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火车跑得快,全仗车头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么大啊,比咱们大馒头屯大多了!”

    对小家伙来说,原本大馒头屯就是她的整个世界,但是现在,终于接触到外面更大的世界。

    李卫国摸摸小妹的羊角辫:“以后你还能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

    李小梅兴奋不已:“哥,那么多大砖房,咱家以后也盖砖房!”

    “好,不仅要盖砖房,还要盖大楼房。”李卫国也满怀豪情。

    赵广定在旁边搭茬:“哎妈呀,俺要是住上砖瓦房,肯定能娶上媳妇。”

    “广定叔,为了这个目标奋斗吧。”李卫国并没有取笑他,反倒不停地鼓励。

    在他看来,赵广定这几个月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虽然还是好吃懒做,但是积极性已经有了。

    收购站就在公社的最东面,占了很大的院子,周围一圈石头墙。

    大门口人来人往的,还有一些马车进进出出,好不热闹。

    “大拿,大拿。”赵广定眼睛贼,瞧见了王大拿一伙人,就在他们前面排队呢。

    这支队伍有二十多人,拉着一辆推车子,还有脚旁边放着麻袋,应该也是背来的。

    “大拿叔,你们也来了。”李卫国卸下担子,上前打招呼。

    “这不是在家都坐不住了嘛。”王大拿乐呵呵地说着,然后瞧瞧李卫国他们的队伍,也吃惊不小,“好家伙,你们弄回来的山货,好像比俺们这边还多呢?”

    “嘿嘿,这还有不少袋子松籽没背来了。”赵广定一脸得瑟。

    王大拿咂咂嘴,他原本也是想和李卫国搭伙的,但是不少村民都找到他,希望他这个老跑山的带队。

    结果倒好,老跑山的,愣是没干过一群城里来的知青娃娃。

    他的目光最后落到李卫国头上:火车跑得快,全仗车头带,知青都是生荒子,主要还是国子领导得好,这是个有本事的。

    队伍慢慢往前挪,可以看到不少卖完山货的农民,喜笑颜开地从队伍旁边经过,嘴里都吵吵着要去供销社。???..coM

    还有爱显摆的,手里拿着一沓钞票,美滋滋地数着,瞧得赵广定好不眼气,感觉人家往大拇手指上吐点吐沫,然后点钱的动作特别帅。

    等到前面王大拿这伙人卖完了,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赵大虎喊得最欢:“哈哈,平均每个人能勾上一百二十块,都够买一块手表啦,大拿,还是你厉害!”

    前面也有大馒头屯的几个社员卖完山货,收入是几十块到一百块不等,他们这伙儿是最高的,当然高兴。

    “神气啥,俺们还没卖呢。”赵广定嘴里都囔一声。

    “俺就在这瞧着,看你们到底能卖多少钱!”赵大虎还就真不服这个。

    终于轮到李卫国一伙,开始定等过秤,无论是松籽还是蘑孤木耳,也都是分等级的,品质越高,对应的价格也越高。

    就是称重比较麻烦,没有地磅,用的是那种老式的台秤,下面四个铁轱辘,然后是一个长方形的秤台,前面还立着一个横梁,刻画刻度,还吊着一个钩子,是挂秤砣的。

    秤砣都是扁圆形的,带着个豁口,方便往里穿,按照不同重量,秤砣大小也不同。

    这个台秤,最大的秤砣也就是一百公斤的,可以摞两块,撑死了能称量五六百斤的东西。

    有质检员验等,那个铁钎子扎进麻袋里,铁钎子是特制的,中间是空膛,抽出来的时候,就可以把里面的松籽装出来十几粒儿,然后用来检验。

    粮库那边收粮食,也都用这个验等。

    “这袋子不错,一等品,这袋子也是一等。”质检员嘴里不停地报数,基本都是一等品。

    旁边的赵大虎瞧着不服,他们刚才都是二等居多,差一等的话,每斤差二分钱呢。

    他不爽也没法子,又不是他验等级。

    李卫国打松塔,都是挑大树,而且选最好的那些松塔打,品质当然更高。

    台秤上面,一次最多也就能摞三个麻袋,旁边有人计数。

    王燕怕收购站的工作人员记不准,她也拿着圆珠笔,跟着一起计数算账。

    “哇,两千二百多元!”王燕嘴里欢呼一声,光是松籽,就卖了这么多。

    再加上蘑孤木耳和猴头孤这些,一共将近三千块,就算平均下来,每个人也二百块出头。

    “哦,赚钱喽,我也赚钱喽!”

    李小梅乐得直蹦高,这里面,也有她一份呢,虽然她分的肯定是最少的,但是能帮家里赚钱,小当家都高兴坏了。

    赵广定自己不会算账,他也基本不识字,写自己的名字都跟狗爬似的,从王燕那里听到账目之后,这老小子也乐得蹦起来:

    “哈哈,赵大虎,这回你瞧见了吧,俺们每人分二百多呢!”

    等他回头再找赵大虎,早就没影了。

    王大拿倒是没熘:“国子,你们整得真不错,下回俺可不领这帮家伙了,干活还没城里的娃子能吃苦呢。”

    知青们得到夸奖,也都面露笑意,似乎在这一刻,勒坏的肩膀,磨破的手掌,也都不疼了。

    王燕也是笑容满面:“农村的广阔天地,还真是大有可为。”

    下乡插队,他们这是第一次体验到劳动的收获。

    二百多块,也快赶上在城里上班一年的收入了,而他们才干了半个多月呀。

    “一定会越来越好的,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都会有丰厚的回报。”

    李卫国也鼓舞了一下士气,因为接下来,他和知青们都要种水稻。

    还有以后建野菜厂,也同样需要这些知青来帮衬。

    就像算个账啥的,难道能指望赵广定这样的啊?

    李卫国拿着票儿,跟王燕去办公室里领钱,三沓多厚厚的大团结,被他装进挎包,感觉沉甸甸的。

    “国子,分钱,分钱!”赵广定看到李卫国他们从办公室出来,嘴里就大喊大叫。

    “等回家再分。”李卫国摆摆手,现在这年头,扒手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供销社这样人多的地方。

    好不容易赚俩辛苦钱,要是都给扒手掏去,那还不哭死?

    不过他还是拿出来一沓大团结,每人发了两张,买东西足够用了,剩下的,回村再统一发放。

    大伙都乐呵呵地接过钱,腿儿快的直接就蹽了。

    李卫国这边,只剩下俩妹妹,还有吴小玉她们几个女知青。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