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这帮玩意,也看人下菜碟是吧?(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r />     赵广定就是这么潇洒,连李卫国都有点羡慕他这种性格,说好听的叫率性而为,用老百姓的话来说,那就是没心没肺。

    “那也得把衣服换一下啊。”李卫国也拿他没招。

    对对对,赵广定赶紧换一身干活的衣服,这套毛料制服和皮鞋,还得留着结婚的时候穿呢。

    李卫国也就往家溜达,到家一瞧,二哥正在那吃饭呢,李卫军跟刘罗锅轮班吃饭,所以他吃得比较晚。

    “国子,那些奶牛,又不吃青储饲料了,我也按照你说的,给饲料上洒了点水,结果还是不好使。”李卫军向三弟说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当然不管用,他洒的水,跟李卫国洒的能一样吗。

    “没事,二哥,一会我去瞧瞧。”李卫国肯定要帮二哥一把,虽然他不希望二哥再去生产队干活,可是既然干了,那就要干好,不能叫别人说闲话。

    这事其实好解决,奶牛吃青储饲料,有个适应的过程,三五天也就习惯了。

    那么开始这几天,李卫国就给饲料里边添加点佐料,度过这个阶段就好。

    于是他先出门去了生产队,等李卫军吃完饭,急火火地来到牲口棚的时候,就看到那些奶牛,吃得可欢实了。

    换个人喂食就吃了,李卫军也直抓后脑勺:“这帮玩意,也看人下菜碟是吧?”

    “二哥,我在鹿场那边喂鹿,都喂出经验来了。”李卫国也就笑着用这个作为借口。

    二人正说着呢,就看到几名女知青走了过来。

    女知青们一个个都挎着篮子,里面装着少许的青草。

    王燕也在其中,她用手把短发撩到耳后:“军哥,我们割了点麦苗,掺到饲料里面,奶牛肯定乐意吃。”

    麦地在经过秋整地之后,掉落的麦粒儿就会发芽,长出麦苗。

    这地方冬天太冷,等上冻之后,麦苗也就冻死了,所以放牲口啥的,都乐意去麦地。

    新出来的麦苗,当然鲜嫩,牲口都爱吃,包括大鹅也是。

    水库那边,赵广定在放鹿的时候,也会赶着天鹅大雁这些,去麦茬地里吃麦苗。

    不过麦苗细嫩,这里长一小撮,那里生几根的,割起来比较费力。

    “王点长,太谢谢你们啦。”李卫军连忙道谢,他就是跟知青念叨两句,想不到人家这么帮忙。

    王燕嘴角上翘:“军哥,我们这段时间也是闲着。”

    旁边的葛卫红嘻嘻两声:“到时候给我们弄点牛奶尝尝就行,军哥——”

    这丫头肯定是故意的,还拉着长声。

    李卫军抓抓后脑勺:“奶牛是生产队的集体资产,我个人可没有权利处理。”

    啊,葛卫红瞪大眼睛,感觉军哥有点木啊。

    然后就听到李卫军继续一本正经地说道:“不过我可以自己掏腰包,请你们喝个够。”

    不错不错,二哥真不错,连李卫国都想给他二哥竖大拇指。

    而且根据李卫国的观察,王燕确实对二哥有好感,值得培养。

    于是李卫国朝吴小玉眨眨眼睛,吴小玉立刻心领神会,微微点了点头,然后又白了李卫国一眼:你就专找我们知青下手是吧?

    李卫军接过知青手里的篮子,把里面碧绿的麦苗添加到木头槽子里,这下,奶牛就吃得更欢了。

    葛卫红最淘气,还用手拿着一把麦苗,伸到一头奶牛嘴边。

    奶牛伸出肥厚的大舌头,轻轻一卷,麦苗就进了嘴,还弄得这丫头的手痒痒的,咯咯直笑。

    其他人也都面露微笑,就连一贯比较严肃的李卫军,都一脸欣慰。

    当天晚上,赵广定找到李卫国,手里还拿着一张田字格的纸,上面歪歪扭扭写着铅笔字。

    他说是赵翠花拉出来的单子,都是结婚需要准备的东西:“国子,俺也不认识字,你瞧瞧都是啥?”

    “我来我来!”

    李小梅上小学二年级,认识不少字了,而且她平时没事的时候,最喜欢看家里糊墙的报纸,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问大姐和三哥,所以识字量比较大。

    小当家最喜欢玩的游戏,是跟三哥“捉迷藏”。

    这个捉迷藏,找的不是人,而是报纸里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语,她先念出来,然后叫三哥找,墙上有上百张的报纸,所以想要找出来,难度还是不小的。

    只见小当家接过纸,嘴里脆生生地念起来:“暖水壶一只,茶杯四个,茶盘一个,这俩茶字都写错了。”

    “还有被面两双,枕巾子两双,棉花十六斤,报纸五斤……”

    东西真不少,过日子嘛,缺了啥都不行。

    赵广定听得使劲抓脑袋:“太多了,国子,你跟俺去买吧。”

章节目录