢迎,演出任务也开始增多,算是小有名气。

    “没事,卫红你来不来都行,把礼份子随了就好。”李卫国还在旁边逗了这丫头一句。

    然后就听到话筒里传来葛卫红的咋呼声:“国子哥,你先帮我垫上吧,我准备随一万块!”

    李卫国接过话筒:“那我就真照办,到时候有你哭的,看你拿什么还?”

    这回轮到高大林在旁边叫嚷:“没事,还不起钱就用人来赔偿!”

    “你个臭猴子!”葛卫红那边也笑骂起来。

    不过在通话结束之后,葛卫红脸上却是红红的,有点发烧。

    但是很快她就在心里提醒自己:不行不行,国子哥已经和小玉定亲了。

    可是有些事情就像是滔滔的江河,越堵的话,反倒越憋得难受,搞不好的话,终有一天,会冲破一切束缚的堤坝,奔涌而出,势不可挡。

    李卫国逗完葛卫红,撂下电话,从兜里掏出来二百块钱,递给徐明亮,这是吴小玉和葛卫红的礼份子。

    在场的知青都统一过,全都是这个数。

    在当时来说,这绝对算得上大礼份子喽。

    徐明亮也通知了其他几位离开大馒头屯的知青,不过都身不由己,没能到场。

    有两个邮寄过来五元钱的礼份子,有几个根本就悄无声息。

    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拉远,原来的情感,也会逐渐变淡,最后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之中。

    吃完晚饭,李卫国和高大林还有王军他们凑在一起,聊了小半宿。

    除了分厂那边的工作,李卫国还重点谈了谈以后的布局。

    “国子,现在咱们和毛子的关系很紧张,老死不相往来,难道以后还能有什么发展?”高大林有点不大明白。

    李卫国的一些布局,都是需要物资或者资金方面的支撑,他感觉有点浪费。

    这主要跟现在的时局有关,如今两国的关系,正是冰点,甚至前几年,在黑瞎子岛那边还兵戎相见。

    双方都在边境线上屯兵,大有一言不合就开战的架势,高大林担心他们的投入打水漂。

    李卫国倒是不担心,他知晓未来的大势,这个不是个人能够轻易撬动的。

    第二天一大早,在罐头厂这边吃了口早饭,大伙就早早去了徐明亮的新房。

    罐头厂这边派出了声势浩大的车队,前面好几辆小轿车开道,后面还跟着几辆大卡车,车头都绑着大红花,瞧着格外喜庆。

    这接亲的队伍行驶在大街上,引得群众都驻足观看,嘴里还不停发出惊叹。

    这年头接亲,要是能弄一辆小吉普,那都老牛了。

    像这种清一色都是进口小轿车,在松江县还真是头一遭,缓缓行进在大街上,不知道惹来多少羡慕的目光。

    “我嫁人的时候,是坐自行车的后座,没法比啊!”一位已婚的大姐有感而发,然后一指身边的姑娘,“小凤,等你和对象结婚的时候,没有这排场,你就不嫁!”

    那个姑娘用手指绕着辫稍,眼里满是憧憬,可是又有点担心:她对象的条件一般,上哪去找这么多小轿车?

    坐在第一辆婚车里面的徐明亮并不知道,他今天的举动,不知道被县里多少小伙子给记恨上了。

    车队来到谷小兰家的胡同口,一字排开,人们纷纷下车。

    只见道边站了不少街坊邻居,瞧着豪华车队指指戳戳,都是一脸艳羡。

    李卫国路过人群的时候,都听到不少议论:

    “小兰这孩子真找了个好对象!”

    “老谷家这是要发达了……”

    谷小兰的家是胡同里第三家,住的是连趟的房子,也是草顶泥墙。

    这个时期的县城,草房子照样占了一多半。

    谷小兰的父母和家人还有亲戚都在院子里等着,还有老陈和王大拿也在场,大伙脸上都喜气洋洋。

    这婚礼够气派,谷小兰的家人也都觉得脸上有光,这年头谁还不要个面子呢?

    一帮子年轻人簇拥着徐明亮进屋,李卫国没跟进去凑热闹,在外面跟老陈和谷小兰的家人聊着。

    老陈退休之后,整个人反倒显得比以前还年轻了,他当年还费劲巴力地叫谷小兰这个徒弟搭上李卫国的线儿,这才转正。

    结果倒好,没用上两年她就自谋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