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鹿场建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卫国也觉得好笑:谁说广定叔懒了,这不是挺勤快的嘛。

    看到李卫国在这边,赵广定嘿嘿两声:“国子,俺以后就不去生产队上工了,这边可不能离人,万一有人使坏,把梅花鹿偷走了吃肉,咱们就亏大了。”

    这年头,不去生产队干活,问题还是很严重的,赚不来工分,到时候就分不到口粮,喝西北风啊?

    不过鹿场这边,也确实需要专人伺候。

    李卫国觉得,吃饭不是问题,赵广定现在就老哥一个,自留地种的就够他吃了,再说还能跟粮库职工换点粮食。

    看看鹿群,还不错,都挺精神的,已经没有打蔫儿的了。

    而且地上给弄过来的草料啥的,也都不见踪影。

    “嘿嘿,能吃东西就饿不死,下午俺找一片收完的苞米地,把梅花鹿赶里边,还能嚼点苞米杆子啥的。”

    赵广定从兜里掏出一把苞米粒,朝一头大公鹿伸过去,那家伙脑袋一卜愣,吓得赵广定连忙缩手:“不吃拉倒,俺喂你媳妇。”

    说着他又喂给一头母鹿,母鹿也一个劲挣扎,赵广定有点挂不住面子:“还是先可小崽吧。”

    还真别说,小鹿已经不怎么怕人,还真吃起苞米粒儿,就是嚼着有点费劲。

    瞧着赵广定已经进入角色,李卫国也放心不少,他就知道,只要日子有奔头儿,懒汉也能变好手儿。

    看看时间已经到中午,李卫国就招呼赵广定去他家吃饭。

    要是往天,赵广定肯定锛儿都不打,但是今天这老小子却有点吱吱扭扭的。

    俩人正说着呢,就看到一个中年妇女向这边走来,手里还拎着个提梁的饭盒。

    哎呦喂,这不是翠花婶子嘛,李卫国一瞧也笑了,朝赵广定竖竖大拇指,然后迎着赵翠花打个招呼:“婶子,啥好伙食啊?”

    看到李卫国在这,赵翠花也稍稍有点不好意思:“没啥好吃的,就是蒸点苞米面团子。”

    “呵呵,我广定叔就乐意吃这个。”李卫国也不是没眼色的,聊了两句,赶紧闪人。

    往回走的时候,他还听到赵广定在那说呢:“翠花啊,国子叫俺晚上一个人在马架子这住,你说俺这冷不丁的,咋还有点害怕涅。”

    “死鬼……”

    后面的,李卫国走远了,有点听不清楚,不过也挺高兴:想不到我这马架子还有大用呢。

    忙活了差不多一个月,秋收工作也终于接近尾声,不过社员们也不能闲着,割苞米杆子,秋整地,甭管干多干少,每天也得出工,不然咋混工分呀。

    不过基本都是干半天歇半天,等到落雪,就开始猫冬儿。

    生产队的集体劳动就这样,大冬天的,还得在大粪堆上边刨大粪呢。

    而李卫国和知青们,反倒更忙了,他们还得忙着修整稻田。

    这时候,就看出来机械化的威力,一台小四轮,就顶生产队好几个牛犁了。

    小四轮后面,拖着的是旋耕机,一走一大片。

    赵老板子上午在生产队出工,下午也过来帮忙,他就负责开着小四轮,一遍一遍地跑,乐此不疲。

    知青们都挥舞着铁锹,修田埂,挖水渠,现在根本就没有挖掘机,全靠人挖。

    他们承包的二洼地,距离水库也不远,就在水库的北边,靠近大山的方向,也方便取水。

    劳动最辛苦,好在知青们的手上,早就磨出老茧,大伙一锹一锹的,干劲十足,因为他们感觉自己正在挖掘美好的明天。

    下午来帮工的社员也不少,就连高长林的媳妇小芳,都挺着微鼓的肚子来帮着李金梅做饭,她现在都显怀了。

    做饭就在马架子这边,外边搭了俩锅台,十分方便。

    赵广定甩着大鞭子,驱赶着鹿群从这经过,瞧见李金梅和小芳正在那收拾鱼呢,就吆喝一声:“大伙都使劲干,晚上给你们炖大鱼!”

    “广定,你说得轻巧,你咋不干涅?”地里有人吆喝。

    赵广定使劲甩了一下大鞭子,发出啪的一声脆响:“俺现在升官了,有猪倌马倌,俺现在是鹿倌,弟兄们,跑起来啊!”

    梅花鹿虽然撒开了,但是绊脚的绳子还没解开呢,根本跑不起来,只能迈小步。

    其中一头大公鹿瞧着赵广定不顺眼,低头把他顶了个腚蹲儿。

    干活的人们大乐:“广定,你手下这些弟兄不听你摆楞。”

    “看俺不抽死你!”赵广定张牙舞爪地挥舞着鞭子,在空中甩得嘎嘎响,就是不往梅花鹿身上落。

    赵广定赶着别别扭扭的鹿群离开,鹿群之中,除了那些梅花鹿之外,还有一只山驴子,跟小鹿混在一起。

    大伙笑了一阵,继续干活。

    郑先农主要负责技术指导,他挖了一会水渠,就招呼李卫国,研究扣大棚的事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