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要的正是这种效果(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公社的孙主任倒是没啥说,这些日子,他基本上是走到哪吃到哪,随便到社员家里吃一口。

    于是他征求一下刘县长的意见,刘县长也点点头,平时下乡,也经常在社员家里吃饭。

    李卫国乐呵呵地在前面领路,把客人带到家里。

    这阵势把李金梅都给吓了一大跳:家里真没来过这么大的干部呀。

    她连忙把客人让进屋,小当家还用饭碗,给大伙倒上茶水。

    茶叶是李卫国从县城买回来的,正好用上。

    屋里闲聊,外屋地也忙活够呛,王队长的媳妇也过来帮忙,还拿来十多个鸡蛋,以及腌好的咸鸭蛋。

    不大一会,饭菜上桌,金灿灿的煎鸡蛋,切成两半的咸鸭蛋,蛋黄红彤彤油汪汪。

    这边靠着水,鸭子都散养,常吃鱼虾啥的,所以鸭蛋的品质很高。

    另外就是炖的一大茶盘子鱼,一小盆鱼酱,还有不少蘸酱菜,主食是苞米茬子水饭和大饼子。

    “嚯,够丰盛的,我兜里的钱,可不够交伙食费。”孙大胡子挺高兴,真要是饭菜太次,他也没脸。

    要是他老哥一个倒好说,就算是大葱沾大酱都没事,关键还有县长呢。

    李卫国乐呵呵地让客:“大伙都别客气,动筷动筷,这鱼是从江里打上来的,鸡蛋鸭蛋是自家养的,青菜是自家种的,哪样都不用花钱。”

    这小子会说话,孙主任心情大好:“老刘,来,尝尝这鱼鲜不鲜。”

    李金梅炖鱼的手艺真不错,鱼肉鲜嫩,吃得大伙都连连点头。

    这种饭当然没喝酒,众人一边吃一边聊,老村长有意无意的,就夸起李卫国:“国子是真不错,老孙你还不知道吧,上次俺们大馒头屯那个从山洪里救人的,就是他。”

    “好小子。”孙大胡子又看了李卫国一眼,这事他当然知道,要不是公社其他干部掣肘,就当典型报到县里了。

    他也猜出老村长的心思,于是就把情况跟刘县长简单汇报了一下。

    “真是个好同志。”刘县长微笑着朝李卫国点了下头,然后继续往嘴里扒拉饭。

    这句话,也叫添菜的李金梅,心里又重新燃起希望。

    李卫国倒是心态平和,他更清楚当下的局势,就算刘县长想要出头,树立他这个典型,也会遇到很大阻力,所以急不来的。

    等吃完饭之后,临走的时候,孙主任还给李卫国家里留了二斤粮票和三块钱。

    李金梅说啥也不收,不过老村长说这是规矩,不能破,最后也只好收下。

    等送走客人,李卫国帮着大姐收拾碗筷,李金梅刷着碗,忽然抿嘴笑了起来。

    “姐,想起啥美事了,你看郑知青咋样?”李卫国笑嘻嘻地问道。

    “哪个是郑知青,老三你别瞎说,我是琢磨着,搭上公社孙主任这根线儿,能不能把你调到公社上班,要是那样就好喽。”

    刚才那么多人,李金梅都忙活蒙了,这会儿才想明白,自己家的老三现在有本事了,要不要活动活动,万一成了呢?

    “姐,你还是多关心关心自己吧。”李卫国算是服了,不过他心里也暗暗决定,争取多给大姐创造点机会,万一成了呢?

    姐弟俩在家里关心着彼此,村里各家各户也并不平静。

    县长和公社主任去李卫国的家里吃饭,这消息已经传遍了。

    前些年,李家因为成分问题,在大馒头屯很不受待见,也就比较正直的王大拿和王队长等少数几家,和老李家保持密切的关系。

    可是这些日子,李家的老三忽然开始冒头,这也叫不少人都感觉,好像风头要变了。

    最郁闷的当然是赵大江这一派的人,他们可不希望李老三崛起,因为那样的话,他们肯定就没好日子过了。

    一顿饭,却惹得小小的山村暗流涌动。

    而李卫国要的正是这种效果,因为他需要话语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